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手在民間,上林根雕藝人莫新寧

高手在民間,上林根雕藝人莫新寧

在2017年南寧市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展上,一件根雕作品在眾多展覽藝術品中備受參會者好評。該根雕作品高約2.5米,「老壽星」額部隆起,眉宇慈善,長須濃密飄逸;左手捧仙桃,右手持龍頭拐杖;襯以仙童、如意、酒葫蘆,象徵著吉祥喜慶。製作者莫新寧將之取名為《開心長壽》。

莫新寧告訴記者:「製作根雕『壽星』的樹根,是我花了100多塊錢買的。當時,那個樹根亂七八糟,我經過近半年多的觀察揣摩,順著樹根的長勢,花了近一年半的時間雕刻加工才完成的。」

熱衷根雕的他,在10多年的時間裡,已經製作出了幾百件根雕作品。在普通人看來,燒火做飯的樹根、廢棄不用的朽木,都是些毫不起眼的東西,但經過他巧手加工後,卻像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成為了一件件精美的根雕藝術品。

初識藝術 求學以圓藝術夢

莫新寧今年40多歲,家住白圩鎮覃排社區逢木庄。他與大多數農村人一樣樸實而勤勞,但他身上又潛藏著與一般人不同的藝術才情。這與他的過往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我父親是一名教師,能寫能畫。小時候我經常是看著他給左鄰右舍畫挂圖、寫對聯。那時候開始我就對畫畫特別感興趣。」

從小目睹父親的藝術創作,讓莫新寧慢慢接觸並喜歡上畫畫,還被大家稱為「小畫家」。「初中時,我有幸受到老師的推薦,獲得去廣西玉林地區文化藝術學校學習的機會。當時家庭經濟很困難,但是我父母親依然同意我去學習。」

帶著一顆感恩的心以及一份厚重的期望,莫新寧在校期間刻苦努力,從基礎課程開始學習,積極認真地參加寫生、色彩、國畫、油畫、廣告裝潢等課程。正規的學習讓他對藝術有了新的認識,也為他如今的根雕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多年打拚 與根雕不期而遇

「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省內一家廣告公司負責設計、繪圖和畫畫。當時都是手工繪製,還沒有現在的電腦、噴繪等東西出現,很考驗繪畫能力和藝術創作力。」

七年的時間裡,莫新寧輾轉廣西、廣東、福建等地,接觸了商品畫創作、傢具設計等各種與自身技能相符的工作,並在多年的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藝術創作水平,拓寬了構思視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根雕工藝品受到了大家的喜愛,「我看到很多茶樓、酒店、賓館、家庭都擺放有根雕、木雕工藝品,那時候我就要想去去學習根雕創作。」2006年,莫新寧到中國紅木雕刻之鄉——廣東省中山市大涌鎮——學習雕刻技術。

「學習木雕很辛苦。灰塵大、衣服易臟,又枯燥,而且學徒第一年沒有工資。但是為了能學習,我都一一忍受下來了。從磨刀、修光、打胚、細刻、打磨、上漆,每一個工序我都認真地學習,堅持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寶劍需磨礪,梅香經苦寒。經過近兩年的刻苦學習和堅持,莫新寧成功掌握了雕刻技巧,並融入自身的繪畫天賦,成為了一名根雕藝人。

回鄉創業 夫妻齊心謀發展

多年的在外漂泊,最令莫新寧牽掛的便是家中的親人,父母年邁體弱,孩子上學接送困難,為了更好地照顧家庭,莫新寧決定帶著根雕技藝回想創業。

在購買配齊工具後,莫新寧於2008年在村莊內成立了「覃排藝之雕工作室」,並積極尋找收購村民廢棄的龍眼樹、樟樹、椿樹等樹根。經過20多天的精心雕琢,順利完成了第一件香樟木茶几。

但是,很多人對於他的創業很不理解,議論紛紛,拋棄高薪,回農村弄這些「木疙瘩」有用嗎?

對此,莫新寧一笑了之。因為他相信自己的技藝,同時也熱愛著這門藝術。妻子劉明日告訴記者:「他做任何決定我都支持,他回來是為了照顧這個家庭。只要他有信心,就不怕在家做不好根雕。」在創業過程中,妻子默默地支持和協助,常常給莫新寧的創作出謀劃策,提供靈感。

「酒香不怕巷子深」,終於,第一位客人在一個月後拿著一根香樟木登門了。「那木根放了幾年了,沒找到合適的人來雕刻,就拿來試試。」接過木根的莫新寧從不同角度反覆推敲琢磨,構思造型,經過一個多月地忙碌,他順著香樟木的長勢特點將其雕刻成了有著騰飛巨龍的茶几,象徵著祥和騰飛。「客人很滿意這個作品,之後便陸陸續續將他的朋友推薦過來。」

慢慢地,莫新寧的技藝獲得了大家的認可,賓陽、來賓等地的根雕愛好者也慕名前來參觀、來料加工、訂做,日子也慢慢有了盼頭和希望。

精心選材 妙施雕琢成佳作

根雕工藝講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面對著一根普通的樹根,莫新寧需要不斷地揣摩、打量、構思,以期最大化地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態,輔助性進行人工處理修飾,最後完成滿意的藝術形象。這麼一打量,有時會花費他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創作時會站著、蹲著、趴著,即使手腳麻木,滿是刮傷,短則十來天,長則一年以上,他的專註力也絲毫不減。直到作品順利地完成,莫新寧臉上才會流露出欣喜。

如今,走進莫新寧的家,巨型的壽翁微笑著站立在院子里,迎送客人。走入客廳,彷彿置身於根雕作品展覽館。各式各樣的根雕整齊地擺放在展示架上:嬉戲的金魚、奔騰的駿馬、旋轉的舞女、優美的風景......無論是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還是神話人物、旖旎風光,都栩栩如生,不失神氣地展現在眼前,溢自然之美而不失藝術之味,讓客人在欣賞中充分地了解到技師的神奇手藝,感受到根雕的韻味,領略到藝術的神奇。

其中,作品《上林鼓鳴寨》很吸引人的目光。這花費近兩年的純手工雕刻之作,是莫新寧參加比賽的第一幅作品,曾榮獲2016年廣西工藝美術作品展優秀獎。「當時,我去鼓鳴寨玩時就發現那裡很美,情不自禁拍下照片,然後對比著刻下了這個。」該作品的邊框以八角圖案浮雕而成,加之鼓鳴寨獨特的綠水青山、古寨錯落,讓整幅畫透露著恬靜優美的上林風光。

類似的佳作,在莫新寧的家中隨處可見。而在縣二輕聯社的引導下,多數作品陸續地參加展覽和競賽,並先後獲獎。2017年12月,莫新寧正式加入上林縣工藝美術協會,並被選為副會長。「我們有責任去發展根雕藝術,傳承民間傳統工藝,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

對於莫新寧來說,家裡的每一樣作品都是他的珍寶,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也是他繼續前行的力量,激發著他的熱情,鼓勵著他向前。談到未來,莫新寧心情百感交集,他說,自己之所以一直在堅持,不僅僅是為了養家糊口,更是一種對根雕藝術執著的追求,能從它們身上找到快樂。

來源:上林時訊(版權歸原著所有)

編輯:上林時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林時空 的精彩文章:

這家店一年不冒泡原來是店主在閉關修鍊……

TAG:上林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