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放療還能治療室速!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放療還能治療室速!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導語

這篇名為體外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消融」頑固性室速的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

作者:沿若

來源:醫學論壇網

室性心動過速是一種相當危險的心律失常,起源於希氏束分叉處以下,有3—5個以上寬大畸形QRS波組成的心動過速。與陣發性室上形式上心動過速相似,但癥狀比較嚴重。室性心動過速常見的併發症為心臟性猝死、阿-斯綜合征、心動過速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導管射頻消融術是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用方法,該手術是在X光血管造影機的監測下,通過穿刺血管,把電極導管插入心臟,先檢查確定引起心動過速的異常結構的位置,然後在該處局部釋放高頻電流,在很小的範圍內產生很高的溫度,通過熱效能,使局部組織內水分蒸發,乾燥壞死,達到治療目的。

然而,導管射頻消融術的複發率也是很大的,尤其對於頑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其禁忌症也是種類繁多,該手術並不適用於所有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導管射頻消融術禁忌症:

1、心腔內有血栓的患者。

2、有嚴重的出血傾向者,如血小板特別低、有嚴重出血性疾病等,也不宜做射頻消融術。

3、外周血管走形異常、迂曲或有較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也是行導管消融的相對禁忌症。因為行經導管消融治療均需要通過外周血管把標測和消融導管送入心臟,如心動過速起源於左心房或左心室,則可能還需要經動脈或穿間隔經靜脈送入導管,若外周血管有異常,則容易發生意外。

是否有一種針對頑固性室速的更為有效的殺傷方法?科學家們真發現了一種更有效、還無創的辦法,為我們翻開了室速治療的新篇章。這篇名為體外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消融」頑固性室速的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

具體研究如下:

背景

隨著心電成像可視化的心律失常和立體定向放射治療(SBRT)而生的非侵入性精確放射消融治療心律失常,這些最新技術的進展,使得心律失常的非侵入性治療指日可待。研究人員將這些技術聯合應用於室性心動過速的無導管、電生理引導、無創心臟射頻消融術。

方法

在植入式心臟除顫復律器(ICD)誘導的室性心動過速情況下,通過聯合非侵入性心電成像和心臟解剖位置,準確定位了致心律失常的罪犯區域。採用標準技術對SBRT治療進行模擬、規劃和處理。患者在清醒時接受了25 Gy的單一治療。根據ICDs的記錄,通過計算室性心動過速的發作次數來評估療效。安全性則根據系列心臟和胸廓成像來評估。

結果

2015年4月至11月,5例高危、難治性室性心動過速患者接受了治療。平均無創消融時間為14分鐘(範圍11-18分)。

在治療前的3個月,患者的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次數一共是6577次。在放射消融術後6周的「消隱期」(由於術後炎症可能出現心律失常),觀察到室性心動過速有680次。在6周「消隱期」過後,總計46個患者-月隨訪時間內,ICD僅記錄到4次室速發作,也就是說,室速發作頻度降低了99.9%(圖1)。

圖片來源:醫學界心血管

所有5例患者發生室性心動過速發作次數減少。治療後左室射血分數沒有下降。在治療3個月時,鄰近的肺組織顯示輕微渾濁陰影,這是輕度炎症改變,並已在1年後好轉。

結論

在5例難治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中,採用電生理引導的放療消融術可明顯減輕室性心動過速的發作。這無疑為頑固性室速,帶來了新的希望和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Phillip S. Cuculich, Matthew R. Schill, Rojano Kashani. Noninvasive Cardiac Radiation for Abla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N Engl J Med 2017;377:2325-36.

底部請隨手點贊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同一件單品,不同的風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