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我們不是佛系,是窮系
前陣子,各種「第一批90後已經XXX」的標題刷遍了朋友圈。
雖說肯定有不少文章在跟風,但書單君覺得,反常現象的背後,一定有我們還不熟知的原因。
也就是說,有個問題或許值得深度研究:90後這代人,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今天書單觀察欄目的執筆人,是書單團隊的95後夥伴小冒力,她結合社會學著作與自己的觀察,試著對90後這一代人做了深度剖析。
她發現,也許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問題……
來北京的第一個周末,隨朋友參加了一個飯局,地點在京郊的一棟大別墅內,在場有很多北京文化圈裡的前輩,他們大多是60後、70後,不說功成名就,但至少小有名氣,在圈子裡有一席之地。
門外,不斷有豪車開來,停下。席間,大家談笑風生,相互介紹:這是某某導演,某某畫家……但一頓飯下來,我幾乎沒說什麼話,悶聲埋頭吃肉。
從大別墅出來,我買了杯10塊錢的奶茶,回到了擁擠的群租房,恍惚之間,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還有一種莫名的失落。
我在想,他們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在幹嘛呢?在擠地下室?在不顧一切追尋著自己的文藝夢?而我到了他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又會在幹嘛呢?會成為一名資深媒體人嗎?某一天,我會超越他們的成就嗎?
事實上,我不太相信自己,我甚至已經很久都沒有思考過,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在行業內取得怎樣的成就,或者說,我在逃避思考,不敢想得太遠。
工作的這一年多以來,我有一種很強烈的感受,這個時代似乎對年輕人不太友善。
越來越窮的年輕一代
前不久,有個70後的前輩充滿同情地跟我說:你們90後真是最慘的一代,崗位飽和,就業難,競爭激烈,升職難,升了職,加了薪,又能怎樣,還是買不起房。
可以說,70後趕上了買房最佳時機,80後踩著尾巴,90後徹底絕望,要想買房,只能向天再借500年。
有人可能會說,就你們這幫年輕人矯情,貧窮與迷茫都是暫時的,哪一代年輕人不是這樣過來的。
不過,最近麥肯錫的一項研究報告可能對這種說法啪啪打臉。
這份研究報告的名稱是《比他們的父母窮,發達經濟體收入停滯或下降》,麥肯錫對全球25個發達經濟體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年輕人普遍收入比父輩低,並且這種貧窮不是暫時性的,他們會在一生中的每個階段都比父輩窮。
英國《衛報》2016年公布的一份類似調查報告中稱,「80後」、「90後」是歐洲社會中「受益最少的群體」。30年前,歐洲年輕人的收入高於平均工資水平,但現在許多年輕人的收入比國家平均工資低20%。退休工人的工資卻在不斷上漲。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在她的就職演說中也提到:如果你是年輕人,你將發現擁有自己的住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難。
的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各國都相繼度過經濟高速增長期,提供給年輕人的機會越來越少,上升通道越來越窄,財富越來越集中。
雖然這些研究並沒有涉及到中國,但我想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一代比一代窮,除了經濟增速放緩之外,在中國,高房價成了壓倒年輕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我的一個姐姐X為例,她83年出生,職業中專畢業後,18歲就到深圳打拚。
那時候,機會多,X通過努力在深圳立穩了腳跟,2010年成了家,買了房,當時只花了100多萬。
對於小鎮青年來說,能在大城市立足實屬不易,X完成了從底層到中產的跨越,她是我兒時的榜樣,我媽總是告訴我,要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將來像她一樣,去城裡生活。
後來,我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可等我畢業時,那套房子已經漲到了近400萬,即使我付出相同的努力,也很難像X一樣,順利在大城市立足。
麥肯錫那份研究報告扎心之處在於,它揭示了一個令人憂傷的現實:我們不只會窮一陣子,我們可能會窮一輩子,我們不是自我感覺慘,我們是真的很慘。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
年輕人是真的絕對貧窮嗎?那倒不一定,這種貧窮其實是相對的。
日本社會學家三浦展在2007年出版了一本轟動日本的書《下流社會》,他提出一個大膽的觀點,中產階級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的階層:下流階層。
這個「下流」並非字面意思的無恥下流,而是指階層的向下流動。下流階層可以理解為夾在底層與中產之間的階層,跟底層相比,下流階層不愁溫飽,但還達不到真正的中產階層的標準。
在書中,三浦展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中產階級分崩離析後,跨越到上流社會的人鳳毛麟角,但從中產墜入下流的卻大有人在,日本的年輕一代就在經歷著集體性的階層下墜。
而這種下墜還不僅僅指收入低下,更在於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熱情、學習慾望等全面下降,可以說,是對全盤人生的熱情低下。
在書中看到這裡時,我不禁渾身一凜:對全盤人生的熱情低下,這不就是所謂的「佛系」嗎?
