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的人生哲學:人生難得一知已,錯過便不會再有
幾天沒更新文章了,心裡會一直惦記
會覺得這是在錯過,錯過一天的美好,錯過無數個瞬間的思量,和某個時刻的喜怒哀樂
停留是永恆,轉身即是天涯
這是在六年前讀到的一句話
六年後的我才漸漸明白
就像這寫日記,坐下來,憶出一日之中的自己
在不同時空的身、心、靈
為這所有的剎那做個記錄,這剎那就成了永恆;
如若轉身只顧往前,
身後的便漸行漸遠,
那種種的當下都撇得一乾二淨,
從此天涯相忘。
那天我背起包轉身而去
這一轉身就成了陰陽相隔
這樣的痛
真是生命中最最沉重的痛
其它的都已不算什麼
不算什麼
......
肯定別人的成績,
這是此後的生命中最要提醒自己的事,
去看到別人的優點,為TA祈福,這是常常被忽略的善舉,
而這樣做是很容易也很不容易。
舅舅說,只有肯定自己,才能肯定別人。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優點都見不到,又怎能見到別人的優點
反過來,如果習慣了否定自己,也會習慣否定別人。
照見自己,才會用寬大的胸懷接納別人。
除了外婆,舅舅是我的世界中最智慧的老人
他問,人最容易學的事是什麼,最難學的事又是什麼?
我答不上來。
他說,人,最容易學會小氣,最難是學會吃虧。
我從來就不是個大方的人
不大方的反面就是小氣
所以我得承認自己的小氣
小氣是幾乎不用學就會的本事
而學會吃虧就不同了
都說吃虧是福
那是一種關於自尊心
關於受挫力
的鍛煉
沒吃過虧的人幾乎不懂這個世界的殘酷
沒有從被鄙視中走過
沒有失利失敗
沒有接受能者多勞、多做多錯
就不會有思考的土壤
不在吃虧中思考,就不會得到身心的歷練
越挫越勇都與你無關
小氣之人,不想舍,只想得
最終也成不了大器
學會吃虧之人,明白先施,而後能得,也終有所得
七十多歲的舅舅說看了一本法國哲學家寫的書
書里的話是他活了這把年紀也才總結出來的道理
他說人的一生無法看透
而是在過活中不斷看見
人,難免平庸
大千世界
有幾人不平庸幾人能出色
但在屬於自己的生命中
你可以不平凡
舅舅說人來世間走一遭,就是來體會下做人的滋味
而不是一味地追名逐利
閉上雙眼時你什麼也帶不走
回想自己這一生
是否是順自己心意而為
是否過著違心的日子
他反覆說所謂的孝順
孝就是順,順即是孝
對父母,你順他們心意了也就孝了
對自己,你不順自己的心
又如何孝敬自己
安靜地聽舅舅說話
這比讀任何一本教科書都有價值
有一種老人,看似無為
卻深受小輩們喜愛
他不常開口說話,開口卻句句是金
他說人老了一定要有自己的愛好
他愛養花,家裡窗台上擺滿了植物
他說老人的價值就在於為小輩們指點迷津
否則這幾十年的人生就白活了
就算是快八十了
他也看書
看世界各地的哲學家寫的書
他說人生的道理都是一樣
不管你身處何世身在何方
與書里的智者對話那是遇知音
精神上便不孤獨
他說同樣的話,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事件中說
產生的功效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不要將隨時隨地地套用同樣的話,
而要學會因時因地因人
轉換說法
舅舅說他這一生最大的安慰就是
人生難得一知已
幾天沒畫畫了,也會覺是在錯過
錯過長河中一點點的積累
每畫一幅畫,都只是一粒細沙
畫了,這料細沙便存在過
不畫,就是空
錯過,便不再擁有


TAG:羊毛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