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進教育公平先從老師的公平做起

推進教育公平先從老師的公平做起

公平是一個社會群體所追求的最基本價值之一。

公平,公是指大眾,平是指平等,意思是指大家平等相處,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某一方或某一個人,即參與社會合作的每個人承擔著他應承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如果一個人承擔著少於應承擔的責任,或取得了多於應得的利益,這就會讓人感到不公平。

黨的十九大指出,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推進教育公平,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解決教育公平是教育領域的重點和難點,讓每個孩子享受平等而有質量的的教育,共同享受國家改革發展的成果,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實際工作中,我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縮小城鄉、區域、校際之間辦學條件差距上,注重了校舍的的改造,教學設備的更新添置,重視了孩子接受教育的平等,而忽略了教師的公平。

同為教師,擔負著共同的立德樹人的任務,但卻城鄉老師卻存在著差距,鄉村、行政級別的低的老師卻享受著不平等。

我在的學校是一個鄉村鎮級小學,離城區偏遠,教學、辦公條件相對差些。李老師原先在這裡工作了七年,2016年,大市的市直學校招聘老師,他通過考試考上了。上周他來學校開證明,證明他在這裡的工作經歷,因為他現在所在學校搞職稱評聘,他被評為了一級。在鄉鎮工作7年,沒有解決職稱,而進了大市學校不到兩年被評為一級!這是一個鄉村老師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個鄉村老師15年能評上一級那是很幸運的,而且也必須是在工作中是出類拔萃的。他用了一個鄉村教師半輩子的時間評上了。是他到了市直學校工作比原先出色嗎?不是,而是僅僅因為市直的名額比下邊鄉鎮、縣城分配的多,機會多。如果按他的工作,在鄉鎮20年評上一級就很不錯了。他的到來,可以想像到,對老師的打擊有多大,情緒影響有多大。

職稱評聘僅僅是老師不公平的一種表現,鄉村教師的不公平待遇是全方位的。前幾年在集中優勢辦教育的環境下,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在了城市學校、重點學校,城市學校老師不僅享受著優越的生活、辦公條件,享受著優質的社會公益服務和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信息資源,更享受著鄉村老師羨慕的專業發展條件,也享受著在別人面前低人一等的尷尬。同為老師,城裡的就趾高氣揚,鄉村的老師就低眉順首。來了榮譽,城裡老師優先,來了培訓機會城裡老師優先,整體工作除了問題被點名批評的還是鄉村老師。

教師間的不公平,造成了城鄉間老師這一教育根本資源的不公平。能夠進城,進市直學校成了鄉村、薄弱學校老師的目標和進取動力。城市與鄉村教育的最根本差距在教師。教學點好的老師到完全小學去,完全小學好的老師到鎮上去,鎮上好的老師到縣裡去,縣裡好的老師到到市裡去,市裡好的老師到省會去,省會好的老師到首都去,這已經是普遍現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老師之間存在著不公平。

推進教育公平先從老師的公平做起,從讓鄉村老師感到公平做起,只有鄉村留住老師了,老師感到有希望,有盼頭,優秀教師願意留在鄉村,讓孩子享受平等而有質量的教育才能落實,教育的公平才能實現。

(放到你圈子裡,朋友們會感激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西灣的 的精彩文章:

TAG:小西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