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昆明早點大搜羅,還不快起床吃早點!

昆明早點大搜羅,還不快起床吃早點!

昆明,把早餐吃出了花。對於外地人來說或許只知道米線。而作為一個昆明人能吃遍昆明林林總總的小吃早點,那一定是無比滿足,幸福感十足了!不管是趕時間只能匆匆買一個燒餌塊,還是冷天能夠坐下來呼著熱氣吃一碗豆漿油條,誰說不是昆明的早點把你留在了這座城市呢?

破酥包

千層餅、千層派很常見,但「千層的包子」卻是滇味特色。它雖有包子的大致外型,但外皮兒、內餡兒和普通包子截然不同。柔軟松酥的外皮入口即溶,餡心分為甜、咸兩種,咸餡兒主要包括鮮肉丁、冬菇、冬筍、玉蘭片等食材,甜餡兒則加入了熟雲腿、白糖和蜂蜜等原料。鬆鬆軟軟不同於北方的包子,皮軟而酥。甚至還可以一片一片剝下麵皮。如果早上趕時間上班上學,破酥包絕對是你的一個好選擇。其中數一數二的莫過於糖腿破酥包,半甜半鹹的口味既有鮮咸口感、又甜而不膩,餡料香氣撲鼻,鍾愛雲腿的人一定會愛上它。

破酥包子王

地址: 大觀巷大觀商業城後門旁

福祥聚傳統破酥包

地址: 桃源街33號

米漿粑粑

粑粑是雲南特有的小吃,它是一種餅狀食物。歷史悠久,鬆軟甜糯。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高分子化合物碳、氫、氧、氮、硫、磷、鐵等元素。米漿粑粑承載著雲南人童年的記憶,是昆明傳統早餐之一,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便宜又好吃的米漿粑粑填滿了孩子們的上學回憶,香甜的兒時味道令人久久不能忘。這種樸實的吃食是將米飯和生米配成一定比例磨成米漿,並發酵一夜,隔天早上加入白糖或雞蛋攪拌均勻,就煎成了鬆軟的米漿粑粑。也有把底烤的香香脆脆的米漿粑粑,經常在小學初中門口擺攤。深得昆明男女老少的喜愛。

米漿粑粑

地址: 蘇家塘路32號

豆花米線

說雲南人將米線做出了花,一點也不為過,以至於提到雲南美食最先讓人想到的應該就是它了。口味香辣。它源於民間,後逐漸成為小吃店中的一款獨具特色的品種。香辣爽滑,價廉物美,人們戲稱解饞食品,吃了還想吃,情系此線中除了家喻戶曉的過橋米線,這種簡單的麵線食物的陣營相當龐大,涼米線、雜醬米線、罐罐米線、鹵米線、小鍋米線、脆紹米線……豆花米線則將兩種傳統食物結合起來,米線滑潤、豆花柔嫩、配菜脆韌,加上特製辣椒湯料的融合,形成了香、醇、鮮、辣、酸的味覺五重奏。

辣辣小吃

地址: 新聞路篆新農貿市場內9-36.37(近雲南日報社)

燒餌塊

在古代,麥類製作的食物統稱為「餅」,米類製作的稱為「餌」,作為稻米之鄉的雲南,不負眾望將米類吃食製作的爐火純青,餌塊便是除了米線之外的另一特色。燒餌塊和天津的煎餅果子類似,區別在於燒餌塊的餅皮是用煮熟的大米壓製成餅狀,並在無煙炭火上烤至金黃,加入老油條、雞蛋等,再塗上不同口味的醬料。食在昆明,每天叫醒你的不是夢想,而是熱乎乎的燒餌塊。

據古籍記載,麥類製作的食品古時約統稱為「餅」,米類製作的為「餌」。雲南水稻栽種歷史悠久,民間到了農曆歲末,家家戶戶都要挑選最好的大米,洗凈浸泡後蒸熟,放在碓中舂細如泥,案板上用蜂蠟抹好,再搓揉為長方、橢圓、扁圓等形狀,用作饋贈的食品,稱為「餌饋」,時間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諧稱為餌塊了。民國期間,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開設的「永順園」,以專賣此品而出。

英鳳燒餌塊

地址: 華山西路翠湖公園內

涼卷粉

卷粉是昆明又一種用米漿製成的小吃,它與涼皮外型相似,選用優質大米為主料製成米漿,擀成薄薄一層蒸熟,佐以芝麻油、花生油、核桃油、辣椒油等調味料,俗稱特製「油辣子」,做成一碗酸辣滑爽的涼卷粉。還可以和豌豆粉兩摻,不同的口感組成令人回味無窮的美味。特別炎炎夏日在街邊小攤和三三兩兩盆友坐下,吃一碗酸辣可口的涼卷粉。煩惱早就跑到九霄雲外了。

