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橋是建築的集大成者,在中外建築史上有一些獨具風韻的橋樑,而在很多旅遊雜誌或各大旅遊門戶網站上看到有關緬甸的描述,大都偏愛用烏本橋日落作為封面形象做宣傳,似乎成為了一張國家名片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烏本橋一帶本是低洼之地,雨季湖水上漲,湖濱成為澤國。為解決當地交通困難,1851年敏東王修建了這座木橋,同時為了使橋樑不至腐朽,便用了珍貴的柚木來建設整座橋樑,從而具有了百年不朽的品質。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烏本橋橫跨東塔曼湖,長達1200米,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長的柚木結構橋,橋體全部由緬甸盛產的珍貴柚木為原料建造而成,整座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斗榫,歷經160多年的歲月洗禮,迄今不朽。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橋墩、橋樑、鋪橋的木板都是用珍貴的柚木。橋柱與橋柱之間相距3米遠,橋柱有1000多根。整座橋相接處沒有使用一顆鐵釘,全靠斗榫。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烏本橋的盡頭有個寺院學校。橋上的僧人大多是寺院學校的學生,具有非常強的主動與外國人交流的願望,並在這種交流過程中燦爛如同一縷陽光。英語都是寺院學校必須修的課程。於是每到黃昏,他們就來到這裡和外國人交流,以鍛煉口語。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烏本橋至今依然是當地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橋上的人來人往,有過橋上學的學生,有往來的生意人,還有在附近上佛學院的僧侶,又有閑來無事的釣魚人……這一切賦予了烏本橋鮮活的氣息。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烏本橋被被緬甸本地人稱為「愛情橋」。當初建橋時,橋頭橋尾和橋中共建了六座亭子,以供行人遮陽躲雨。在緬甸人看來,六座亭子體現了佛教的「六和精神」。我查了一下資料,六和精神本是僧團生活的準則,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平等),身和同住(行為上互不侵犯),口和無諍(言語上和諧),意和同悅(精神上志同道合),見和同解(在思想上有共識),利和同均(經濟上均衡分配)。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深受佛教思想影響的緬甸人相戀時,會趕來烏本橋,立誓永葆這六種和睦互敬的精神。

橋墩橋樑橋面都是用木頭,全橋沒用一根鐵釘,為何能迄立160年?

如今,來緬甸旅行似乎大都是奔著烏本橋的日落去的,從而有了沒來過烏本橋就未真正到過緬甸的說法。但烏本橋的日出與日落同樣壯美,還有橋上橋下充滿生活氣息的味道。長長的木橋在河中投下一串長長的倒影,太陽升起預示著忙碌的一天又開始了,金色光芒照著橋上的人來人往,漁船駛入湖中,漁民們開始了一天的打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光雲廊 的精彩文章:

只因使者不脫鞋,此國兩次被滅,唯一一次例外是因為周總理夫人

TAG:時光雲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