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哪位君主目中無人,最終讓國家滅亡了?

哪位君主目中無人,最終讓國家滅亡了?

有些人總是以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厲害的人物。總是以為自己是很不得了的,所以總是自己擺出那種很瞧不起人的姿態。戰國時期的齊湣王田地就是有著這種特性的人,他在燕軍攻入了國都臨淄以後就逃到外面去了。

可是就算是他已經逃出去了,自己那種高傲還是沒有改變的。他剛逃到了衛國的時候,衛的君主以最高的禮節來接待他,讓出了自己的宮殿來讓他居住。甘願以他為統治者,自願去做臣子。

可是即便是這樣,他還是非常的不滿意,對人家發了很大的脾氣。根本都沒有把衛的君主給放在眼裡,如此一來,人家心中自然會有不滿。而且對待衛的大臣們也是一樣的,非但不尊重人家,反而將人家當做奴隸來看待。

最終弄得衛上下對他都非常的不滿,衛君主也不再給他提供衣服飲食。因此他去魯國投奔,可惜的是,他並沒有接受過去的教訓。魯派了使臣去邊境上迎接他,他問魯會以什麼樣的禮儀去對待他。

使臣回答說會以最好的禮節去對待,可是他不滿意。他要求魯的國君要從早到晚陪在他身邊,伺候他吃飯,並且還要隨時聽從他的使喚。他的這番話傳到魯國君的耳朵里,嚇得人家趕緊將邊境給封起來,不讓他過來了。

接著他又去投奔了鄒國,鄒國的君主剛好在那個時候去世了。他對人家說他要以君主的身份去為鄒國君弔喪。同時他還做了非常無禮的要求,他讓鄒國的新任的那個國君一定要背對著棺木,然後站在西面台階上。

還要向著北去大聲哀哭,而他自己卻要坐在北面的祭壇那裡,他要在那裡一面去接受新任國君的哀哭,然後再向他舉手表示慰問。這樣的要求沒有哪一個人能夠愉快的接受,所以人家直接向他回復不敢勞煩他。

在逃亡的路上,他一路上都在自以為是的生活著,認為所有人都應該聽候他的差遣,所以後來誰也不歡迎他,他也得不到任何的幫助。最後只得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可是他還是沒有得到教訓,回去以後面對著來幫助齊的楚國的大將,他一點兒也不尊敬,最終便被這個大將給殺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圈 的精彩文章:

走路時「靠右走」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誰發明了這個規則?

TAG:歷史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