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陝西省秦都咸陽考古發現大型國家府庫

陝西省秦都咸陽考古發現大型國家府庫

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寫秦朝的富庶時寫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大意是說:將大鼎當作鐵鍋,將美玉當作石頭,將金子當作磚塊,將珍珠當作沙礫,(這些金銀珠寶)拋棄得滿地都是,秦國人看到了它們,也不覺得十分可惜。但秦朝究竟有多富庶呢?1月23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許衛紅透露,陝西省考古專家可能找到了證明秦國富庶的冰山一角。

初步找到「路網」遺迹

許衛紅介紹,在經歷了九都八遷的歷程後,大秦帝國最終迎來了巔峰時刻,咸陽成了橫跨渭河南北的第一座帝都。在幾代考古人的辛苦努力中,秦都的面貌漸漸被揭開了面紗。近年來,秦咸陽城北區新一輪的考古工作拉開序幕,一步步踏查、一片片勘探,一件件遺物,一處處遺迹,述說著帝國輝煌的事實。

考古隊在秦咸陽城北區自東向西探查,在海拔420米以南區域,核實夯土建築47處。在緊接「咸陽宮」城區的西部,發現了大規模建築遺址,總數計14座。

出土石磬上有刻文 圖片來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許衛紅說,這些遺迹大都無城牆遺迹,但大都有邊界痕迹。但她也表示,城牆只是界域地標的一種形式,不妨換一種思維模式。在近年的考古調查和勘探中,在海拔420-430米區域內,考古隊發現存在東西長近3千米的溝的痕迹,其東西高差與漢代成國渠走向近似。

近幾年的調查中,考古隊累計發現了3條南北向道路和一條東西走向的道路,這些道路寬都在50米以上,結合上世紀掌握的考古資料,許衛紅初步判斷,這些道路構成了秦咸陽城北宮區三縱一橫路網框架。

大型國家府庫或毀於烈火

幾年前一位咸陽老鄉一句隨意的話引起了許衛紅的注意,在老鄉指引的一處豬圈的後牆附近,許衛紅帶著考古隊的隊員們清理出與制骨工業有關的骨質遺物600多公斤。包括骨料、坯料、廢料、半成品以及各種鐵質工具、不同骨器製作環節使用的磨石。這些在老百姓看來絲毫沒有用處的骨頭、石塊殘片,最後成了考古專家拼湊出可以復原秦時完整骨器生產工藝流程的有力物證。許衛紅說,大批量精美的骨器半成品,及其鑲嵌寶石的痕迹,折射出了帝國富足的物質生活。

經過兩年持續的發掘,一組大型國家府庫建築也被考古專家們找到了。「我們發現的這個建築基址其牆體厚達3米左右,總長110米,寬19.5米,最令人振奮的是出土了成批的編磬殘片,其中數十件刻有文字,展示了秦代樂府『金聲玉振』的規模。」許衛紅說。

出土的骨器 圖片來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許衛紅介紹,這座建築少門,沒有建築木材的殘塊,沒有易燃和可再生利用的物品,還有兩個大房間內空空如也,因此判斷應該是一組大型國家府庫建築,或許還是存放編組石磬等禮樂物品的皇家倉庫。

根據建築基址上的土塊有被燒過的痕迹顯示,這座建築可能毀於烈火,石磬殘碎嚴重,散落區域極廣,應該也是出於人為破壞。大量本來還可以使用的骨坯遭到廢棄,說明這裡曾遭遇過一場突然的變故。

雖然考古已經證實阿房宮未建成,但《阿房宮賦》的作者杜牧撰文稱項羽火燒阿房宮的事件或許真的在秦咸陽城內發生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舊書網中淘出一本蒙學讀物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