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最受歡迎的水果,吃對了比葯還管用!你真的會吃嗎?
文章來自「豆果美食」生活號,作者俏廚娘_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豆果美食APP
說到冬天最受歡迎的水果,那肯定是非橘子莫屬啦,每次看著那黃澄澄的橘子,總是讓人忍不住想多吃幾個呢~
一個橘子六味葯
橘子,大家都認為是水果,但其實它還是一味有著極高醫藥價值的中藥,且全身都能入葯。
橘皮(陳皮)
大家都知道,陳皮是由柑橘皮做成的,不少人也知道它葯食兩用。具體怎麼個葯食兩用法,聽廚娘給你慢慢道來~
中醫認為,陳皮氣香,味辛溫微苦,歸脾、肺經,有健脾和胃,理氣調中、化痰止嘔等功效,特別是在理氣方面功效尤為明顯。
陳皮的主要藥用成分之一橙皮苷,能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保護毛細血管,可以輔助治療高血壓。
陳皮不但藥用價值高,它的食用價值也不容小覷。很多美食都因加入陳皮顯得與眾不同,如陳皮蒸魚、陳皮鴨,還有陳皮紅豆沙等等,不少人還喜歡用陳皮泡茶,或作為湯料的調味品,除腥膻、添風味。
廚娘美食推薦:
陳皮老鴨湯
用陳皮搭配滋陰補血的老鴨煲湯,色香味俱全,加上陳皮的溫補性,暖胃健脾,滋補五臟,冬天太適合熱乎乎地來一碗了~
【材料】
老鴨一隻、陳皮5克、紅棗
枸杞適量、薑片
米酒1湯匙、鹽適量
【做法】
1、鴨肉洗凈,剝皮,斬塊,氽水撈起;
2、紅棗洗凈,拍扁去核;陳皮用水浸軟,颳去白瓤;
3、鍋內倒入適量清水,放入鴨肉、陳皮、紅棗、枸杞、薑片和米酒,大火煮沸,然後轉小火煲兩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食用。
小貼士:如果平時沒有熬湯的時間,廚娘建議大家平時煮粥時可以加少量陳皮,能起到開胃的作用~
橘紅
橘紅也就是橘皮外層紅色薄衣,主要功效是解表祛寒、化痰降氣,對胃部脹痛、消化不良也有一定作用。
橘紅的吃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就是切片煮水喝,或者直接用水沖泡,也可以加糖或蜂蜜調味。
橘絡
橘絡也就是橘子的中果皮和內果皮之間的白色網狀絡絲,俗稱筋絡。可宣通經絡,行氣化痰,中醫用於治療咳嗽、咳痰、胸脅疼痛等。
橘絡可以直接泡水喝,也可以在煮粥的時候加點,效果也是極好的。
橘核
想不到吧,橘核也可以入葯!
橘核有行氣散結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疝氣墜痛、睾丸腫痛及乳房結塊等症。
止痛時可以用橘核沏茶,一般3~5g即可;還可以通過炒制去掉橘核的外殼,送酒服用,止痛效果很明顯。但是,注意孕婦不能服用!
橘肉
橘肉含水量極高,具有生津止渴、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症,能幫助消化、除痰止渴、理氣散結,防治便秘。
廚娘美食推薦:
橘子果醬
【材料】
橘子600克、麥芽糖150克
細砂糖150克、檸檬1/2個
香橙酒1大匙
【做法】
1、檸檬洗凈榨出果汁備用;橘子剝皮後取出果肉,將果肉去籽並撕除白色的薄膜。
2、將處理好的橘子果肉放進耐酸的鍋子中,加入檸檬汁用中火煮滾。
3、轉成小火併加入麥芽糖繼續熬煮,熬煮時必須用木勺不停地攪拌。
4、待麥芽糖完全溶化後便可加入細砂糖,繼續拌煮至醬汁略呈稠狀。
5、加入香橙酒,用木勺持續攪拌,將醬汁煮成濃稠狀即可。香橙酒的作用在於增添橘子果醬的風味。
橘葉
橘葉有疏肝行氣,消腫散結的功效,適用於脅肋作痛、乳癰腫痛、乳房結塊等癥狀。
乳房腫痛的時候,可以取兩三片泡水喝,如果適應不了味道,可以加些冰糖或蜂蜜;橘葉和豬蹄一起燉,可以治療產婦的乳腺炎。
吃橘子,注意這兩個禁忌!
1. 一次不能吃太多
有些人一下子吃了很多橘子後,會出現口乾舌燥、咽痛等「上火」癥狀。這跟橘子中含有的一些有機酸和酶類對口腔黏膜、消化道的刺激有關,尤其是在空腹、大量食用的情況下。
那麼怎麼吃才最好呢?建議一天吃橘子最好不要超過4個~
2. 盡量不要和它一起吃
我們都知道,很多水果與藥物同服會引發不良反應。這是因為其中富含呋喃香豆素,可抑制人體內分解藥物的酶活性,從而使得進入血液的藥量倍增,導致本來是治病的葯可能變成「毒藥」。 雖然橘子中該成分微乎其微,但也盡量不要在大量食用橘子的同時服用藥物。
小果兒最愛的小夥伴們!
這裡有一個小調查,可以讓我更了解你們的真實想法,為你們提供更好的內容!


TAG:城事特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