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是不是弄混了智商、情商和道德?

我們是不是弄混了智商、情商和道德?

馬景濤,你還記得他嗎。因為參加《吐槽大會》過度的表演與強吻劉嘉玲登上了熱搜。他表演時過於激動的咆哮和公眾場合多次強吻女演員一直是大家嘲笑他的梗。由於他行為的過度癲狂,甚至在離婚時傳出他家暴的新聞。

馬景濤演戲以投入著稱

對於他的行為,網友似乎表示理解——習慣了。或者直接總結為:他就是這樣一類人。人不壞,情商低點兒。

....我們是不是弄混了智商、情商和道德?

例句一:我這個人心直口快,情商不高。說啥你別介意哈?

請問,這句話反應的是一個人的情商還是道德?

在我看來,是道德。

這句話經常是自詡情商低的人的口頭禪。「我這人不會說話,你別介意哈」「我就直腸子,有啥說啥」.....

它背後的邏輯是:我可以用語言隨意的傷害你,而你不能介意。如果你介意,就是你小氣。如果你用相同力度的語言對待他,他卻會生氣。

這明顯是道德問題。通常我聽到這種話,第一直覺是降低這個人的道德期望,而不是他的情商期望。

例句二:這個人本質不壞。

這句話也是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的。

當然,從字面上我們都可以看出這句話的無奈。通常一個人如果能逼其他人說出這樣的判斷。他在生活圈裡基本屬於死刑狀態。這句話的潛台詞是:我不想得罪他所以不給他過於負面的評價,但我也給不了任何正面評價。

那麼「本質不壞」這件事兒,體現的是道德問題還是智商問題呢?

在我看來,是智商。

這個世界極少人主動願意當壞人。我們大多數人做壞事,往往是因為智商不夠,想不到事情更好的解決辦法。

其實生活面臨的很多道德問題,本質是智商問題。沒有誰,本質是壞人。

人的差距從不是本質差距,而是表現出來的差距。

再往前進一步,在我看來:情商本身就是偽概念。

它只不過是智商和道德綜合在一起的表現。

生活中,我們更多面臨的情境是:一個人冒犯你,並不是情商低不自知,而是真的不在乎你。在另一個人面前,他可機靈著呢!

說回馬景濤。

他是天生藝術家,這是無疑的。感情外放、精力充沛。

我們不能用這個時代的標準,去評判他那個時代的表演,而且是瓊瑤劇的表演。在我腦海里,他也是瀟洒男神呂洞賓啊!也沒咆哮,也沒演的多違和啊!那種瀟洒、隱忍、深情,都很好啊!

要怪的話,瓊瑤阿姨也有一部分責任吧。那些個神經病聚到一塊,那些個故事發生,如果我們生活在劇里,估計也得咆哮。

行文至此,我想說的是:不要把一個人的性格缺陷也好,問題也好——單純的歸結到某個簡單的概念中。

在我看來,馬景濤目前娛樂圈的處境,自己的狀態,都是造成這次失常的原因。

我也只是以他為例,談談我對所謂「智商、情商、道德」的理解。

年紀越大,我越不會輕易的判斷一個人了。

小時候輕易的劃分誰是女神,誰是屌絲,誰是如何如何。把人分成一個個模板對號入座。

現在,看到哪個姑娘完全女神范兒的活法,我會判斷:她只是沒有把所有的角度給你看。所謂女神,是她面對你這個層面給出的模板。這是一種面對世界的防衛與偷懶。

因為,沒有人真的會像模板那樣的活。

真實是個無底深淵,不要探尋。

你扮女神,那我就扮屌絲。白雪公主不多,任命扮矮人的有太多個。

這反而是人與人相處——恰好的距離。

強吻?要不得。

笑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翁 的精彩文章:

致不會出生的孩子一封信(一):父母

TAG:笑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