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自古以來,有3個特徵以上的人多數能長壽,做好「12個字」更健康

自古以來,有3個特徵以上的人多數能長壽,做好「12個字」更健康

長壽,是亘古不變的話題,現代人平均壽命較高,且人們在追求長壽的同時,更追身體能夠健康!

長壽的人往往有一些相似的特徵,有3個特徵以上的人多數能長壽,看看你佔了幾個?

特徵一:用腦多

用腦越多的人,越長壽。

資料也表明,16世紀後歐美400個傑出科學家平均壽命為64歲,而用腦最勤的科學家平均壽命為74歲。

特徵二:走路快

步行速度慢表示人的身體系統受損,運動耐力也低。

美國匹茲堡大學得出結論: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更易早亡,而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特徵三:肌肉壯

肌肉壯實的人,說明身體肌肉與脂肪比例較好,身體新陳代謝作用不錯,這樣的人能長壽。

瑞士研究人員對100萬名男性研究27年後發現,肌肉壯的男性死亡率比其他人低20%-35%,患精神疾病的概率低65%。肌肉壯,能更好地維持身體各項機能。

特徵四:心率慢

研究表明:多數哺乳動物都遵循「心跳越慢越長壽」的原則。專家表示,較慢的心率意味著心臟無需太過賣力工作便可完成輸送血液的任務。

安靜時,絕大多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在正常範圍內,心跳次數越少,身體越健康。

還有研究發現,男性靜息心率大於80次/分,比男性靜息心率小於60次/分活到85歲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

特徵五:肚子小

腹部大的人,多數是內臟脂肪指數較高,可能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代謝疾病。

美國衰老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腹部肥胖的女性面臨的死亡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0%。

肚子小的人,多數三餐規律,控制食量,適量運動,控制住體重,建議男性腰圍不超過90cm,女性不超過85cm。

特徵六:二便通

「前門松,後門緊。」

前門松,指的是小便正常而通暢,沒有阻礙,控泌有常,說明泌尿系統正常無病。後門緊,是說肛門括約肌緊張度良好,腸道無特殊性疾病。

正常成年人每天大便1-2次,小便量為1-1.5L/24小時,晝夜尿量比在2-4:1。

特徵七:平衡感好

歐洲《心臟病學》刊登的一項研究稱:平衡感差的人早亡風險更高。

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肌肉會變鬆弛,平衡感降低會導致人更加容易摔倒,影響壽命。

送你「12個字」保身體更加健康、能長壽!

常喝粥

年齡越大,腸胃功能也會越來越差。若經常吃些肉類、米飯等食物,不易消化,且會增加胃腸負擔,嚴重者可出現便秘。

常喝粥,用粳米、小米、玉米渣等熬制即可。粥不僅能及時補充身體能量,且容易消化,對年紀較大的人來說能減少腹部滿脹感。

而現如今生活城裡的人,因環境影響,會增加外出用餐,食用一些高油脂、高熱量食物,對於這類人,建議重點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控制好體重。

此外,補充Omega-3脂肪酸能減少血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每天食用5毫升蘇子油或胡麻仁油;也可將蘇子油與酸奶一起攪拌均勻後食用。

研究發現,Omega-3脂肪酸進入體內能分解代謝為EPA,而EPA被稱為「血液清道夫」,能促進血液中脂肪運轉,而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而促進高密度膽固醇的量,而達到降血脂、調血壓的作用,預防血管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常喝茶

現代人更佳重視喝茶養生,原來喝傳統的紅茶、綠茶等,現在更多喝一些「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菊花茶、金銀花茶等,還有兩種「葯食同源」的食物搭配後得到的茶,比如婆婆丁桑葉茶,更加利於身體內毒素排出,且保肝降糖!

婆婆丁,是被人熟知的一種野菜。在春天時,很多人都會去採挖。但在中醫里,婆婆丁又稱為「蒲公英」,現代研究發現,婆婆丁被稱為「天然抗生素」,具有廣譜殺菌作用,對急性肝損傷有一定輔助作用。同時,婆婆丁還能增強肝臟自我修復。

桑葉,據《神農本草經》中記載,具有補滋陰補血,疏散風熱,益肝通氣,降壓利尿之功效。現代更多人用於降血糖,因為其成分含有生物鹼類,能抑製糖代謝過程中酶的作用,而多糖也能促進β細胞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從而保護肝臟。

睡眠香

俗話說「吃得好、睡得香,身體倍兒棒!」除了飲食上注意,日常起居也要有規律,且不要熬夜,不要賴床。

最好每天睡眠時間在6-8小時,睡得過少,熬夜會降低身體免疫力,促使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睡得過多,會使人大腦處於缺氧狀態,而降低血液流速,身體垃圾不易排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11點之前入睡,清晨在7點之前起床為宜。

多運動

俗話說「動則不衰、用則不退。」

隨著年紀增長,人體各個機能下降,可通過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或運動,比如擦地、澆花、爬樓、慢跑、太極拳等,強身健體、舒經活絡!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活到100+ 也有其不美好的方面:

比如到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年紀,就不得不依附於子輩們生存;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照看或者同齡人相互扶持,有可能就悲劇了。

2010年,日本的一位111歲的老人就被發現死於自家床上,已經成了乾屍;隨後的調查發現,日本大約有200位百歲老人不知所蹤。

所以,要健康、長壽的生活,離不開「與眾為伴」,而孤獨老人、住養老院的,即便在長壽,對生活也沒有安全感。常笑一笑,增添些讓人愉悅的衣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根號十九 的精彩文章:

TAG:根號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