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陝西環保十大新聞
圖為全省治霾工作會議現場。
圖為工作人員調試監測設備。
1、把鐵腕治霾作為環保頭號工程
陝西省治霾工作會議於2017年3月1日在西安市召開,會議強調治霾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是陝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會議要求,要充分認識治霾工作的重要性、嚴峻性和艱巨性,明確責任,建立健全監管、督察和強化問責機制,做好宣傳和輿論引導,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全力推動大氣質量持續好轉。要把鐵腕治霾作為環保工作的頭號工程,堅定信心,齊心協力,打好攻堅戰和持久戰,努力實現三秦大地天更藍目標。同時,會上印發了《陝西省鐵腕治霾「1+9」行動方案》。
2、切實提高污染治理法治化水平
2017年6月6日~6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在陝西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檢查組先後到漢中市城固縣小營村、興漢環保工地、石門危廢處置中心、咸陽市禮泉縣再生資源產業園區、西安高新技術企業、高速公路建設單位等開展執法檢查。檢查期間,檢查組聽取了陝西省貫徹實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工作情況彙報,充分肯定了陝西省貫徹實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取得的成績。檢查組要求,要正確有效實施《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切實提高污染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受益人口近880萬
近年來,陝西省以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為突破口,以生態創建為助推器,牢固樹立城鄉環境一體化治理的新思路,全面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和環境質量改善。自2012年被列入全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試點以來,陝西省政府連續4年召開現場會,大力推動全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投入財政資金31.39億元,其中中央資金16.22億元,省級配套8.21億元。在全省90個縣區、997個鄉鎮(街辦)、5210個建制村(社區)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示範工程,共建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185處、飲用水水源保護工程2431處、垃圾中轉及處置設施231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設施1821處,配備生活垃圾收集車2.36萬輛,受益人口近880萬。
4、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落戶陝西
環境保護部印發《關於做好東北、西北、西南、華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工作的通知》,明確將在陝西省建設西北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西北5省(區)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工作將由陝西省環境保護廳牽頭負責,陝西省環境監測中心站具體實施。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作為國家空氣質量預報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區域內省(區)提供精細化的數值預報指導和產品共享,承擔本區域空氣質量日常業務預報、本區域和跨區域空氣重污染預報聯合會商工作,為區域預警應急響應、區域大氣污染管控、區域環境質量管理和重大活動保障提供技術支撐,為公眾提供及時的健康指引和出行參考。
5、陝西省環保督察實現市級全覆蓋
中央第六環保督察組向陝西省反饋督察意見後,陝西省立行立改、全力整改,迅即制定並公布《陝西省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經省委、省政府批准,陝西省第三批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於2017年10月11日正式啟動。省委3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進駐銅川市、渭南市、商洛市、楊凌示範區和韓城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督察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對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環境保護計劃、規劃、重要決策措施等,檢查市委、市政府(黨工委、管委會)研究部署、考核評價、資金投入、重點工作推進落實等情況;重點檢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自然生態保護,環境安全風險管控,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中央和省級掛牌督辦、約談及媒體曝光等環境問題整改落實情況;重點督察各市(區)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情況,對環境保護工作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以及失職瀆職的問責情況。至此,陝西省環保督察實現市級全覆蓋。


※科大訊飛出智能耳機Mobius,細數語音交互智能耳機將迎來哪些玩家
TAG:維科網_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