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滸傳》:梁山一百單八將,我只想和提著屠刀成佛的這個人交朋友

《水滸傳》:梁山一百單八將,我只想和提著屠刀成佛的這個人交朋友

佛家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水滸傳》的魯智深,打打殺殺了一輩子,臨到終了,聽到錢塘江上潮聲雷響,「只道是戰鼓響,賊人生髮,跳將起來,摸了禪杖,大喝著,便搶出來」,知是潮信,方大悟大徹,坐化了,可以說是提著屠刀成的佛。

當初他走投無路,想要出家時,和尚們都說:「這個人不似出家的模樣,一雙眼卻恁兇險」,「形容醜惡,相貌凶頑」,不可剃度他。唯有智真長老一番焚香入定後說:「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時下凶頑,命中駁雜,久後卻得清凈,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不僅收了他,還做了他的師傅。「此人終成正果」這類話日後智真長老又說了許多次,特別是每次魯智深惹禍時,他就用這話受敷衍眾人,也沒人當真,都覺得他糊塗,護短。

也難怪沒人信。魯智深在五台山的表現得實在不成樣子,沒法讓人相信他會修成正果。別的和尚坐禪念經,他倒頭大睡,「橫羅十字」,還在佛殿後面「撒尿撒屎,遍地都是」;這還不算,他還兩次破戒吃酒吃肉,醉了鬧得一回比一回凶:第一回還只是罵罵人打打人,第二回先是拆了半山的亭子,打倒了寺外的金剛,又吐得禪床一片狼藉,還把一條狗腿硬塞到一個禪和子的嘴裡,壞了人家的清修,然後又拆了供桌,拿著桌腳與人對打,傷了數十僧眾……最可笑的是,他自稱則為「洒家」,罵人則喊「禿驢」——也不摸摸自己的頭上有沒有頭髮!後來他離了五台山,沒了師傅的拘管,更是無法無天。他師傅教他的「五戒」:「一不可殺生,二不可偷盜,三不可邪淫,四不可貪酒,五不可妄語」,除了第三條沒犯,其餘的犯了個遍!第三條沒犯,還是因為「不好女色」是梁山好漢的標配(當然極個別人除外),要不然估計也得犯了——這樣的和尚都能成正果,還有誰不能成正果?這裡順便提一下魯智深的綽號「花和尚」,這個「花」不同於現在人們常說的「花」,和女色無關,是因為他的背上的「花綉」,也就是刺青——那個時代的好漢身上沒點刺青,就像現在的江湖大哥脖子上沒有拇指粗的金鏈子,都不好意思出去混!

魯智深這一輩子,除了好酒,就是好殺。他對自己人生總結的頌子里有兩句話:「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徑山大惠禪師也說他:「兩隻放火眼,一片殺人心」。可是偏偏這樣一個不像和尚的「花和尚」竟然修成了正果,那些成天吃齋念佛、持戒修行的反倒沒有,豈不怪哉?!

不過如果我們把《水滸傳》里關於魯智深的章節細讀一遍就會發現,真就得這樣的人才能成佛!吃齋念佛,嚴守戒規,那只是形式,一片善心才實底。如果光做好表面功夫就可以成佛,那才真是對佛的褻瀆呢。魯智深行事看起來雖惡,卻無一不善,可以說是以霹靂手段,行菩薩心腸。除了萬馬軍中殺的人無法考量外,魯智深從未濫殺過無辜,反倒處處扶危濟困。水泊梁山裡的好漢雖多,但是像魯智深這樣行俠仗義的還真不多。這個喝酒吃肉、殺人放火的花和尚,才是一個真正的好人。說魯智深是《水滸傳》里唯一的豪俠也不為過。

小說開場不久,還叫魯達的他就做了一個善事:幫了素不相識的金翠蓮父女倆,並為他們失手打死了鄭屠「鎮關西」,丟了自己的差事,成了一個逃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魯智深雖然性子急,行事粗魯,卻心細,他從自己和史進的口袋裡拿了十五兩銀子給金氏父女,讓他們有錢應付以往的債務,也好日後生活有個本錢;他放金氏父女走後,怕店小二追趕和報信兒,先是在店裡坐了兩個時辰,又到鄭屠店裡借口買精肉臊子和肥肉臊子,耗了一個早晨……由此也可以看出,他做善事一定是「做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絕不會虎頭蛇尾,好心辦壞事。

