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幾家歡樂幾家愁?損失最大和獲利最大的都是他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最積極的是孫堅和董卓,一個勇當先鋒結果損兵折將,一個孤軍追擊董卓結果中了埋伏差點死了,除了他們兩個,大部分都是來看熱鬧的出工不出力。塵埃落定之後,卻發現有些人從中還是獲得了相當好處,而有些人後來卻因此付出了代價,正可謂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先說說從中獲利的幾位。第一個是孫堅:首先得承認,孫堅最積極但是損失也最大:被華雄襲營,大將祖茂被殺,手下士卒死傷無數,遍觀各路諸侯,沒有誰有他的損失大!但這一切在孫堅第一個殺入洛陽得到傳國玉璽後都算不了什麼。正是有了這傳國玉璽,孫策才能在孫堅死後以之為抵押從袁術那裡借得三千士卒,五百匹馬。不能否認孫策的勇猛,但是他當時的處境真的是比較艱難,寄人籬下不算,手下除了父親留下的幾個老將,身邊幾乎沒有什麼人了。沒有這三千士卒,五百匹馬,孫策再勇猛也無法做到橫掃江東。正是有了這些人馬,孫策才在此基礎上開創了江東基業,所以說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過程中,孫堅是損失最大同時也是獲利最大的諸侯。
第二個是劉關張三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前,名不見經傳,劉備只是個縣令,關羽是馬弓手,張飛是步弓手,所以袁術就很看不起他們。在東漢末這個講出身,拼人望的時代,劉關張三人一點優勢的沒有,但是經過關羽溫酒斬華雄,劉關張三英戰呂布之後,三人名聲大噪,聲名遠播,這對他們有莫大的好處。所以後面孔融北海被圍時,就說「吾聞劉玄德乃當世英雄,若請得他來相救,此圍自解。」沒有之前的斬華雄,斗呂布,天下又有何人認識劉玄德?
第三個是曹操。曹操刺殺董卓,首倡舉義旗興兵,打的是匡護漢室的旗號,後來又孤軍追擊董卓,給天下人的印象就是忠於漢室的正面形象(實事求是的說,那時候的曹操確實是一心匡護大漢)。所以此事過後,荀彧就棄袁紹投奔曹操,順帶著荀攸程昱郭嘉范曄等人紛紛投奔曹操麾下,這和他當初的表現有莫大的關係,所以說曹操也是獲利者之一。
第四個是袁紹。雖然袁紹這個盟主當得一點都不稱職,根本就沒上心,手下厲害的顏良文丑在關鍵時刻一個都沒去。但是盟主這個頭銜還是給他帶來了好處的,加上他袁家四世三公的名號,袁紹能在短時間內收攏那麼多人才和大將,和這兩點應該有很大關係。
第五個是兗州太守劉岱。這個演義里有說了,他向東郡太守喬瑁借糧不成,就突襲了喬瑁,「殺死喬瑁,盡降其眾。」,劉岱很划算,不僅不出力,還大大的壯大了自己的實力。
至於說到失意的人,除了被劉岱殺了的喬瑁,有一人也是比較失意的,他就是北海太守孔融。他手下的部將武安國和呂布打了十幾回合被斬斷手腕成了廢人。武安國應該是他手下最厲害的大將了,他這一廢了當時沒什麼,等到後面管亥圍困北海的時候,孔融手邊無人可用了,宗寶幾個回合就被殺了,倘若武安國在,以他能和呂布打上十幾回合的悍勇,即使沒管亥厲害,應該也不會遜於他,有武安國和太史慈在,那孔融也不一定就要去搬救兵了。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