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昆明婦孺皆知的6種野生菌,「吃貨」汪曾祺是怎麼形容的?

昆明婦孺皆知的6種野生菌,「吃貨」汪曾祺是怎麼形容的?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愛吃的人愛生活」,汪曾祺先生就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不僅文有大名,對美食也很有研究,用現代話來講就是「吃貨」了。

汪曾祺先生曾在昆明住過7年,40年後他回憶在那裡的生活,記憶猶新的是昆明的菌子: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里一片菌子氣味。無論貧富,都能吃到菌子。

常見的是牛肝菌、青頭菌。牛肝菌菌蓋正面色如牛肝。其特點是背面無菌折,是平的,只有無數小孔,因此菌肉很厚,可切成片,宜於炒食。入口滑細,極鮮,炒牛肝菌要加大量蒜薄片,否則吃了會頭暈。菌香、蒜香撲鼻,直入臟腑。牛肝菌價極廉,青頭菌稍貴。

青頭菌菌蓋正面微帶蒼綠色,菌折雪白,燴或炒,宜放鹽,用醬油顏色就不好看了。或以為青頭菌格韻較高,但也有人偏嗜牛肝菌,以其滋味較為強烈濃厚。

最名貴是雞?。雞?名甚奇怪,為什麼叫雞?,眾說不一。這東西生長地方也奇怪,生在田野間的白蟻窩上。雞?菌蓋小而菌把粗長,吃的主要便是形似雞大腿的菌把。雞?是菌中之王。味道如何?真難比方。可以說這是植物雞。味正似當年的肥母雞,但雞肉粗而菌肉細膩,且雞肉無此特殊的菌子香氣。昆明甬道街有一家不大的雲南館子,制雞?極有名。

菌子里味道最深刻(請恕我用了這樣一個怪字眼)、樣子最難看的,是乾巴菌。這東西像一個被踩破的馬蜂窩,顏色如半干牛糞,亂七八糟,當中還夾雜了許多松毛、草莖,擇起來很費事。擇出來也沒有大片,只是螃蟹小腿肉粗細的絲絲。洗凈後,與肥瘦相間的豬肉、青辣椒同炒,入口細嚼,半天說不出話來。乾巴菌是菌子,但有陳年宣威火腿香味、寧波油浸糟白魚鯗香味、蘇州風雞香味、南京鴨胗肝香味,且雜有松毛清香氣味。乾巴菌晾乾,加辣椒同腌,可以久藏,味與鮮時無異。

樣子最好看的是雞油菌。個個正圓,銀元大,嫩黃色,但據說不好吃。乾巴菌和雞油菌,一個中吃不中看,一個中看不中吃!

未有人工培養的「洋蘑菇」之前,北京菜市偶爾有鮮蘑賣,是野生的,大概是柳蘑。肉片燴鮮蘑是一道時菜。五芳齋(舊在東安市場內)燴鮮蘑製作精細,無土腥氣。但柳蘑沒有多大吃頭,只是吃個新鮮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蘑菇志 的精彩文章:

盤點《舌尖上的中國》中出現的三種蘑菇,它們有何種魅力?

TAG:蘑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