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能手機去年價格暴漲30%

智能手機去年價格暴漲30%

一、輿情綜述

消費日報社輿情中心對網路新聞、微博、論壇、傳統紙媒、博客、貼吧、問答、微信公眾號等信息進行全網路檢測,在2017年1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間,從整體聲量上來看,手機行業的傳播量共計10606條,正面信息2400條,中立信息7224條,負面信息982條。其中,新聞的傳播量最多,達7961條,微信公眾號傳播量2001條,論壇傳播量210條,傳統紙媒傳播量188條,博客傳播量131條,微博傳播量60條,貼吧傳播量49條,問答傳播量6條。

二、輿情熱點

2017全年智能手機價格暴漲30%。移動通信領域權威網站GSMArena總結了2017年智能手機20個不同方面的發展趨勢,並與2016年進行了對比,其中,在價格方面,智能手機平均從314歐元提高到408歐元,增幅高達30%。

全面屏雙鏡頭成手機標配。調研公司集邦諮詢發布報告稱,智能手機品牌不斷強化用戶使用體驗,全面屏和雙鏡頭成為主流。手機廠商更專註於18:9全面屏、雙鏡頭、前置廣角鏡頭、以及預裝人工智慧應用等。

國產品牌崛起,中國手機4強誕生。國內手機市場在經過了高速增長後,2017年基本都趨向於飽和。如今,品牌之間的角逐排名漸漸明朗起來,以華為、OPPO、VIVO、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四強已經基本成型,這意味著國產手機開始進入寡頭時代。

三、輿情案例

1.蘋果出新規徹底放棄老機型 遭集體索賠

據北京日報報道 不想買新手機,舊手機也不讓用了?從元旦開始,蘋果繼強制給舊手機降速後,再出新招強制淘汰舊手機——64位系統的iOS11開始不再支持iPhone5和iPhone5C等舊手機。

舊手機不能使用新應用

以正式公告的形式,蘋果公布了讓不少老用戶感到悲傷的消息:1月1日起,蘋果正式停止對32位應用的支持。

也就是說,在iPhone5S之前發售的iPhone5和iPhone5C等32位架構的舊手機,以後不能在APPstore中下載新應用了,過去下載的32位老應用也無法從官方途徑更新了。缺乏應用支持的老i-Phone,很快真的就只能打電話發簡訊,降格為「非智能手機」了。

記者查詢看到,目前APPstore中的32位應用已經徹底消失。老手機只能用舊版軟體,更易被病毒、木馬攻擊。面臨財務可能遭受風險的威脅,換新機恐怕將成為很多人「無奈的選擇」。

這一次,蘋果從軟體層面再次「幫」用戶淘汰了一批老機型。

業內專家分析,64位相對於32位是將手機位寬提高一倍,相當於內存讀取數據通道從原來的四車道變成八車道。這樣的好處是在單位時間內可以處理更多數據來支持3D動畫、視頻編輯、遊戲渲染等功能。這對於大型遊戲和大型軟體的使用體驗無疑大有裨益,也是蘋果停止對32位應用支持的重要原因。但是對於一些小應用如閱讀器,以及單一功能的工具軟體或五子棋等小遊戲,即便升級到64位,應用體驗的改變也幾乎可以忽略。

對此,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表示,「在自由競爭中成長起來的蘋果,這回再次採取了一刀切的霸道方式,顯然蘋果又一次強硬剝奪了用戶自由選擇的權利。」

「果粉」反擊開啟集體索賠

同時,蘋果硬性降低老款手機運行速度的事件也在繼續發酵。面對用戶抱怨,蘋果方面雖然推出了道歉、降低電池價格等一系列舉措,但在核心問題上蘋果其實寸步未退,仍拒絕用戶將iOS11系統降至iOS10,以根本解決老款手機被降速的問題。

而這,使得蘋果不僅仍面臨訴訟,而且訴訟請求野火燎原,在多個國家愈演愈烈。

此前,在韓國申請集體訴訟蘋果的申請者只有3萬多人,但是在蘋果公布降低電池價格方案之後,韓國集體訴訟者反而增加了15萬人,總人數達到了18萬人。之所以更多的消費者對蘋果的不滿加劇,正是因為對蘋果推出的解決方案不滿。

