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吳王夫差的自白

吳王夫差的自白

丨劉旦宅·西施

戰國初期,吳越爭霸。吳王父子,用青銅勁勇之美、絲綢錦繡之美,還有孫武的兵法之美,縱橫天下。

孫子兵法,是最美的兵法,它以簡約的美,使戰爭的本質透明化,像織絲綢一樣,把戰爭的規律,一絲一縷,經緯在兵法里,即使兵不厭詐,都有一種絲綢之朦朧美。夫兵形似水,美的理念,在孫子兵法中得到了最高的表達。

什麼是美的理念?超越善惡是非才是美的理念。

吳王闔閭曾考問孫子:兵法,能不能用美女來表達?他太愛美了。孫子回答:能。但,所有的美女,都必須服從兵法之絕對的美,包括王權。

美女演兵,搔首弄姿,以一種被王權寵壞了的泛濫美,嘲笑戲弄兵法之美。

美也是一把刀啊,要敢於殺!孫子斬殺了嘲笑美的美人,用美人的頭顱,祭奠他的兵法之美,這就是孫子兵法!

丨夫差劍與矛

斬殺是一種節制,對美的節制。寧可讓美,在形而上中峭立,也不允許美在下水道里泛濫。泛濫的美是禍水,王者要峭立,不可隨意。闔閭爭霸就靠它,而夫差卻忘了它。

夫差是想超越那一殺而升化,他放走了亡國的勾踐。美女西施來了,她推翻了孫子兵法,不是推翻,而是終結。美就在眼前,與他相偎,伴他而眠。那是真正的美,與天地萬物交感,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美的理念的完美無缺的感性顯現。那是越國進貢的美女,來自諸暨之地。苧蘿山下,若耶溪邊,一位翩若驚鴻,美若晨曦的浣紗女子,如溪之朝露,山之晚霞。

西施又名「夷光」,據說其母「嘗浴帛於溪,有明珠射體,感而孕」;有說她是東夷女,所以名「夷」;也許如《詩·鄭風》雲「風雨萋萋,雞鳴喈喈。既見君子,雲胡不夷」?或如老子所說,視而不見曰「夷」,那是夷為平地的隱喻。

丨任伯年·西施

活在漢語里,就只能這樣辯證的活,一個人的名,就是她的命。西施一生,就活在「夷光」二字里,她再美,命也如此。

送她進吳宮的,是范蠡。夫差敬重范蠡,他才不相信那個嘗大便的傢伙有發現美的眼力,他認為,越國只有范蠡,才配懂得美的理念,了解他心思。

當年,他勸范蠡,說:我聽說,好女人不嫁破亡之家,聰明人不官將亡之國,我想赦免你的罪,你能棄越而歸吳國嗎?你何必跟著那讓天下人恥笑的傢伙,到吳國來做奴僕呢?

范蠡答說:我聽說,亡國之臣不語政,敗軍之將不言勇,我在越國不忠不信,和越王一起,沒有聽從您的號令,用兵與您相持,犯下了罪行,現在我們君臣都投降了,蒙您賜恩於我們,留下我們君臣,我們都願意侍候您。

當時,勾踐正伏地流涕,以為范蠡會貪享富貴,離他而去,沒想到范蠡回來了,回到又臟又臭的石屋裡,和他們夫婦一起喂馬、養馬,過日子。就這樣,日復一日,過了三年,他們心無慍怒,面無恨色。

吳王登髙遠望,見他們安詳地坐於馬糞旁,行君臣禮,存夫婦儀,感慨道,那幾個倒霉的傢伙,雖然窮厄,卻依然快樂,連我都為他們難過。心一軟,將他們都放走了,為什麼?是為了范蠡才這樣做。

這次,范蠡又來了,奉越王之命,獻上美人。吳王懂范蠡,知那美人,必是他愛人,他要是不愛啊,就不會選來,被他選來,就一定是他所愛。惟有愛之眼,才能發現美的理念;而美的理念顯現,惟有愛才能看見。

伍子胥那傢伙,沒有愛,只有恨,沒有美的理念,只有歷史經驗。還拿歷史經驗教訓我,說什麼「王勿受也,臣聞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這是人話么?沒有「五色」才是瞎子,沒有「五音」才是聾子,何況「五色」、「五音」中還有美的理念。

不錯,孫子那一斬,限制了美的泛濫,但卻帶來殺的泛濫。孫子攻楚,伍子胥掘墓鞭屍,那還不是殺的泛濫?沒有殺的泛濫,吳軍怎會被趕出楚國?沒有殺的泛濫,我的父王闔閭怎會戰死在越國?

