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漢名士,賣葯30年不還價,被女子說出姓名,嚇得逃進深山隱居

東漢名士,賣葯30年不還價,被女子說出姓名,嚇得逃進深山隱居

古代所說的名士,通常是指那些很有名望,卻不願出仕做官的人。

歷朝歷代都有許多名士,而且不同時代的名士,風範也各不相同。比如魏晉時期,名士們追求的是曠達洒脫,飲酒、服藥、清談、縱情山水是當時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而在此之前的東漢時期,名士們則追求隱逸,比如光武帝劉秀的好朋友嚴光就是這樣的名士,劉秀想讓他做官,他就隱姓埋名躲起來,生怕被人知道了身份。

在東漢時,還有一位很有意思的名士,叫做韓康。

據三國時期史學家皇甫謐的《高士傳》記載:韓康是霸陵人,學識淵博,卻非常低調,他經常前往附近的名山採藥,然後到長安集市上販賣。韓康賣葯有一個特點,「口不二價三十餘年」,就是說價格由他決定,從來不與人討價還價,三十多年都是如此。

一天,有一個女子向韓康買葯,並與韓康討價還價,「康守價不移」,韓康不同意,表示自己從不與人講價。女子很生氣地說:「你莫非就是韓康?所以才不讓人還價。」

韓康一聽大吃一驚,自己一向以低調自詡,不願受人關注,沒想到連買葯的女子都知道了自己的姓名,不由得仰天長嘆:「我本想避世,不料連小女子都知道了我的姓名,我何必再賣葯!」說完後,趕緊收拾東西,「乃遁入霸陵山中」,躲到山中隱居去了。

後來,韓康的名聲還是傳到了朝廷里。朝廷徵召他出來做官,韓康死活不肯。於是,漢桓帝親自下詔,派使者帶著禮物,駕著華麗的馬車去聘請韓康,可以說給足了韓康面子。韓康迫不得已,只好假裝答應出山。但是韓康堅決不乘坐朝廷的馬車,而是自己趕著一輛破牛車,獨自走在前面。

到了驛亭,亭長正在為迎接韓康而修路架橋,向民間徵用牲口。亭長見到韓康趕著牛車而來,一副平民的打扮,以為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夫,就讓手下強行徵用了韓康駕車的牛。韓康不動聲色,什麼也沒說,配合地卸車繳牛。

過了一會兒,朝廷的使者趕到,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十分憤怒。亭長知道得罪了韓康,嚇得面如土色,不停地給韓康賠禮道歉。使者打算殺了亭長,替韓康出氣。韓康擺擺手,淡然地說道:「牛是我自願交給他的,亭長又有什麼罪過?」使者這才作罷,請韓康上車,繼續趕路。

不過韓康最終並沒有做官,因為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他尋找機會逃跑了。據說韓康再次逃進深山隱居起來了,從此不知所蹤。後世遂以「韓康」,借指那些隱逸的高士。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空凝視者 的精彩文章:

古人取暖有奇招,皇帝最奢侈,還能跟著一起享受!

TAG:時空凝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