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看過了那麼多假曹操,我還你一個真的!

你看過了那麼多假曹操,我還你一個真的!

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什麼樣的?

有沒有被誤讀誤解?

今天,我們請來著有《三國全史》等暢銷書作者陳忠海,用正史的筆觸、全史的概念,秉承著一貫「言之有理、絕不妄說」的理念,為讀者講述三國風雲人物——曹操傳奇的一生!

還有,書房菌想和大家說:後續會推出由南門太守主筆的三國系列之人物篇,敬請關注!

—— 書房書話

作者丨陳忠海(作家 文史學者 )

一、曹操的簡要生平

曹操字孟德,漢末豫州刺史部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擔任過東漢的司空、丞相,後被東漢皇帝冊封為魏公、魏王,他是魏文帝曹丕的父親,曹丕稱帝後被追封為魏武帝。

曹操一生的經歷大體是這樣的:

他出生於漢桓帝永壽元年(155年),上過東漢的最高學府太學。

畢業後20歲開始仕途,先後擔任過洛陽北部尉、頓丘縣令、議郎等官職;

30歲時趕上黃巾起義,以騎都尉的身份參加了在鎮壓黃巾軍的行動,因為有功被任命為濟南國相,相當於郡太守,從而一步步走進歷史舞台。

35歲時,東漢朝廷發生了動蕩,董卓趁亂控制了朝廷,曹操等人起兵反抗董卓,此後經過10年奮戰,曹操成為雄踞一方的諸侯。

42歲時,曹操迎漢獻帝於許縣,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

46歲時,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打敗袁紹,48歲時他曹操遠征烏桓取勝,基本統一了北方,但是第二年即遭遇赤壁之敗。

曹操在42歲時擔任漢朝的司空,54歲時擔任了漢朝的丞相,59歲時進爵為魏公,62歲時進爵為魏王。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於洛陽,按虛歲算時年66歲。這一年,曹操的兒子曹丕代漢稱帝,曹操被追奉為魏武帝。

二、曹操的出生

說到曹操的生平,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曹操的出生。關於他的出身充滿神秘感,有人說他是宦官的後人,有人說他本姓夏侯,那真相到底是什麼呢?

曹操是宦官的後代,主要是因為他父親的養父——也就是他法律意義上的祖父是宦官,他的名字名叫曹騰,擔任過大長秋,是宦官里的最高職位。

《後漢書》專門有他的傳記,從這個傳記里可以看出,曹騰有兄弟多人,上面至少還有3個哥哥,他的第一個人生的機遇來自於漢順帝劉保。曹騰因為性格「謹厚」被當時攝政的鄧太后看中,讓他陪當時的太子、後來的漢順帝一塊讀書,因此飛黃騰達,曹騰先後事奉過安帝、順帝、沖帝 、質帝和桓帝5位皇帝。

前後30餘年「未嘗有過」,堪稱是驚人的紀錄,如果把東漢末年所有著名的大宦官經歷都考察一遍的話,就會發現能數十年里成為皇帝、皇后和皇太后身邊的紅人,又能全身而退的僅曹騰一例。

這宦官本沒有後代,漢順帝劉保當初是被宦官擁戴才當上皇帝的,為了感激宦官,他做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允許宦官收養子以繼承家業和封爵。

曹騰於是就收養了一個名叫曹嵩的養子。《三國志》里有一句話,說曹蒿「莫能審其出生本末」,也就是不知道他原來是哪家的孩子,這樣一來曹操就成了「黑人黑戶」,有些野史認為曹嵩是夏侯氏的後人,是曹騰當初從夏侯家抱來的,甚至還有人說曹嵩本是乞丐家的孩子。

也有人對《三國志》的說法提出質疑,陳壽寫完《三國志》是在太康十年(289年),當時他在司馬氏的晉朝擔任公職,這時曹操雖然已經死了60多年了,晉朝也已經建立了10多年,但是熟悉當朝及前朝歷史掌故的人肯定還大量在世,曹氏一族中的曹志、曹奐等人還都健在,曹志是曹植的兒子、曹操的孫子,他雖是曹魏宗親卻與晉武帝司馬炎關係很好,擔任過晉朝的樂平太守、散騎常侍、國子博士、博士祭酒等職。

