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鄭風·風雨》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簡釋】
1.喈喈 (jiē):雞叫的聲音。2.云:語氣助詞,無實義。3.胡:怎麼。 4.夷:平靜。5.膠膠:雞叫的聲音。6瘳(chōu)):病好,痊癒。 7.晦:昏暗。
1.
通常的解釋,《風雨》是一首風雨懷人的佳作,今人多說是女子懷念丈夫或者情人的詩篇。
不過還是習慣翻一翻古人的解說,漢代經解《鄭風·風雨》的詩旨,是主張"亂世思君"之說,這一觀點對後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毛詩序》曰:"《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鄭玄箋曰:「興者,喻君子雖居亂世,不變改其節度。……雞不為如晦而止不鳴。」這樣,「風雨」便象徵亂世,「雞鳴"便象徵君子不改其度,"君子"則由"夫君"之君,變成為德高節貞之君子了。
後世以為這雖屬附會,卻也有其文本依據。因為在周代,「君子」,含義不定,是可敬、可愛、可親之人。所以,就可能生髮出「亂世思君」的聯想;而把「風雨如晦」的自然之景,理解為險惡的人生處境或動蕩的社會環境,這也符合藝術的審美規律。
故後世許多文人君子,常以雖處「風雨如晦」之境,仍要「雞鳴不已」地自我激勵。南朝梁簡文帝《幽縶題壁自序》云:「梁正士蘭陵蕭綱,立身行己,終始如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郭沫若創作於五四運動時的詩《星空·歸來》中也寫道:「遊子歸來了,在這風雨如晦之晨,遊子歸來了!」由此可見此詩影響之長久。
徐悲鴻:《風雨雞鳴》
畫家徐悲鴻先生在抗日戰爭爆發前,創作了一幅題名為《風雨雞鳴》的國畫,畫上題字為「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畫上一隻雄雞,站在巨石上,在暴風雨中引吭高歌,象徵著仁人志士在民族危難時刻挺身而出,發出救國救民的吶喊。這幅畫取材於《 鄭風·風雨》,立意來自傳統的詩解。
2.
詩歌的魅力正在於詩無達詁。不同時代不同境遇的人,都能在同一詩里,找到自己的情感訴求。
《南史 ·袁粲傳》記載南朝宋名臣袁粲,俊於儀範,廢帝裸之,迫之行走。粲雅步如常,顧而言曰:「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大意是:南朝名臣袁粲,氣度高潔。廢帝強迫他裸身而行,他也不失儀態,從容踱步前行,傲視四周曰:「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遙想這種風骨,恰似是魏晉名士之遺風,不禁心生崇敬之情。
這正是《風雨》之詩言「君子有常,雖或處亂世而仍不改其度也。」 如此事實,載之可感,言之可思。這是「風雨如晦」的時代文化背景下,君子傲然的風骨。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當今盛世,溫情主義至上,讀《風雨》,體會著風雨中你思我想的柔情蜜意。一句太有名的話:「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以為是《風雨》最好的註解。
每次讀到這句話,都覺得很溫馨,想像著在風雨中等候一個人,那份情致,是多麼的動人。風雨中等一個人,彼此是有情義的,這份情,比金堅。
讀《風雨》,也總會想起唐朝劉長卿的一首詩《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感人的正是那一句「風雪夜歸人」。
無論是「風雪夜歸人」,還是「風雨夜歸人」,那景緻都是美的,那情意都是真的。等候的人是望眼欲穿的,回來的人是歸心似箭的。
3.
《風雨》全詩三章。三章疊詠,詩境單純,卻有著豐富的藝術韻味。
每章開始兩句,都以風雨、雞鳴起興,描繪出一幅等於凄迷、雞聲四起的背景,最易引起離情別緒。賦景之句,也成了寫情之語。
「風雨凄凄」,凄凄,是寒冷;「風雨瀟瀟」,瀟瀟,是風又大又疾;「風雨如晦」,晦,是昏暗,暴風驟雨,天昏地暗。
風雨交加,群雞亂鳴之時,懷人的女子竟意外地見到了久別的情人。驟見之喜,歡欣之情,可想而知。凄風苦雨成了和風春雨,情感的變化,由乍見驚疑到確信歡呼。方玉潤在《詩經原始》里說:「此詩人善於言情,又善於即景以抒懷,故為千秋絕調。」細細品來當此之謂。
《風雨》不寫未見之前綿綿無盡的相思之苦,白日里 「願言思伯,甘心首疾」,和夜間的「耿耿不寐,如有隱憂」,也不寫相見時的「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和「維士與女,伊其相謔」的融融之樂,而是一唱三嘆,重章渲染「既見」之時的喜出望外之情。
「既見君子。雲胡不夷?」「既見君子,雲胡不瘳?」「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風雨之中見到你,心中怎能不歡暢?風雨之中見到你,心病怎能不見好?風雨之中見到你,心裡怎能不歡喜?
三句,只換了三個字,「夷」,「瘳」,「喜」,心情隨著風雨,雞鳴,此起彼伏地暗涌。還好,終於等到你,歡喜著執手相看淚眼。
4.
翻開《 鄭風·風雨》的前一篇是《東門之墠》里有句:「豈不爾思?子不我即。」意思是:怎麼不是想著你,是你不主動來找我。
後一篇是有名的《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幾篇都在思念等待,或遙遙無期,或既見君子,守望和望而不得貫穿了《鄭風》,想來古時的女子,等一個人就會花去大半個人生,種種甜蜜與苦澀,也只有自己知曉了。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有人說,《風雨》里的女子根本沒有等到心心念念的君子,「既見君子,雲胡不喜?」那不過是幻覺,是思念到極致產生的幻象。
愛情叫人著迷,從來沉淪在愛里的女子都愛這樣自欺欺人。那麼千年之前,這位《風雨》里的女子,也大抵如此吧。
張愛玲在《小團圓》的開篇有這樣的句子:「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一段思而不得的感情,這樣浪漫地想對方不來的原因,自己得以心安,也是好的。
無愛無怖。生命的歷程都是如此。


TAG:爾雅書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