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每一件作品都完結不了的藝術!

夢江南
夢江南
童麗
00:00/04:01
不同的景緻,一樣的情懷
鄭永泰作品 樹高175cm 培植16年
盆景,有生命的藝術品,因它始終在生長變化,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景緻,變化無窮。這種可以隨著時間空間變化及創作者審美水準、製作技藝以及創作思維的提高而變化的藝術,正是其有別於其它藝術的魅力所在。它的這種持續可塑性和再創作性,決定了盆景藝術是一門永遠也無法終結創作的藝術。
先看一組圖片,這是經過時間和技藝的塑造,將平庸化為神奇的實例。
這是一件隨著時間空間變化及創作者改變帶來審美水準、製作技藝變化而變化的盆景藝術精品。
德國的盆景藝術家沃爾特(Walter Pall )先生,是當今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國際級盆景藝術大師。他的這棵雞爪槭想必您已經非常熟悉了,從1993年培養到現在,用20多年的時間打造的一件經典作品。有圖有真相。
素材品質,培養技術,創作思維,以及時間的積累,四大因素決定了一件盆景藝術水平高低及作品的優劣,這四大因素因人而異,就算是同一創作者,因其本人的審美水準、製作技藝以及創作思維的提高和變化也會導至其作品在某一階段設定的創作預期也可能隨時改變,包括更換容器,甚至作品的題名也可能調整,因為思維的轉變。
據我所知,包括韓學年大師在內,許多創作者的同一作品,也有在不同階段可能會改變創作思路,包括改換作品的題名。下面這件榕樹作品,高65公分。此樹原本為立栽,五年後去掉一邊枝托改為卧植,又經數年蓄剪,完全改變了原來形狀,一如龍舟競渡時揮槳激浪的生動形象。
《競爭》韓學年作品
想看更多韓學年大師妙筆生花之作,點擊 下面標題鏈接:
《50幅圖片揭秘韓學年大師經典力作的前世今生》
接下來,再看看日本盆栽巨匠木村正彥的神來之筆——《起死回生》,大師將一棵快死的柏樹倒過來種植,通過近二十年的精心培植,成就了一件驚世之作。
《起死回生》盆栽巨匠木村正彥的驚世之作。
附幾張圖,讓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棵養在木盆里日漸枯黃的真柏,象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最後木村正彥先生用倒植的方法讓它起死回生,頂部的舍利其實是根部。
用水苔養護的樹枝髮根。
木村絕活之一的雕工,也在此樹的舍利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未來的雄姿已漸露雛形。
十八年後......
現在的情形,厲害吧!
當一件作品達到作者某一階段設定的創作預期,並得到大多數欣賞者的認可,並定格了藝術形象,這樣雖可稱為完成了階段性的盆景藝術創作。接下來就是盆友常說的成品更難養護,或者說成熟之時就是死亡之時,雖然因人而異,不是絕對,但也說明成熟的作品理難養護, 所以即使是盆景大師對成熟作品也不敢有絲毫怠慢,特別是雀梅盆景。
一到秋冬季節或者參展過後,就要更加精心護理,要麼修枝摘葉,要麼翻盆換土。並應證了「盆景藝術是一門永遠也無法完成的藝術」這句話或者說——盆景人陪伴著自己的作品一直在路上。這不,這位嶺南盆景藝術大師陳治新老師,這幾天一直在幫他的寶貝翻盆弄土,修枝調根,其他盆景人一般都不會錯過了這個季節。
這件獲獎無數的朴樹作品《共伊偕老 》,與他相伴了三十多個春秋,每當這個季節都要進行翻盆換土。
那些成熟作品,根據樹種的不同,基本上在這個季節都要進行一年中最大的動作的整理,包括修枝摘葉,調根換土,讓老樹保持生機勃勃的態勢。
以上是剛剛調根換盆的成熟作品。
韓學年大師的大型盆景作品《天人工物》,參展後,每隔一段時期也要落地放養,讓它重新煥發生機。
想了解更多盆景大師如何養護成熟作品的文章,請點擊 下面標題鏈接或圖片:
《盆景放養》
藝無止境,盆景人一直在路上!
嶺南盆景公眾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ID: lnpjsj
點擊進入


※樹之舞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