趙老倌純手工卷粉

地址: 護國街道光華街33-3號

豆麵湯圓

與過元宵節吃的晶瑩剔透的湯圓不同,豆麵湯圓最大的特色就是表層的熟黃豆面,細膩糍糯的湯圓裹上滿滿的黃豆香味,再澆上熬得濃香的紅糖水,這道香甜的小吃是無數老昆明人的最愛。湯圓是我國民間元宵節的傳統食品,北方叫元宵,雲南叫湯圓,北方以干糯米粉為皮,雲南以吊漿面為皮。豆麵湯圓是雲南人民所喜愛的小吃,有的包餡,有的不包餡,但以外面要滾粘上一層熟黃豆面為其共同特點。傳統的豆麵湯圓是不包餡兒的,並須以上好的糯米和秈米混合成漿,濾掉水分形成吊漿面。如今豆麵湯圓中也加入了花生、芝麻、紅豆等餡兒料,口感絕對不輸其他省份的同類小吃競品。

豆香園

地址: 文林街與鳳翥街交口西南角

胡九小吃

地址: 威遠街168號

稀豆粉

在北方有豆漿油條,而在昆明一碗稀豆粉蘸油條才是地道的雲南早餐。稀豆粉是用上好的白豌豆磨粉,經煮製成稀粥狀而成,它與豌豆粉「師出同門」,一個粥狀、一個塊狀,都是將豌豆做出極致的美食產物。美食老饕們還會用稀豆粉拌米線、卷粉來吃,口感滑潤紮實,回味無窮。除了豆漿油條,稀豆粉和油條也是讓昆明人愛不釋手的熱門搭配!

大理阿三孃稀豆粉

地址: 篆新農貿市場內

豌豆粉

除了稀豆粉,紅遍昆明街頭巷尾的還有豌豆粉,它作為土著美食常能勾起雲南人的兒時回憶。豌豆製成的粉塊細膩滑嫩,色澤薑黃,在夏天一碗爽口的涼豌豆粉是頗為受歡迎的消夏美味。而天涼時熱騰騰的豌豆粉讓人從心底暖烘烘。

三辣子豌豆粉

地址: 呈貢吳家營村(近大學城)

糯米坨

糯米坨即糯米飯糰,將蒸好的糯米捏成糰子,其中加入油條、榨菜、花生等菜碼,喜歡甜口的灑上一層白糖,咸口愛好者則抹上腐乳。賣早點的師傅通常會用毛巾將糯米坨包得緊緊的,再裹上白砂糖或是豆面。咬上一口,糯米的嚼勁兒搭配油條的香脆,滿口留香。

飯糰先生

地址:文化巷52號附5號

耙肉餌絲

許多人分不清米線和餌絲的區別,這兩種雖都出大米,但做法和口感卻並不相同。餌絲是由切成絲的餌塊演化而來,口感更加軟糯帶有韌勁兒,和滑潤的米線相比較為吸水。耙肉餌絲作為雲南的特色小吃選用軟爛的豬肘或者五花肉,手撕成條狀碼在餌絲上,鮮香四溢

巍山耙肉餌絲

地址:西昌路840號附5號

大酥牛肉麵

大酥牛肉麵是雲南極為出彩的麵食,它的名氣雖然比不上蘭州牛肉麵,但口味卻毫不示弱。大酥牛肉麵是雲南的一道著名美味小吃,以肋條牛肉、鮮面等為原料,精心煮制而成的麵食,是雲南清真煮品館的看家品種。肉用黃牛肋條或筋腱肉採用紅燒技法而成,耙而不散,香糯可口。湯用牛筒子骨微火燉制,湯清似水,味醇鮮美,牛肉通常選用黃牛肋條或筋腱肉經過紅燒烹制,濃湯味醇鮮美,加上勁道的麵條形成一碗熱氣騰騰令人入口難忘的大酥牛肉麵。而大酥牛肉除了用作麵食的澆頭,還會和土豆、板栗等一同燉食,成為一道單獨的菜肴。

大觀街大酥牛肉麵

地址: 豐寧路9號附12號(近伊天園)

正元麵館

地址: 南強街中段

烤乳扇

雲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片片賣」,講的就是這乳扇,它是一種薄片狀的特質乾酪,因形狀如菱角狀竹扇之形而得名。烤制的乳扇通常會加入玫瑰醬、蜂蜜等調味,濃郁的奶香與花香在口中酸甜迴旋,一定要趁熱吃才能感受到奶皮的香酥口感。 郭沫若 《孔雀膽》第二幕:「 穆哥 王子是頂喜歡吃乳扇和干餅的。」 郭沫若 附錄《昆明景物》:「 鄧川 乳扇與 路南 乳餅,均 雲南 名產,為羊奶所制,素食妙品也,甜食鹹食均可。」

福照樓

地址:北京路98號錦江大酒店1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雲南 的精彩文章:

TAG:愛雲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