可見,我們很可能正在經歷著與日本年輕人相似的軌跡:買不起中產標配的房子、車子,過不上所謂的體面生活,但還不至於落入底層,溫飽倒是不愁,還吃得起10幾塊的盒飯,買得起100多的秋褲,總體來說,生活還不至於那麼糟糕。
如果按照現狀繼續發展,我們這一代中的大多數或許終將成為底層以上,中產以下,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下流階層。
小窮即安?
人們常說「小富即安」,我想我們這一代應該是「小窮即安」,「佛系」也就是在這種不尷不尬的狀態下流行起來的。
但「小窮」是真的「安」了嗎?「佛系」真的就是無欲無求了嗎?
好友B是一個典型的90後,她愛玩,愛交友,拒絕無趣和庸俗,她是我朋友圈裡的活躍分子,每天都在發吃吃喝喝,看上去與世無爭。
B來自三線小城,在廣州工作3年了,薪資也沒漲多少,我問過她對未來的打算,她說:
「最近幾年,身邊的好友一個個都在計劃回老家,可能再過一兩年,廣州就只剩下自己一個,我真的不想離開廣州,我很喜歡這裡,可逐漸長大,身邊的話題極少逃離「買房」兩個字,買又買不起,偶爾會感到自卑,所以總是逃避,只能力所能及地讓自己開心滿足點。」
我沒想到,活潑開朗的B還有如此悲觀的一面。
與B不同,我的室友R則是一個非典型的90後,94年出生的她在一家諮詢公司工作,如今月薪已近萬元,還難得的省吃儉用,每月能攢下一筆錢。
R每天都穿著正裝去上班,下班後,還要通過網路課程學習充電,她的目標也很燃燒:要成為公司的頂樑柱。
對她們這行來說,起步雖不錯,但要跨越一個台階太難,往往需要熬上好幾年,她擔心自己熬不住,房價一直漲,年齡卻越來越大。
即便燃燒如R,有時也會跟我一塊兒癱在沙發上,仰望天花板,說些喪氣話,她說,過幾年想回老家,找份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
其實,看似平靜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焦慮。看似無欲無求的「佛系」,其實是欲求不得,是年輕人對於社會現實的一種無力感。
像B和R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發現,跟同齡的朋友聊起關於未來的話題時,總會以這樣沉重的氛圍收場。
我不知道我們這一代究竟怎麼了,在最應該一往無前的年紀,卻如此的顧慮重重。
我更不知道這個時代究竟怎麼了?其實年輕人的要求並不高,我們希望居有定所,不被房東趕,不被中介騙,我們希望勞有所得,希望通過努力,在城市佔有一席之地……
任何一個時代,難道不該給年輕人這樣的希望嗎?
離開廣州前,我跟B見了一面。B說我跟讀書時不一樣了,現在的一些想法更加現實、成熟。
我以前是什麼樣的呢?翻開大學四年在社交平台寫的日誌,會發現那時候的我堅持閱讀寫作提升自己,加入了關愛老兵志願服務隊,為老兵安度晚年盡著綿薄之力,我還參與眾籌觀影,推動小眾紀錄片進入院線,理想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媒體人,關注時代的脈搏,傳遞價值與正義……
在其中的一篇日誌中,我曾這樣寫道:
我們生在一個不溫不火的小時代,而不是風起雲湧的大時代,沒有國讎家恨,也沒有波瀾壯闊的改革,但我始終相信,微小個體的改變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
而現在,我卻局限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被自身的焦慮所困,我還試圖為「喪」正名,將自己的不思進取合理化,但我騙不了自己。當我癱在床上,刷手機、煲劇的時候,全身上下沒有一個細胞是痛快的。
如何對抗虛無,如何找尋意義,是每一代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喪」也好,「佛系」也罷,並沒有錯,錯的是把它們當成生活的全部。
這個時代的確坑爹,對年輕人不夠友善,你或許會找不到燃燒的理由,但請相信年輕是唯一的理由,說到底,未來是我們的,未來如何,將由我們塑造。
猶太政治理論家漢娜.阿倫特說,人的更新換代對人類而言是一個福音,每一個新人都是一個救贖者,都會給世界帶來不一樣的希望。
每一代都是一個時代。和以往任何一個時代一樣,這個時代同樣不可辜負。
書 單 君 說
小冒力的觀察,也許不能代表90後現狀的全部,但我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她敏銳把握到了社會和經濟環境變化所帶給每代人的不同境遇。
90後會窮一輩子嗎?
我相信一定不會。正如冒力所言,年輕人會塑造屬於他們的未來。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不易,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課題,而幸福屬於積極行動的人。
忘記「佛系」「窮系」,也許不遠處就有陽光,有歡喜。
--我是好物推薦分割線--
TAG:書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