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參與狀況報告(2017)》出爐:課餘生活遭學習擠佔過多,視力成首要犧牲品
經典繪本 | 童味讀詩 | 育兒寶典 | 美味童菜
品格故事 | 兒童電影 | 英語故事 | 益智手工
童來敬拜 | 童趣聖經 | 兒童靈修 | 主日學庫
編者按:
這是國內首本兒童藍皮書,看了不免感到沉重,文中數據報告顯示,過半中小學生沒時間玩耍,課餘生活遭學習擠佔過多,讓人痛心的不僅僅是孩子們被掠奪的童年,還有他們的視力。中國的兒童學習負擔越來越重,近視率越來越高,原因全在學校嗎?那也未必,教育走入了一個怪圈,國家不斷給學生減負,而家長卻一再給孩子增負,視力便成為孩子的首要犧牲品。近兩年研究發現,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活動,可有效減少兒童近視發展幾率,再看看我國的兒童呢?上學後戶外活動時間越來越少,大量的課外輔導擠佔了他們的課餘生活。預防近視、控制近視增長不光有國家的措施和法令,還有學校和家長們的重視及認真對待。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孩子的眼睛也只有一雙,請別讓「它們」毀於無休無止的學習中。
由中國兒童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國內首本兒童藍皮書《中國兒童參與狀況報告(2017)》新聞發布會於2018年1月18日在北京舉行。藍皮書的調查數據顯示,兒童生活的主題單一,生活範圍偏於狹窄,有超過一半的中小學生在放學後幾乎沒有和朋友玩耍的時間。
中國兒童中心於2016年啟動了兒童藍皮書項目,該項目通過對全國7城市8847名中小學生的調查分析,以及對兒童政治參與、學校和幼兒園參與、校外參與、社區參與、網路參與等專題的研究,梳理了兒童參與的概念與內涵,研究了當前中國兒童參與的狀況,分析了兒童參與的影響因素和意義,旨在為保護兒童權利、促進兒童發展提供理論支撐與實踐指導。
調查結果表明,被調查兒童積极參与家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生活,參與領域非常廣泛。他們對於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參與有著廣泛的興趣,也有切實的行動,他們渴望了解社會、參與真實的社會進程。
但同時,調查數據也顯示,48.9%的中小學生都參加了和學校考試內容密切相關的補習班,其中,小學生參加補習班的比例為49.2%,初中生是51.7%,高中生是45.9%。學習是兒童學校參與的主要內容,不過當前兒童校外生活的主要內容也被學校的學習所佔據,這樣的現狀令人擔憂。
換句話說,學生在學校的學習之外,一方面要完成大量的家庭作業;另一方面還要投入時間接受補習教育來強化學校學習。學習已經成為中小學生生活的主要內容,可以說,許多兒童是在孤獨而忙碌的學習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藍皮書還指出,有超過一半的中小學生在放學後幾乎沒有和朋友玩耍的時間,這一比例在小學生中是54.6%,在初中生中是61.4%,在高中生中是66%。即使那些有機會和朋友玩耍的中小學生,每次玩耍的時間都在1小時以內。
另外,中小學生花費大量時間處理家庭作業。從作業時長的角度來看,52.4%的小學生能在1個小時內完成作業,近30%的小學生要花2個小時以上來完成作業。對初中生來說,只有22.1%的學生能在1小時內完成作業,54.6%的學生要花2個小時以上做作業,更有15.7%的初中生要花3個小時及以上的時間來處理作業。在高中階段,僅有12.9%的學生能在1小時內完成作業,72.4%的學生要花2個小時以上,41.2%的學生要花3個小時以上。
調查數據還顯示,接近兩成的中小學生參加了2門及以上的興趣班,同時有25.3%的中小學生參加了2門及以上的補習班。
藍皮書根據調查結果,提出了推動兒童參與的對策建議:一是加強國家兒童工作體系中兒童參與的頂層設計;二是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推動兒童參與;三是充分發揮校外教育的獨特功能與價值;四是關注「互聯網+」對兒童參與的影響;五是推動兒童參與的學術研究和觀念普及;六是持續監測兒童參與狀況。
來源:人民網


TAG:視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