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購買器材疑問的一些回答
關於購買器材疑問的一些回答
近期,較多攝友在群里表達了購買器材時遇到的困惑,我在這裡一一作答,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至於拍攝的一些小問題,大家也可以在公眾號平台或者其他交流平台給我留言,我都會在公眾號文章中給出回復。
教主,請教個問題,我用的尼康相機,你覺得超廣角鏡頭需要配備嗎?我現在有24-70的,還需要14-24的嗎?
@wind
新配置攝影器材必須考慮以下幾點:
1、了解自己攝影的方向
2、資金預算
3、即將購置的器材的特點
下面來回答問題:
24-70mm 2.8鏡頭的特點:
24-70 2.8是一個最常用焦段鏡頭,24mm廣角在普通的場景環境基本夠用,如果還是無法全部收入面前場景,當然這個問題可以通過豎拍然後後期接片解決。
70mm中焦段似乎不夠長,如果是旅行,只帶一機一鏡,24-70mm 2.8是最佳選擇,焦段最常用,當你控制好場景 2.8的大光圈,足夠拍出虛實對比的片子,且在弱光拍攝也是不錯。
但是利用接片效果僅能滿足一般的風景拍攝,若拍攝場景狹窄,後期接片比較困難,這時候超廣角的作用就大大的體現出來。
超廣角鏡頭的特點:
超廣鏡頭能把狹窄的空間拍出相對寬闊的場面,把遠近差別不大的景物拍出強烈的遠近對比效果,且可表現景物的宏偉效果。
如尼康14-24mm 2.8鏡頭,鏡頭廣角範圍越大,視角的角度越大,納入鏡頭的空間越大,同樣一張照片包含的風景範圍越廣。
如圖, 焦段17mm拍攝,背後為石壁,如沒有超廣角無法拍出寬廣的畫面。
如圖, 焦段12mm拍攝的房地產照片,空間感加強。
如圖, 焦段17mm移軸2張上下接片,拍到更多畫面內容。
如圖, 16mm魚眼,在狹小洞穴內拍攝。
總結:如果拍攝時經常遇到鏡頭無法收入更多空間時,建議購買一個超廣角鏡頭。當然這也意味著拍攝過程中增加負重。
老師,現在我的配置是14-24 2.8、24-70 2.8、80-200 2.8及適馬160-600你看這樣的配置夠了嗎?對了我還有一個105微距。
@wind
這些焦段基本覆蓋了所有的拍攝內容:人像、微距、花卉、風景、動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什麼器材可以在補充的。
葛老師,拍兒童和微距用一個鏡頭(70-200的鏡)可以嗎?這個鏡頭適用範圍廣嗎?考慮想買一個。
@綠茶清心
70-200鏡頭有光圈f2.8和f4兩種光圈鏡頭,在戶外拍攝兒童最適合。但用於拍攝微距不可行,如果想拍攝放大倍率1:1的效果必須安裝近攝鏡。
老師我想買相機,佳能5d3和5d4哪個更好些?
@楊忠玲
5D Mark IV與佳能5D Mark III的區別
1、5D 4畫質優於5D3
2、5D 4像素大於5D3
3、5D4比5D3輕60g
4、5D4弱光下對焦略優於5D3
5、5D4有觸摸屏
6、5D4連拍速度略有提示
7、5D4高感優於5D3
5D3在目前已經停產,不建議購買新機,電子產品新一代性能總優於老款,而5D4的價格也到了適合購買的時機,足夠用3-5年。如果購買5D3,用不了多久就會後悔,因為周圍的朋友都用上新款,經常接觸後新款的性能優勢會讓你拋棄5D3,低價賣掉5D3會讓你損失不少。


TAG:攝外桃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