因此,殺的節制,是用兵的極致,孫子兵法里,我最欣賞的一句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最高的境界是不殺,在不殺中,兵法與美的理念統一了,這樣高深的思想,伍子胥懂嗎?可范蠡懂啊!將來能打敗我的人,也就只有他了。

伍子胥不識趣,動不動就拿桀、紂來說事,我是桀、紂之君嗎?他是什麼?我看他倒像個亂臣賊子。

在自己的祖國濫殺,根本不把自己的祖國當回事,算什麼東西!一個仇恨自己祖國的人,怎會熱愛我們吳國?這一點,他跟范蠡沒法比!我曾問范蠡,你在越國,只是個過客,何必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來頂著。

他說,我的祖國是楚國,可楚國人民沒有認可我,把我當作狂人。我在越國本是過客,可越國人民認同我,把我當作聖人,哪裡人民認同我,哪裡就是我的祖國。我可以愛楚國而離開楚國,但卻不能離開越國。

有這樣一份偉大的情懷,才配做我的對手,他把自己所愛獻給我,是因為他懂得當今之世惟有我配享他的所愛,那個嘗大便的傢伙根本就不值得,而他要享有他自己的愛,他必須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我,才有愛的資格。

我佔有了他的愛,因為我也愛,而且我比他更有資格愛。我深知他的心思,與其將他所愛同他一起留在那個嘗大便的傢伙身邊,還不如送到我這裡來更安全,他的愛在我這裡會得到至高無上的對待。

我在等他來啊,與他最後一戰,這一戰,我等了二十年,他沒有來,我還有耐心等。本來那個嘗大便的傢伙早已按捺不住,我知道他的眼裡只有伍子胥,他把伍子胥作為他的對手,在他身上花了多少銀子,用了多少反間計?

我將計就計,殺了伍子胥,誘他出手,那個嘗大便的傢伙就要動手了,可范蠡卻制止了他,他只要一出手,我就要將他徹底消滅。

他嘗大便也好,嘗苦膽也好,對我來說都一樣,他本就是個渣滓。他這一生,嘗過我的大便,苦膽也吃了二十多年,哪還有人樣?

即使他成了魔鬼,也不是我的對手,即便他再吃二十年苦膽,只要他一出手,我還要他回來嘗大便。他再也不敢不聽范蠡言,范蠡要他等,他又多吃了苦膽好幾年。范蠡啊,我們高手對決,卻讓這個人渣在一邊飽受熬煎。

我知道,你不是為了這個人渣而戰,你是為了熱愛你的人民而戰,為了無比崇高的美的理念而戰,千年等一回啊。

為美而戰,我還可以再等你二十年,這便是春秋之禮,絕不乘人之危,而是成人之美。這樣偉大的禮儀,以後不會再有了!只有春秋君子,才會為美而戰,為了人性的美和人格的尊嚴而戰,我期待著這巔峰之戰。

有人對我說,你何必要等,為何不進攻越國?進攻就能勝利,可我偏偏要等。因為我要履行兩個諾言,一是對友誼的承諾,我要等范蠡來,他要麼跟我走,要麼擊倒我;一是對愛情的承諾,我的愛請求我,對我說,我愛你,也愛我的祖國,我請你不要打我的祖國。我答應了她,但是,我也對她說,如果你的祖國來打我,我要反擊,那時你必須中立,這是我倆的協議。

有人說我的愛是美人計,是桀之妹喜、紂之妲己,伍子胥那傢伙逢人便這樣說起,我不怪他們,他們爬在污泥里,看什麼都是污泥,用污泥的眼光看世界,天上沒有雲彩,都是污垢。可憐啦!深陷污泥之中,還要苦其心志,那就只好吃苦膽、嘗大便了。想想吧,如果這種賴活的智慧,掌握了孫子兵法,這世界將會充滿了欺詐,而美的理念和君子之風,將會在兵不厭詐中悄然倒下。

時代風氣變了,君子向小人靠攏,孔子和子貢,為了救魯國,居然欺騙我,同越國勾結,讓我出兵去救魯國,我打敗了齊國,救了魯國,可越國卻出手了……他們就這樣報答了我。范蠡等了二十年,他終於出手了。我敗了,但我絕不賴活。生如旭日噴薄,死如日落江河,這就是我啊,這就是我!

我的愛,我把頭顱交給你,將你沉到湖裡去,你帶著我的頭顱去找范蠡,他知道我一切,他會來救你。你是美女中的美女,是美女中最幸運的美女,在所有的美女里,唯有你能流芳百世。

這是一種歷史的情懷,藉助了吳王的自白。歷史性的美,往往是悲劇,而所謂豐功偉績,有時並不足取。與其欣賞陰謀家式的「英雄主義」,還不如在美的理念中閱讀歷史。

而悲劇,卻能使我們從人性的根柢,拾起歷史的鑰匙……

*原文刊於《中國經營報》

文 李冬君

特約編輯 耐思書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化的江山 的精彩文章:

TAG:文化的江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