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個比一個厲害的騙局!
《三國演義》里的空城計為虛構,歷史上的諸葛亮沒有使過空城計。但歷史上多次出演類似的戰術,鄭文公的弟弟叔詹對楚軍使過空城計,曹操對呂布使過空營計……於是我只介紹一個較特別的例子:李廣對匈奴兵的心理戰。
有一次,李廣帶著一支只有百人的小隊伍去偵查敵情,卻正面遇上數千匈奴騎兵。匈奴兵馬上上山布陣,李廣的一百騎兵很害怕想撤離,但李廣分析到:以現在的兵力懸殊,只要他們一返身逃跑馬上會被數千匈奴兵全部殲滅。還不如冷靜地留在原地,匈奴兵反而會摸不清形勢,以為他們是數萬漢軍前的一支誘敵小隊,不敢主動出擊。
李廣帶著百名騎兵,向著匈奴兵還繼續向前行進了一段距離,直到離匈奴陣地還有大約二里的地方才停下來。李廣命令騎兵們全體解馬鞍,放開馬,隨便躺卧。有一個匈奴兵將領出陣來監護他的士兵,李廣帶著十幾名騎兵騎上馬上前將其射殺,然後繼續回到原地休整。而數千匈奴兵始終不敢冒然上前進攻李廣等百人,此時本就是黃昏,雙方僵持了許久天就黑了。匈奴兵害怕天黑更容易被「數萬漢軍」攻擊,於是先行撤退。李廣及百名騎兵,得以安全地回到漢營。
張儀來到楚國,手頭拮据,連張儀的隨從都覺得跟著他沒前途想離開。張儀於是心生一計,去楚懷王那騙生活費。
張儀先去楚懷王那裡遊說,韓國的兩個屬國鄭國和周國都是出美女的地方,那裡的美女都漂亮得如天仙一般,張儀錶示願意替楚懷王去韓國找美女。楚懷王很高興,於是贈送給張儀珍珠、玉器。楚懷王的兩個寵妃南後和鄭袖,害怕楚懷王得到中原美女自己會失寵,就又各自派人找到張儀,給了他金石一千五百斤,名為車馬費,實則暗示張儀不要帶中原美女回來。
臨行之時,張儀提出與楚懷王飲酒一番。楚懷王設宴,酒至半酣,張儀又提出再邀集懷王左右親近一起喝,楚懷王就又將南後和鄭袖叫來宴席。張儀故作驚訝,跪在地上向楚懷王請罪,表示自己走遍天下,從未見過南後和鄭袖這樣的美女,自己實在是無法找到比她倆更美的美女來了。楚懷王聽著這話也高興,表示不介意:「我本來就認為天下的美女誰也比不上她們兩人。」
張儀就這樣空手套白狼,明明什麼事都沒有做,卻白拿了楚懷王南後鄭袖三人的酬金。
漢元帝時期有一佞臣叫石顯,深得漢元帝信任,在朝廷里專權。石顯知道大臣們都想彈劾他的罪行,就想了一招來迷惑漢元帝。
石顯到各官署處徵收點財物,石顯事先告訴元帝,回宮的時候肯定宮門已經關閉了,請求持詔讓官吏開門。漢元帝答應了,石顯就故意拖延到宮門關閉時才回來,告訴守門士兵自己是得到皇帝詔令而能開宮門夜歸的。
大臣們不知內情,有人上書控告石顯「假稱有詔開宮門」一事,元帝看了,笑著把控告信直接給石顯看。石顯順勢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哭訴大臣們是如何如何嫉妒他的受寵,是如何如何地陷害他。漢元帝因此深深同情石顯,對他越來越信任。
少年曹操也是用類似的方法,使父親曹嵩不再相信叔父的告狀的。
《子不語》里有一篇《奇騙》:
金陵有個老頭,來到北門橋邊的一家錢鋪換錢,他故意在銀子的成色上斤斤計較,拖延時間。一個少年來了,自稱「他兒子的同事」,把一封信和銀子遞給老頭。老頭裝作老眼昏花看不清,讓店主來看信。店主一看,「老頭的兒子」在信里說,隨信帶來紋銀十兩。老頭讓店主稱那綻銀子,店主發現這綻銀卻是十一兩三錢,店主心生貪念,就沒有說實話。而是把那綻銀按照當天的牌價,換了銅板9000文給老頭。
老頭走後,另外一個客人才告訴店主,這老頭是個老騙子,也是自己的鄰居。自己知道他的伎倆,只是當面不方便拆穿。店主趕緊拿來剪刀,把銀錠剪斷,果然只是包著的外皮的鉛芯而已。店主一再請求,又答應付給客人三兩銀子做酬謝,客人才勉強同意帶他去找老騙子。
客人帶店主找到老騙子喝酒的地方,自己就離開了。店主一看到老騙子,就氣不打一處來,衝動地上前直接動手打老騙子。周圍不明真相的群眾,以為店主在欺負老年人,氣憤地問店主打人的原因。店主告訴周圍人,老頭騙了他9000文錢。老騙子卻面不改色,讓店主拿銀子出來看看。
店主把假銀子拿出來,老騙子哈哈大笑:「我兒子是寄給我十兩紋銀,你這銀子明顯超重,不是我那一綻。」周圍的人找來酒店的天平,稱了假銀子是十一兩三錢,馬上對老騙子深信不疑,一起把店主群毆了一頓。店主無奈,只得帶著傷回去了。
特別指出,歷史上最大的一個騙局便是史書。在權力的遊戲里,「史書修撰權」是勝利方相當重視的一項權力。有了史書這個宣傳工具,勝利方可以盡情將自己描繪得正義無辜,可以盡情將敵方描繪得邪惡愚蠢。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唐朝國史,以抹黑李建成李元吉,堪稱教科書式的改史。後朝對前朝的抹黑,當權者對誅滅者的抹黑,都相當普遍。


TAG:華夏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