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行記:美食篇

西行記:美食篇

俗語講:「南方米,北方面」。可是,嚴格來講,這是個以偏概全的說法。事實上,真正以麵食為主食的地區是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新疆等,而西北人對麵食的熱愛與痴狂和我的老鄉們——河南人——有一拼。此行,除了趕路在車上醫飽肚,我們差不多餐餐離不開面。

蘭州,我們此次的起點站和終點站,下了飛機,提了車,第一時間就是來碗蘭州拉麵。蘭州牛肉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聞名全國的蘭州風味小吃。「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是它的獨特風味,「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是它的特點。麵店就在機場往高速入口的小路上,地道的「私廚」,毫不起眼但卻並不影響它的出品。吃飽喝足,西行隨即正式開啟!

拌面(蘭州機場路邊麵館)

在武威(古稱涼州)火車站旁的小餐館,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行面!心想:這是什麼東東?我要試試,卻不知道「行」是讀xing還是hang?音調是幾聲?指手畫腳地點了,待行面端上來,就是上面這張照片的樣子——類似我們河南的「撈麵條」,或者老北京的「打滷麵」。後來才知道,原來「行面」來頭不小,是「涼州三套車」之一,在西北聞名遐邇。無論外地遊人還是涼州居民均愛食用,經濟實惠,是非常親民的大眾化美食,極適宜老幼食用,被稱為涼州快餐

我是個愛較真兒的人,「行面」的「行」究竟應該怎麼發音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終於,我反覆查找資料並了解「行面」的製作過程後,我覺得這個「行」字應該發xing,音調是四聲「ˋ」,正確的寫法是:餳面(有些寫成「醒面」)。

做過麵食的朋友都知道,無論是發麵還是死面(兩者的區別是用不用酵母),不管是煮還是蒸,都要餳面(有些寫成「醒面」)。因為乾燥的麵粉裡面的蛋白質是收縮的,這些微小的蛋白質顆粒只有吸收了水分,並且和水分子結合後才能得以伸展。充分伸展開來的蛋白質分子變大、相互交織融合形成網狀結構,就是麵糰。麵粉和好之後,蛋白質分子並沒有來得及吸飽水分子,網狀結構也結合得不夠。所以,餳面的原理就是給蛋白質顆粒們足夠的時間「長大」、「伸展」、「結合」、「交融」,讓麵糰更韌、讓做好的麵食更筋道、更彈牙。

蕎面(張掖七彩地質公園)

「黃面」,因為在敦煌莫高窟壁畫上發現有製作黃面的生動場景而揚名世界。這種飽含歷史文化的當地風味小吃怎麼能錯過呢?可是,我們吃到「黃面」卻不是在敦煌,而是在張掖七彩地質公園,可見我們是有多麼的迫不及待啊!敦煌黃面果然名不虛傳:細如龍鬚,長如金線,柔韌耐拉,色黃晶亮;吃起來唇齒溢香,口舌生津,開胃去膩,清熱解煩。

那麼,知道為什麼敦煌的面是黃色的嗎?這個和上面提到的餳面有關係。麵糰在餳的過程中會產生微生物,而這些微生物會生成酸,這就是為什麼麵糰會發酸的原因。為了讓麵食的口感更美味,必須添加食用鹼把酸中和掉。古時候別說酵母,鹼面都十分難得,但是智慧的老百姓發現了一種沙漠鹼性植物。他們從中榨取植物的汁液添加到麵粉中,於是便做出美味可口的黃色麵條,「敦煌黃面」也由此誕生了。

我記得小時候使用酵母還沒有現在這麼普遍,媽媽有時蒸饅頭放的鹼面太多,蒸出來的饅頭都是黃澄澄的。雖然媽媽覺得不成功,但是我個人非常喜歡吃這種饅頭。

此行品嘗到的麵食還有:

燜面(陽關葡萄園內)

臨別收穫超大個的葡萄乾數包,返回即後悔買的太少

羊雜湯配白饃饃(德令哈)

羊肉燴面(德令哈往青海湖路邊餐館)

鐵鍋燒羊肉(德令哈清真店)

(現場製作:即殺、即做、即加工)

西行的路上,我們沒有特意尋找美食,基本上是遇到什麼吃什麼,就好像大西北人一樣隨性、不拘小節。而素有「西北糧倉」美譽的河西走廊,也沒有令我們失望,讓我們過足了麵食和羊肉的癮。

最後隆重推出:蘭州正寧路小吃夜市

這條旅遊食客必到的小吃街,如今儼然一個大型的娛樂現場:水果美食琳琅滿目、色彩艷麗,旨在引誘食客們的目光、勾起吃貨們的饞蟲;因「牛奶雞蛋酒糟」日益高漲的知名度,街上頭戴伊斯蘭圓帽、留著山羊鬍的老爺爺也隨之多了起來,「正宗」、「祖傳」難辨真偽;小吃街各個攤檔的廚師們更像是「藝人」,紛紛向往來的遊人食客展示自己的「十八班武藝」,而真正的主角——美食——卻淪為一種載體或者工具而已。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對於美食的看法有所變化:真正的美食不是珍饈美饌,不是山珍海味,而是家常菜肴和包含其中的人味兒、情味兒。每當我們想念一種美食,其實是在挂念食物背後隱藏著的那個人,以及你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嘗著「涼州行面」,我想的卻是媽媽親手做的手擀麵;吃著陽關「燜面」,心想它和我妹妹做的相差不止十萬八千里;嚼著嘉峪關的花捲兒,眼前浮現的是小時候奶奶做的花饃、棗糕、油旋兒;喝著德令哈的羊雜湯,讓我想起老洛陽的各種湯: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丸子湯、豆腐湯......

旅行讓我遠離城市的喧囂和繁雜,也引發我對故鄉的眷戀;旅途中的美食讓我領略到不同的飲食文化,更勾起我對親人的思念。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簡言簡語by簡妮 的精彩文章:

TAG:簡言簡語by簡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