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風光攝影必殺技
每一個
關注了我們的人
都十分優秀
文/攝影:楊子
01
捕捉好時機,是拍出優秀風光片的首要方法
一天中的魚肚白、日出、中午、日落、晚上,不同時間光線的照度不同、色度不同、空氣的透明度也不同。
晴、陰、雨、雪、風、霾、不同天氣,空氣的透明度不同、光線照度不同、色度也不同。
特殊天氣更能表現特別的魅力。如:日月同輝的瞬間、透過雲層的耶穌光(電筒光)、雨後的彩虹(雙彩虹)、大氣造成的日珥、日柱、北極位置的極光、雲霧繚繞時分的日出日落。
恰到好處的表現大自然不同時機的魅力,要懂得捕捉,方法是:機會永遠提供給有準備的人,提前做功課,為計劃好的拍攝做準備,如時間的安排、天氣的預知、裝備的防護,甚至要去踩點、蹲守。
當然更要把自身的拍攝技能操練紮實了。因為我們經常會碰到可遇而不可求的景象,到時候你的技能跟不上趟,那就可惜了。
日出前的「魚肚白」
日落時分的晚霞與月牙
日出時的光線很有力量,光芒四射,霎時間會照亮整個山川和天空
正午時分的晴朗天氣
天氣晴朗,透明度好的夜晚
大霧天氣
雨天氣,城市裡增添了浪漫的氣息
日珥現象是難得遇見的特殊時機,人緣好極了
有霾的天氣,畫面增加了朦朧美的效果
太陽還沒有完全落下去,月亮早早的爬上了樹梢,這樣算不算日月同輝呢
雖然手被風吹得生疼,但這風雪日出的畫面效果讓人心醉
東邊日頭,西邊雨。這天氣陽光剛從雲縫裡透出來,霎那間天空五彩斑斕
霜降季節的凌晨,早已升起的太陽泛著青白的冷色光線
雙彩虹,就出來了一分來鍾
02
風光攝影,如何控制景深和反差
小光圈景深長、短焦距景深長、小光圈加短焦距,景深就更長。而大光圈加短焦距,景深的表現就相對短了些。反之,大光圈景深短、長焦距景深短、大光圈加長焦距,景深就更短。而小光圈加長焦距,景深的表現就相當對就長了些。
採用大光圈快速度,畫面的色彩反差大。採用小光圈慢速度,畫面的色彩反差就小。
利用CPL偏振鏡增加色彩的飽和度、消除反光、增加反差、讓水面變得透明起來。
利用灰漸變壓暗天空,縮小天空與地面的反差,增加層次。
利用ND鏡降低光線亮度,獲得慢速度表現動與靜的反差。
F20的光圈,16mm焦距,獲得了較深的景深,閃光燈照亮了前景,對焦位置前景雕塑
小光圈和短焦距,獲得較長的景深和近景物的誇張力
大光圈和長焦距,獲得了視場窄景深短的效果,對角位置花蕊
70焦距F2.8的大光圈,獲得景深適中虛化背景的效果
偏振鏡消除了水面反光,讓水更透明、雲更突出了
用中灰漸變鏡壓暗畫面上半部分,使得雲層更有層次,畫面上下部位的反差得以縮小
慢速度使水流變虛,小光圈又獲得了較深清晰度,深淺對比縮小了,但動靜對比加強了
ND鏡減弱了光線,獲得了更慢速度,雲層有了速度感
採用慢速度,拍攝時抖動相機產生的效果
03
風光攝影,如何控制焦距、攝距和視點
鏡頭焦距的控制,直接反應了畫面里的景深長短、虛實變化和視場寬度。50mm的標準焦距和人眼看到的景象差不多,所以表現的最貼近生活,視覺感受隨和、親切,適合表現精緻的身邊小景時採用。
平視拍視拍攝時結合50焦距,表現事物的真實形狀。其它視點拍攝,形狀會發生改變、視覺情感超常。
短焦距景深長、遠攝距景深長、短焦距加近攝距,景深更長,會產生近大遠小,增加空間感,近景變型的誇張效果。
長焦距景深短、視場狹窄,讓距離變得更近,前後的空間沒了距離,但有了虛實。適合凌亂環境里配合大光圈分離主次,突出主體時採用。
視點就是攝影人的拍攝位置點。最常見的視點就是平時生活里你看我我看你的情形,正常一般都是平視。攝影時一旦採用超常視點觀察生活時,你會發現事物發生了很大變化。山頂上俯覽下去,你感覺到的是「一覽眾山小」豪邁。躺在小樹下仰望上去,你感受到了直插雲天的大氣。
50mm的標準焦距,視覺情感隨和、親切、不誇張
透過車窗向另外一輛車看去,很生活,平視角度
12焦距稍微上揚一點兒拍攝,地平線不在平直,發生了向下彎曲的效果
15mm焦距,貼近拍攝,樹榦誇張變型,近大遠小
長焦小光圈遠攝距拍攝,畫面會獲得較深的景深,圖為200mm焦距和F20的光圈拍攝
高角度俯拍湖岸碼頭
仰拍視點表現的畫面效果
高空俯拍
一尺來高的兩塊冰,被我24焦距和趴在地上的角度來拍攝,顯得高大了許多,形狀好像兩個小動物在接吻
長焦小光圈,平視角度拍攝獲得了這樣效果,中國畫的效果
大霧天氣仰視角度拍攝
楊子老師講座現場
楊子老師
北京北電影視藝術學院攝影系主任
北京鳴流攝影創始人
1993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
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
中國民俗攝影家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
中國藝術攝影協會會員
中國人像攝影學會會員
END


TAG:北京北電影視藝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