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單色釉 種類頗多的恣意怪咖

單色釉 種類頗多的恣意怪咖

【單色釉】也稱"一色釉""純色釉"或"一道釉"。由於瓷釉內含不同化學成分,瓷器燒成後就呈現出不同的單一色澤,如青釉、紅釉、黃釉、黑釉、綠釉、藍釉和白釉等。

單色釉瓷器雖然顏色單一,但在某種程度上卻是對"美到極致是自然"這一境界的經典詮釋。

單色釉的種類和特點

1 委青釉......

是我國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經出現,宋瓷中官、哥、汝、龍泉、越窯、耀州窯等都燒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

2 黑釉......

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劑為氧化鐵和少量的錳、鈷、銅。黑釉在南方從漢代開始,北方從唐代開始燒制,清代康熙年間,又發明了烏金釉,通體烏黑,亮處閃金光。

3 綠釉......

以銅色為著色劑,以鉛作為化合物的助溶劑,低溫燒成。明中期出現了瓜皮綠,水綠色是康熙時期傑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4 白釉......

釉內含鐵少,高溫燒成,白釉還可以分為甜白、象牙白、豬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魚肚白等。

5 紅釉......

主要以銅為著色劑,包括祭紅、豇豆紅、寶石紅、郎窯紅、抹紅、珊瑚紅、胭脂紅、粉紅、海棠紅等。

6 黃釉......

以適量的鐵為著色劑,也稱鐵黃,分高溫和低溫兩種燒制方法。

7 藍釉......

藍色釉包括霧藍、灑藍、天藍、翠藍、寶石藍、抹藍、祭藍等。最初的低溫釉出現於唐三彩當中,到了元代燒成了高溫藍釉瓷。

8 紫釉......

紫色釉有茄皮紫、豬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現的,以後歷朝歷代均有燒造。

唐代以前

中國瓷器以單色釉為主,不過從藝術角度來說,這一大段時間瓷器的造型、色彩較為拙樸實用,多和現代人的審美觀有距離,具有較高收藏價值的單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兩個時期。

宋代

宋代,單色釉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特別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單色釉瓷器的燒制工藝更是達到了鼎盛時期。單色釉瓷器胎體優雅、流暢,釉色純正、明快,部分單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無,既不失單色釉的素雅,又有圖案可供養眼品賞,可謂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瓏,精美無比。

單色釉因為少了彩繪,對瓷器整體美感表現提出更高要求,比如燒制工藝上就需要特別留意釉面質量和光澤質感,素胎表面刻劃、貼塑等裝飾,甚至影響到器型式樣和大小。燒制工藝技術水平對美感表現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陶瓷燒制工藝難度評價也是挖掘各種單色釉收藏潛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拍賣記錄

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玉剪霓裳--張宗憲御制瓷珍藏"專場,清乾隆粉青釉淺雕夔龍紋如意耳葫蘆瓶以1556萬元拍出;

2009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葉紋鏤空"纏枝牡丹圖"長頸膽套瓶以4770萬元成交,創下單色釉瓷器拍賣紀錄。

2011年3月有7件價超百萬元的瓷器中,4件價超千萬元,是當年最重要的顏色釉瓷拍賣,各種完美的釉色令人為之叫絕,再現了清代顏色釉至高至美的工藝水平。

更多資訊,請點擊關注,小編萬分榮幸!文章內容僅代表小編個人意見,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希望您能看得愉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鑒行 的精彩文章:

陶豆 傳統飲食之文化特點

TAG:品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