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上小米手機,3分鐘游遍新加坡

帶上小米手機,3分鐘游遍新加坡

如果用一個字來描述新加坡的話,我會選擇用「快」,比如開車從東到西橫穿新加坡只需要不到一個小時。新加坡也被稱作地球上的「小紅點」,全年氣候溫暖,非常適合旅行,下面帶著大家一起看看新加坡的必玩景點。

濱海灣(Marina Bay)全景

*本文中所有照片均由小米Note 3拍攝。攝影師:洪傳傑, 英文名TK,新加坡職業攝影師,喜愛並擅長街頭攝影。

《大操場》

你可以把「Padang」(大操場)作為遊玩的第一站,因為它代表了新加坡新與舊的結合。在那裡你可以看到標誌性的金沙綜合度假城,海濱藝術中心,還有歷史悠久的建築物等,比如:聖安德烈大教堂和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濱海藝術中心 (Esplanade)

這裡是濱海藝術中心,新加坡的地標之一。因為它的外型奇特突出,被當地人戲稱為「大榴槤」。

聖安德烈大教堂 (St Andrew"s Cathedral)

聖安德烈大教堂,新加坡最大的教堂,也是最古老的英國聖公會禮拜堂。在日戰時期新加坡淪陷之前,這座教堂被用作急救醫院。1945年日軍投降之後,教堂才重新開放供教徒禮拜使用。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Singapore)

在國家美術館內的遊客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由前最高法院和市政府大廈改造而成,美術館內收藏了 8000 多件國家藏品,及其他東南亞的獨特藝術、文化遺產和歷史相關的美術作品。

《濱海灣》

濱海灣是政府斥重金打造的旅遊度假勝地,建立在填海的土地上,附近包括濱海灣金沙、濱海灣花園、新加坡摩天觀景輪和濱海堤壩。

濱海灣金沙 (Marina Bay Sands)

這個地標性綜合度假勝地提供奢華酒店住宿和高端購物體驗。在酒店的200米的頂層設有空中花園無邊際泳池,從那可以看到到濱海灣360度的全景。

藝術科學博物館 (ArtScience museum)

濱海灣花園 (Garden By The Bay)

附近的濱海灣花園有兩個地方是一定要去看看的:巨型擎天大樹和雲中森林。這些大樹的高度介於9 至 16 層樓高之間,漫步於擎天大樹之間的空中走道即可鳥瞰花園全景。

雲霧林 (Cloud Forest)

雲霧林是一個拱形場館,頂部全是透光的玻璃,是一個全封閉的植物冷室館。說「冷」是相對的,新加坡一年四季都是夏季,而場館內則溫暖舒適。雲霧林里種滿了來自最高海拔2000 米高的熱帶植物,其主體結構則是一座 35米高的蒼翠雲山,它同時也是全球最高的室內瀑布。

《摩天觀景輪》

如果你想一次性觀賞到新加坡的全城美景,那一定得去體驗一次摩天觀景輪 (Singapore Flyer)。摩天觀景輪的高度相當於42 層樓,最高處距離地面有165米,天氣好的時候,從這裡你可以360度看到新加坡的全城美景,甚至遠眺到45公里外的印尼巴淡島、民丹島、以及馬來西亞的柔佛州。

新加坡摩天觀景輪 (Singapore Flyer)

從觀景輪最高處看到的中央商務區

從觀景輪可觀賞到位於濱海灣花園的花穹(Flower Dome)和雲霧林 (Cloud Forest)

不一樣的角度:小人物,大貢獻

《新加坡河》

新加坡河一直是經濟發展的中心,在建國早期,河的兩旁都是倉庫,河上擠滿了駁船。如今貨倉早已變成了高級餐廳、酒吧和辦公樓。沿著河畔散步,你還可以看到很多紀念性的標誌和建築,比如:魚尾獅公園、萊佛士登陸點、舊國會大廈藝術之家和維多利亞紀念堂等景觀。河的南部則是新加坡最繁華的金融中心。

新加坡政府大樓

魚尾獅公園(MerlionPark)

半魚半獅的魚尾獅是新加坡的標誌,坐落於濱海的魚尾獅公園內。

傍晚時分,很多人會沿著河畔跑步,他們大多都是在附近中央商務區工作。

中央商務區的商業大樓

《牛車水唐人街》

新加坡也有唐人街,被叫作牛車水,位於新加坡河畔的西南部。由於早期當地居民每天都用牛車來運水,久而久之,此地便被取名為「牛車水」。這裡到處都能看到各種傳統的店鋪,保留了非常豐富的華人歷史和文化。來到牛車水,你一定要去的景點之一便是「佛牙寺龍華院」

珍珠坊 (People"s Park Complex)

這個珍珠坊是牛車水的地標之一,它於1973年建成,在當時是新加坡最大的購物中心,包括了六層的購物商場和二十五層樓的住宅,也是東南亞第一個綜合型的建築項目。

佛牙寺龍華院

佛牙寺龍華院位於牛車水的中心地區,是一座五層樓高的佛教寺廟。寺廟收藏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在寺院的四樓,有一座3500 公斤的巨大佛塔,佛牙舍利便被安置在了其中。

《小印度》

小印度也是一個絕對值得探索的地方。它是新加坡的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就彷彿是一個印度的縮影,所以被稱為小印度,特別是在一些節日的時候,印度風情更加的顯著。這裡曾設有賽馬場、牛隻交易場和磚窯,到現在也仍然是一個喧囂繁華的社區,有各種小販店鋪、現代餐廳、精品酒店、藝術機構等等,古老和現代兩種元素在這裡和諧並存。這裡的竹腳中心二樓則有許多金鋪和紗麗服飾店,各具特點,比較推薦來逛一逛。

竹腳中心劃分為三大區,一樓是小販中心和濕巴剎(菜市場),二樓有很多紗麗服飾店。上面的兩張照片便是竹腳中心 (Tekka Centre)二樓的紗麗店。

「巴剎」是新加坡菜市場的叫法。巴剎分「濕巴剎」(賣蔬果、豆腐、肉類等等)、「乾巴剎」(賣米面、乾糧、服飾鞋襪、香燭雜貨,等等) 和熟食中心(或稱小販中心)。

古老的二手鐘錶行 (竹腳中心二樓)

《公共組屋》

在新加坡,超過80%的人都住在由政府建造的公共組屋裡,組屋見證了很多新加坡家庭的延續、孩子們的成長、不同種族鄰里之間的和諧共處,所以組屋在每個新加坡人的心中都有著一個特別的地位。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加坡的城市景觀不斷地在變化,每當我們聽到一些舊的組屋區將被翻新,心裡難免會有一絲難過。翻新計劃雖然好,但它也代表著我們又一個兒時的記憶將不復存在。

組屋 (Flat) - 新加坡的標誌之一

因為土地有限,有效的公共設施規劃格外重要,例如:把兒童遊樂場和籃球場建在頂樓。

攝影師:洪傳傑, 英文名TK,新加坡職業攝影師,喜愛並擅長街頭攝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公司 的精彩文章:

小米手機快來升級!40款機型可升MIUI 9

TAG:小米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