從五台山下來,去東京的路上,在桃花莊裡,他碰上桃花山上的小霸王周通要強佔民女,他再次出手。他騙劉太公說他最會「說因緣」,能讓小霸王回心轉意,結果他「說因緣」的方法就把劉太公的女兒送走,他脫得赤條條地躺在人家小姐閨床上,待小霸王來了,把他暴揍一頓(這段像極了孫悟空在高老莊收拾豬八戒)!劉太公嚇了半死,怕魯智深走了大隊強人來殺他家。魯智深說「甚麼閑話!俺死也不走。」後來他又分別和李忠、周通說:「劉太公這頭親事,再也休提。他止有這個女兒,要養終身;不爭被你把了去,教他老人家失所。」並逼著周通折箭為誓,才放下心來。

在赤松林旁的瓦罐寺,他又替一群被強佔了寺廟的老和尚出頭,又累又餓的情況下大戰生鐵佛崔道成和飛天夜叉丘小乙,還差點丟了性命。在這段里有一個挺感人的細節:魯智深討吃的,那些老和尚說沒有,他聞到了香味,在一個土灶里找到了一鍋粟米粥,想吃呢,傢伙兒都被和尚搶走了,他只好將粥倒在春台上,用手捧著吃;那幾個老和尚來搶粥,都被他推倒了;這時老和尚說:「我等端的三天沒飯吃,卻才去那裡抄化得這些粟米,胡亂熬些粥吃,你又吃我們的。」魯智深「聽得了這話,便撇了不吃。」證明他是粗直的外表下,藏的是一顆柔軟、善良的心。

後來到了東京,在大相國寺的菜園裡,按說他也混的不錯,可是為了林沖,他不惜和當朝太尉高俅作對,在野豬林壞了他們想在押解途中殺害林沖的「好事」,終於也使自己無法在大相國寺安身,再次流落江湖,最終在二龍山落草。這裡值得提一下的是他和林沖的關係。網上許多人都說,之所以在梁山魯智深和林沖關係冷淡,是因為林沖在野豬林里「出賣」了魯智深。書中對於這個公案是這樣描寫的:魯智深一路護送,看離滄州近了,沒危險了,就先給兩個差人三二兩銀子,又掄起禪杖打倒一棵松樹,要他倆不敢再起壞心,然後才離開。看到兩個差人吃驚,林沖道:「這個直得甚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可見,雖然林沖這話說的不當,幫解差坐實了魯智深的來歷,但是此時魯智深已經離開,應該不知道林沖的話,怎麼會怪罪林沖呢。、而且就魯智深的性格而言,他能為了金氏父女丟掉可以行威作福的提轄職位都不以為意,能因為大相國寺里一個看菜的差事就遷怒林沖?何況林沖還是無心之失!我的理解,兩人之所以不親密,實是性格原因:魯智深絕對是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受不了半點委屈的人,林沖呢,則是能忍則忍、能讓則讓、處處委曲求全的人,在魯智深看來,豈不悶煞!不像是在東京時沒個說話的人,在梁山裡大都是直來直去的漢子,與他性格相投的多的是,自然就和林沖疏遠了。

梁山好漢里,仗義疏財的人不少,可是魯智深與別人不同的是,他幫助的人,除了林沖,都是老弱婦孺,不是江湖上的好漢。好漢幫好漢,可以說仗義而為,但是在江湖上行走,多個朋友多條路,所以很難說沒有利益考量的因素。魯智深幫的這些人呢,對他的江湖生涯幾乎沒有任何幫助(當然,他也得到了金氏父女的回報,但那是他當初想不到的),純粹是出於一份正義感。像他這樣的人,不要說在《水滸傳》里,就是在金庸古龍等人的武俠小說里,也找不到幾個(在武俠小說里常見的所謂大俠,不是為了報仇血恨,就是為了女人,再不是為了武功秘籍,或者武林盟主,就是不見為了真正的俠義)!

俠是墨家,佛是釋家,我們大多數人信服的儒家,可是我們看到像魯智深這樣的人最終修成正果反倒覺得理應當,表明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間,雖然有的主張積極,有的主張退隱,有的主張入世,有的主張空無,但不管怎樣的差異,對於真正的善良的推崇卻是一致的。這不能不讓人想起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里的高深莫測的掃地僧也甘願承受喬峰一掌,只因為「施主宅心仁厚」。

所以說,在梁山一百單八名好漢里,我要是能夠選擇其中一個人作朋友的話,那肯定是魯智深。因為他這樣的人,絕不會因為你沒有錢、沒有權就棄你而去,更不會因為你的無心之失就反目成仇,他會當你最無助的時候,如同天神一樣來到你身邊,毫無保留地幫助你,而不求任何回報。都說「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何況選擇朋友?

有友如魯智深,該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單憑這點,我就羨煞林沖!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文字由隼浮原創,文字中提到的內容散見《水滸傳》第三到第八回、第一百一十九回等,所提到的回目不同版本之間或許有所差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隻愛講故事的書蟲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每一個靠技術在職場打拚的我們都是幸運的林沖

TAG:一隻愛講故事的書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