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冬季腦中風高發,別忽視了中風先兆!

冬季腦中風高發,別忽視了中風先兆!

這個周末,

小編串門走親戚,

發現了一道炒雞好吃的家常菜,

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

決定分享給小夥伴們這道美味的家常菜,

「三七土豆燉牛肉」

三七土豆燉牛肉

食材:

土豆500克、牛肉500克、三七30克。

做法:

1、把三七塊敲碎,牛肉和土豆洗乾淨,切好備用。

2、再把三七、牛肉、土豆放入鍋里,加入適量清水,燉熟即可。

是不是超級簡單,

像小編這種做飯白痴都會做。

其實這道菜除了好吃,

其中還暗含著更深的玄機。

食材解讀:

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牛肉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等功效。

土豆味甘、性平、微涼,入脾、胃、大腸經,有健脾利濕、解毒消炎、寬腸通便、降糖降脂、益氣強身、抗衰老等功效。土豆含有豐富的鉀,有利於保護心臟。

三七性味甘涼,具有活血化瘀、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抗衰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預防和治療心腦組織缺血等功效。

看懂了嗎?其實每一種食材對身體保健都有著不同的功效。這道三七土豆燉牛肉具有補脾、活血益氣、抗衰老、降血壓、保護心臟等功效,經常食用還可以預防中風。

提起中風,小編要在這裡提醒大家了,冬季除了要預防流感以外,腦中風也值得我們引起高度重視。由於溫度的變化,腦中風在冬季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季節。

腦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臨床上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大類。由腦血管阻塞引起的為缺血性腦中風,又稱腦梗死,佔中風的70%~80%;由腦血管出血引起的為出血性腦中風佔中風的20%左右。

據報道:每個人一生中有1/6的幾率患中風。腦中風(即腦梗、腦出血),已經成為我國人口死亡和致殘的第一原因。其實,這麼恐怖的一個疾病,是能夠預防和治療的。

GIF

1

中風先兆

1. 突然的口眼歪斜、流口水、說話吐字不清、言語不能或詞不達意、吞咽困難、一側肢體乏力或活動不靈活、走路不穩或突然跌倒。

2. 突然出現的劇烈頭痛、頭暈,甚至噁心、嘔吐,或頭痛、頭暈的性質和特點與往日不同,如程度較以往加重或間斷性變為持續性,這些徵兆往往提示顱內有新的問題:腦出血或者腦梗死出現。

3. 面、舌、唇或肢體麻木,也有的表現眼前發黑或一時看不清東西、耳鳴、或聽力改變,這些癥狀也提示我們有腦部的供血不足,也是中風先兆。

4. 神志改變,如表現精神萎靡不振,老想睡覺,哈欠不斷;性格一反常態,變得沉默寡言、表情淡漠、行動遲緩,甚至行為異常、神誌異常,這些有可能也與腦缺血有關。

以上癥狀,往往持續時間短暫,有的反覆發作,並且不是每個患者均同時有上述諸症,但只要有其中一種癥狀出現,就是中風先兆。此時,應該讓患者盡量保持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最好立即就近醫院診治。

GIF

2

識別中風fast快速記憶法

調查顯示,能說出兩個以上癥狀中風的人不到30%。(確實是這樣的,小編看完都記不住兩個)但是我們可以使用簡便快速的記憶法FAST來識別中風癥狀:

(小編記不住上面那些繁瑣複雜的現象,但這簡易的FAST原則我可記得嘞)

GIF

3

關於中風你應該知道的六大誤區

1.中風病是老年人才會患的病。

這個說法不正確。雖然說在中風患者中,老年人占的比例高,但是年輕人也會得中風,特別是隨著一些不健康生活習慣的增加如吸煙、酗酒、生活不規律以及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控制的不理想,青年卒中發病率逐年增高。

2.血壓正常或偏低者不得中風。

該說法是錯誤的,有很多非血壓方面的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臟病、吸煙等均可導致腦血管的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以至閉塞,從而發生中風。許多老年人無高血壓病,但清晨醒來突然出現中風癥狀,與夜間睡眠時血壓偏低,血流緩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膽固醇及纖維蛋白容易沉積,阻塞腦血管有關。故中風病既可以發生在高血壓伴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身上,也可以發生在僅存在動脈硬化而血壓不高的患者身上。

3.中風治癒後很少複發。

中風具有高複發率特點。據調查,約有1/3的中風患者在1~5年之內可能再次發病,每複發一次,腦細胞受損及神經系統的功能損害也加重一次,中風的死亡率和致殘率也顯著增加。這是因為所謂中風治癒僅僅還是臨床癥狀消失,其病理基礎――動脈硬化、高血壓與血液流變學改變,均未治癒,故應認真對待。

4.小中風無關緊要。

小中風也就是中風先兆,現代醫學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多見發作性一側肢體無力或麻木、頭暈、言語不利等,癥狀常在數分鐘至1小時內消失,頭部CT可檢查正常,常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其實,這是中風病的前兆,若不積極治療,約有1/3病人發展為中風病,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不可掉以輕心。

5. 只要服阿司匹林就能預防中風。

很多人知道腸溶阿司匹林可預防中風發生,不少人每晚睡前服用1片(25mg)腸溶阿司匹林,其實這個量是不夠的,並不能達到預防目的。目前專家共識預防中風腸溶阿司匹林用量為每晚75~100毫克。

6.用藥品種越多越好。

一些求醫心切的患者,會經常服用各種不同的藥物特別是過分相信是報刊、雜誌宣傳的特效藥,他們以為這樣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其實不然,有些葯雖然商品名不同,但在化學成分上可能同屬一類藥物,是不能在一起聯用的,否則會出現一些嚴重的不良反應而加重病情。再者老年人各臟器功能減退,肝腎代謝能力減弱,藥物在體內停留時間長,更易發生藥物中毒。

GIF

4

中風吃哪些對身體好?

1、多吃蔬菜和水果。因蔬菜和水果中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鉀、鎂等。維生素C可調節膽固醇的代謝,防止動脈硬化的發展,同時可以增強血管的緻密性。

2、飲食中應有適當的蛋白質。包括動物蛋白質(如蛋清,瘦的豬、牛、羊肉,魚,雞肉等)和植物蛋白質(如豆腐、豆漿、豆芽)等各種豆製品可降低膽固醇;飲用牛奶時最好將奶皮去掉(脫脂牛奶)。

3、為了防止中風,老年人應每日進食蒜、姜、蔥、醋、含乳酸菌類飲料,抑制腸道有害細菌;及時飲水補液,綠茶、蜂蜜、牛奶豆漿、低糖天然果蔬汁、骨頭蘑菇湯均可適量飲用。

任何事物均有一個發展過程,由隱性到顯性,再到嚴重。對於中風也是如此,我們能否早期發現中風的前兆?健康的飲食生活,對危險因素加以注意或者干預能減少中風的發生嗎?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90%的中風是可以被篩出去的。而前兆的早期鑒別與發現,及時處理是有可能完全治癒中風的,明顯減少致殘率與致死率。

撰文:雷勵

審核:陳泉

編輯:塗迎春 張學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風 的精彩文章:

頸動脈狹窄為什麼會引起「中風」?

TAG: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