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玄宗繼位時足智多謀,安史之亂後為何只顧逃跑?

唐玄宗繼位時足智多謀,安史之亂後為何只顧逃跑?

中宗複位後,韋皇后勾結武三思專權擅政,韋氏一黨握有實權,又毒死中宗立溫王李重茂為帝。公元710年,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等人對韋皇后一黨發動政變。在這場政變中李隆基的表現可圈可點,表現出了傑出政治家應有的睿智與機敏,政變結束後再太平公主的壓力與父親的軟弱下也以其傑出的政治手腕保得自身實力,雖然最後繼位的神助攻還是自己的父親,但就本身而言政治鬥爭的能力並不弱。

在登基以後,也勵精圖治治理國家收效甚好。有人說其晚年昏庸任用奸臣,但所謂奸臣終究還是能解決唐帝國的實際問題的,向兵制改革、國家財政赤字、民族關係、商業政策等等。而初期玄宗任用的賢臣實際宰相之位的時間並不長,繼位初期可以用這些人安定民心整肅吏治但論理財卻個個視之為末節,過於注重道德對於帝國內部的矛盾於事無補,真正解決問題還是需要有人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賢臣端著做不來,就只能誰能做誰上。昇平之世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但也僅限於此。

但晚年的玄宗卻與年輕時候的他大相徑庭。尤其在安史之亂時玄宗的一心逃跑,使得這一歷史人物更為複雜。作為大唐天子幾十年的李隆基終究還是變了,變成了一個親手葬送大唐的皇帝。在其逃跑時,也曾有人建議其整頓軍馬,發詔個地出兵勤王。但他拒絕了,最終李亨以太子的身份留下,不久遙尊氣其為太上皇。王位沒保住,心愛的女人也死在其面前。對於玄宗面對安祿山叛亂的心生怯意到底是為何?有人說唐玄宗變了,年老的他已經失去了年輕的雄姿英發。同是作為人來講這一變化也實屬正常,玄宗在安史之亂以前恐怕一直沉浸在盛世餘暉當中直至一盆冷水澆下。

也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李隆基即位前的政治鬥爭時,除了剛才所說的以外更重要的是當時李隆基對於全盤的謀劃雖有風險但更有信心。而安史之亂對於其本身而言事發突然,安祿山在此之前當是玄宗在外領兵的節度使中最信任的人,且安祿山進兵之快、唐軍敗退之速,使他沒有了當年政變時的那份運籌帷幄,這恐怕與其沒了年輕時的素養無關,主要是因為外部事件發生變化,安祿山起兵後局勢已經不可控。李隆基無法預知未來會怎樣。這應該是他最開始的想法,畢竟誰也不會把自己的江山隨手讓人,誰也不會甘願斷送自己的江山。只不過這一最開始的想法迅速發生質變。作為一個老人的患得患失最終使他只願去逃避,只想保住身邊已有的一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唐玄宗時期平叛安史之亂的高仙芝將軍是韓國人?

TAG: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