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巡邏士兵要托著槍托把步槍放在胳膊外?並非都這樣
資料圖
並不是所有的巡邏步槍都在巡邏時把槍托放在胳膊外側的。目前,在正常行軍或者巡邏過程中持槍的當時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種就是槍帶斜跨肩膀,然後槍口指向地面,槍托和槍身緊貼著腹部和右手臂。這樣的持槍方式使得士兵在高度緊張的巡邏任務中不會出現走火誤傷隊友的情況。而且由於槍支自然下垂,整槍重量由槍帶下的肩膀所分擔。可以極大程度的解放出士兵的雙手。然而由於在巡邏過程中需要保持隨時可以進入射擊狀態,士兵還是要用右手和左手分別持住槍把和槍管套以便於隨時投入射擊狀態。且這樣的持槍方式可以在應對到突發事件時迅速的將槍托沿著手臂抵在肩膀上以獲得更穩定的射擊平台進行射擊,所以這種持槍方式在西方國家素質較高的士兵中比較常見。
資料圖
而第二種就是將槍帶從後頸跨過,槍支和身體出於同一水平線。一般情況下都是槍口指向左面,槍托別在右手臂和腰間。這樣的持槍方式必須保證士兵用雙手握住槍把和槍身才能保持步槍的平衡。在巡邏任務時,這樣的持槍方式可以迅速的調節槍口的指向來傾瀉火力。這要比第一種持槍方式需要先依靠手臂頂在肩膀上在調整槍口指向要方便的多。尤其是在近距離的交戰中,這樣的持槍方式明顯更有優勢。然而,這種持槍方式在進行射擊時雖然可以迅速調節槍口指向,然而由於槍托別在腰間,使得士兵在射擊時並不能第一時間把槍托抵在肩膀上。所以這種持槍方式一般都適用於平台即使足夠穩定槍支也很難進行精準的射擊的步槍身上,比如AK-47系列,這種持槍的人群也多是像反政府武裝和恐怖分子才會使用。
資料圖
第三種方式就是將槍口指向天空,然後以雙手和胳膊分擔槍支的重量。這樣的持槍方式更多的是用來表演或者在列隊時才會使用的持槍方式。所以在巡邏過程中這樣會對士兵身體形成疲勞感的持槍方式一般沒有士兵會去使用。這種持槍方式一般都是站崗人員,列隊士兵,以及在閱兵式上才會出現。


TAG:霹靂火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