蘋果的回應也進一步激發了美國「果粉」的鬥志,美國聯邦法院不僅已經受理了多起相關集體訴訟案件,其中一起訴訟的索賠金額更是高達9900億美元。

此外,法國有組織要求蘋果賠償年銷售額5%的最高賠償,以色列消費者要求蘋果賠償1.25億美元。在澳大利亞、瑞典、日本等地,不少用戶將蘋果告上了法庭。

據了解,蘋果在我國將更換電池的價格從608元降到218元。美國地區則是從79美元下降到29美元。然而有消息稱,蘋果電池的成本僅有4美元上下。

各國起訴蘋果的消費者多數認為蘋果應免費為相關消費者更換電池,或者允許用戶自由升降iOS版本。

主管部門應及時出手

眼下蘋果在多個國家都面臨著訴訟和巨額索賠,在國內,從蘋果降頻門曝光至今,雖然同樣引起了極大轟動,但至今尚未有任何一起針對此事的訴訟被報道。

首都經貿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及直接表示,蘋果公司近期曝出的這兩次事件,顯示其有濫用壟斷地位「綁架」消費者和侵犯消費者權益之嫌,對此他建議有關主管部門應儘早介入調查,直接責令蘋果公司改正。對於手機廠商頻繁要求用戶更新、升級系統,導致手機空間過度佔用,越來越卡,逼得用戶換新手機等行徑,建議通訊主管部門應嚴加檢查與打擊。

2.手機廠商海外征戰:華為進軍美國受阻

據21世紀經濟報道 第51屆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簡稱CES)於美國時間1月9日—1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智能手機作為目前消費類電子產品中最大的單一品類,從這場被稱為消費電子風向標的科技行業盛會依然可以管窺行業一二。

研究機構集邦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手機生產總數較2016年成長6.5%,預估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的生產成長率只有5%。可以說,隨著市場的逐步飽和,紅海中的手機廠商正迎來更激烈的全球廝殺。

此前,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分析指出,海外已經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第二戰場,但中國手機品牌崛起,真正的決戰還是在美國。目前中國品牌雖然強大,但從全球範圍來看依然處於追趕的位置。

手機板塊新技術

如果以2017年Q3Gartner的數據來看,全球出貨量前五名手機廠商依次為三星、蘋果、華為、OPPO、小米。

具體到此次CES2018來說,三星此前最被期待的是其可摺疊手機,據稱採用可彎曲OLED屏幕向內摺疊,這也被認為是十年後三星可能從蘋果手中奪回主動權的機會,不過本次CES並沒有展示。

而作為行業創新風向標的蘋果一貫通過自辦發布會發布創新技術和產品;華為這次主推的產品是已經在歐洲和中國等市場發布的Mate10,希望藉此打開美國市場。然而,高調的進軍被突如其來的「AT&T放棄銷售華為手機」的消息打斷。

從全球前五大手機廠商的參與情況來看,手機板塊沒有太多亮點。當然也需要強調的是,手機廠商並不是CES的主角。

華為計劃受阻

如果說其他手機廠商在本次CES表現寡淡,華為本是寄予厚望的。

CES2018之前,華為Mate10的廣告已經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投放,有媒體報道稱華為拿出了1億美元的宣傳推廣費用,華為方面並未確認這一數據。作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的華為此前被認為將在此次CES上宣布與美國運營商AT&T合作,進軍美國市場,這無疑將是一大突破。

目前,一方面,華為正在不斷衝擊高端市場,挑戰蘋果、三星,其也在中國、歐洲、拉美等眾多市場有著不錯的表現。從數據來看,華為和蘋果的市場份額差距也在縮小,且華為的銷售增速高於蘋果。另一方面,此前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以及高端手機市場的代表,而根據Canalys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華為的市場份額只有0.5%左右,而蘋果在這個市場佔據三分之一,三星市場份額約20%。

美國手機市場以運營商渠道為主導,佔據80%以上份額。AT&T是目前美國最大的運營商,這次合作本可以為華為手機帶來很多想像空間,但最終擱淺。在媒體所爆出的一份「美國18名國會議員聯名致信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主席艾吉特·帕伊(AjitPai)」的郵件中,美國議員要求FCC對華為與美國運營商的合作展開調查,並再次提到2012年美國國會發出的對華為設備的禁令。

華為方面表示產品在美國的上市計劃不會中止,產品將在電商以及公開渠道售賣。華為消費者BGCEO余承東也在發布中,著重強調了Mate10的安全和隱私。

老杳向記者分析表示,美國市場出貨量前五的手機廠商依次為蘋果、三星、LG、中興、摩托羅拉。蘋果和三星兩者根基牢固,中興、TCL、聯想雖然表現不錯,但都是低端手機,當前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知依然有限。即使進入了運營商渠道,華為在美國也需要被消費者認可的時間和過程,短期內要在美國市場有所表現還很困難。此外,華為在海外市場主打運營商渠道,而運營商渠道除美國外其他市場在下滑,在後續的全球市場競爭中,華為也面臨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費日報 的精彩文章:

潮流風向標 鉑禹酒店傾力打造智能化服務

TAG:消費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