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聯韜奮書店寬窄巷子開業 作為北京之外首家分店 將打造三聯書店文創基地

三聯韜奮書店寬窄巷子開業 作為北京之外首家分店 將打造三聯書店文創基地

昨日,三聯韜奮書店(成都)在寬窄巷子30號的川西民居四合院建築中開業了,這是三聯韜奮書店在北京之外開辦的第一家分店。三聯韜奮書店(成都)也是一家周末不打烊的書店,每周五、周六將24小時營業。

寬窄四合院的書香周末不打烊

踏入老四合院的門,會走進一條玻璃走廊。走廊兩側是陳寅恪、錢鍾書、楊絳、傅雷、張隆溪、葛兆光、茅海建這些與三聯淵源頗深的人文大家的圖像,抵達走廊盡頭,便是書店的「閱讀空間」,位於三進院落的第二進,聚集了成都最全的三聯出版物。

院子兩側,被作為「生活空間」,在這裡,擺放著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而在院子最深處、繞香樟樹而生的「活動空間」,將成為書店不定期組織各類文化聚會的場所。「以書店為場地,為這座城市的文化構建『會客廳』和『社交平台』。」三聯韜奮書店(成都)總經理且毅表示。

三聯韜奮書店(成都)由知名設計師王亥擔任設計運營總監,整體空間皆由王亥設計工作室操刀打造。設計團隊的改造構想是,能在寬窄巷子這個歷史文化街區同樣創造一個能坐下來讀書的文化空間,留駐讀者的腳步,吸引這座城市的文化群體和自由工作群體。

這個不足500平方米的空間,設計師王亥運用了大量空間上的減法,在保留大量木窗、屋頂、柱子原有結構的基礎上,放置大量桌椅以供讀者閱讀。

正午和煦的陽光灑在青磚黑瓦上,灑進小院里,使得淡藍色的門窗更加明亮而雅緻。在這樣的中午,坐在這樣的院子里,看著書,喝著茶,應該說,是一種最成都的生活。

城市文化會客廳 不只是書店

據介紹,三聯韜奮書店(成都)將不再以單向的出版物為經營主線, 而是將在多元集成的經營思路下把傳統單一書店角色, 從被動的經營者轉換為一個主動的創意者和組織者。在這種理念下,三聯韜奮書店(成都)主體空間以主題區分,分為以活動為產品的「三聯活動主題」、以創意為產品的「三聯生活主題」和以知識為產品的「三聯閱讀主題」。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前身是現代新文化運動的先輩鄒韜奮、徐伯昕等人於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創立的生活書店、新知書店和讀書出版社。從1932年到2018年,從上海到香港再到北京,其歷史是一部八十餘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被楊絳先生譽為「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

據介紹,三聯韜奮書店(成都)選址於成都寬窄巷子,旨在創造一個集納閱讀、活化創意、知識創作、三聯活動的新文化空間的同時,營造國內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聚集點。

當日,三聯韜奮書店(成都)還舉辦了2018成都書店(圓桌)活動。以「此處書店,別處城市」為題,與成都書店共同探討實體書店如何與城市文化深度互動融合。新華文軒、方所、言幾又、鍾書閣、散花書院、侘集本屋、琦竻不打烊等書店參與了此次活動。

據悉,2017年成都書店已達到3463家,繼北京後位居全國第二,而當擁有80餘年歷史的三聯韜奮書店(成都)正式落戶,意味著成都已擁有3家24小時書店(另兩家是新華文軒和琦竻書店),也成為全國書店品類最多的城市。

訪/談

成都人文氣息 吸引「三聯」駐足

三聯韜奮書店為何開到成都,並以此拉開三聯韜奮書店在全國開店的帷幕?聽一聽來蓉參加開業儀式的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王濤、三聯書店總經理路英勇、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郝大超怎麼說。

三聯韜奮書店總經理郝大超:

不只為書而來 也是會客廳

成都的人文氣息吸引了文化駐足。未來,三聯韜奮書店(成都)將發展成為三聯書店的文創中心。我希望每一位走進三聯韜奮書店的人,都不只為買書、讀書而來,而是把這裡當成會客廳、社交平台。

三聯書店總經理路英勇:

為愛書人建設更好的文化氛圍

成都是一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每個踏進成都的人都能感受一種渾厚的文化所在,被它吸引,被它影響。三聯韜奮書店來到成都,深切感受到她瀰漫出的一種熱情,我們也有責任為成都兩千多年文化的傳承盡一份責任,我們真誠希望和每一個愛書的成都人一起來建設成都更美好的文化氛圍。

中國出版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王濤:

成為具有文化特質的地標

張元濟曾說「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而閱讀也一直是中國出版集團不懈追求的一個目標,包括已有121年歷史的商務印書館、107年歷史的商務書局,和86年歷史的三聯書店都是集團旗下的著名品牌。今後,我們也會把優質的出版資源在這個場所展示,與寬窄巷子已經形成的影響力相匹配,讓三聯書店成為具有文化特質的一個地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成都晚報 的精彩文章:

「旅行青蛙」外掛藏風險:部分買家出現手機數據丟失

TAG:成都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