如果陳壽想弄清楚曹操原來究竟姓什麼,他去問一問曹志就應該有答案,但一句「莫能審其出生本末」,就造成了一樁歷史疑案。

曹操的先輩原來姓不姓夏侯呢?沒有權威的史書對此進行過明確,不過這個問題可以換個角度去分析一下:曹騰有兄弟4人以上,那麼兄弟中有兒子的可能性很大,即使開始的時候曹家很窮,所以曹騰才到宮裡當了宦官,但到了漢順帝的時候曹家應該很富有了,他怎麼會放著曹家自己的孩子不要要收養一個異姓人呢?當然這只是猜測,在沒有更為有力的新發現前這個問題還將繼續論爭下去。

三、一直被演繹,從未被定義

「一直被演繹,從未被定義」是說曹操歷代以來受到廣泛關注,對他的評價有很多,但評價卻很不一致,存在較大的分歧,有的說他是一個英雄,有的說他是奸雄;有的說他是好人,有的說他是壞人;有的說他本事很大,戰無不勝,有的說他沒本事,總打敗做。

總之,對曹操的評價兩極分化非常嚴重,有很多問題至今仍在爭論,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時代的變遷,各個朝代有不同的正統觀,對曹魏政權的性質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肯定的它,有的否定它,肯定曹魏政權的時代曹操的地位就高、形象就好,反之就比較差。

除了這個原因以外,史書記載過程中出現的一些有意無意的錯傳、訛傳,也影響到對曹操的認識和看法。

與曹操有關的有幾句著名的話,有一句叫「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這句話影響很廣泛,曹操被視為「奸雄」,多半是從這句話來的,這句話在歷史上是有來歷的,曹操年輕時曾希望名士許劭評價一下自己,許劭說了這兩句,曹操聽了以後很高興。說自己是「奸雄」為什麼還高興?曹操年輕的時候難道就立志當「奸雄」?查一下《後漢書》,其實許劭的原話是「亂世之英雄」,後來一些野史、小說說成了「亂世之奸雄」或「亂世之梟雄」。

還有一句話叫「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如果曹操真的這麼多過,那麼他的人生觀、價值觀就太成問題了,但實際情況是怎麼樣呢?

這件事是說,曹操在一次逃亡途中路過朋友呂伯奢家,曹操就想去串個門,後面發生的事史書上有多個版本,一個是說呂伯奢不在家,他的兒子和幾朋友想搶曹操的馬匹和財物,結果讓曹操發覺,親手把呂伯奢的兒子等人全部殺了。

還有一個版本,說曹操到了呂伯奢家,呂伯奢不在家,他家的5個兒子熱情地接待了他,但是曹操因為逃命出來的,疑心很重,懷疑呂伯奢的兒子要殺他,於是先下手為強,親手殺了包括呂伯奢兒子在內的8個人。

這個版本說得更細緻,但不是最有影響的版本,最有影響的版本是曹操到了呂伯奢家,呂伯奢不在家,呂伯奢的兒子熱情地接待了他,曹操聽到食器相撞發生的聲音,以為是兵器相擊,此時他正在跑路,疑心很重,以為呂伯奢的兒子要殺自己,於是把他們全殺死了。

事後還說了一句曹氏名言:「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以上這3個版本一個比一個具體,讓人彷彿身臨其境,但問題是曹操如果真幹了這件事,而當事人又全部被他滅口的話,又是誰把這件事記下來的呢?

而且,上面這3個版本,第一個版本出自王沈的《魏書》,第二個版本出自郭頒《世語》,第三個版本出自孫盛的《雜記》,這3本書的成書順序是:《魏書》最早,《世語》稍晚,《雜記》最晚。問題也就來了:成書最晚出《雜記》對細節記錄得反而最詳細和最生動,這豈不是怪事?

還有一句話大家也知道,叫「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對曹操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因為「挾」有「挾持」、「逼迫」的意思,跟「奸雄」剛好能對上。其實,曹操陣營提出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沒有毛病的,跟「挾天子以令諸侯」完全是兩個境界。

、有著太多的傳奇的故事

曹操的故事有很多,有的記載在正史里,有的經過野史和文藝作品的加工,許多故事都有傳奇性,有反映他小時候如何機智過人的,有說他帶兵打仗如何出神入化的,還有的說他心思如何縝密、如何防範別人的。

如同對他評價一樣,這些故事往往帶有鮮明的傾向性,有美化他的,也有醜化他的,也有的故事本意是想醜化他,結果卻意想不到地對他反而有美化的作用,比較有名的故事有割髮帶首、望梅止渴、敗走華容道等等,這裡講講曹操年輕時反腐敗的故事。

曹操參加鎮壓黃巾軍起義,因為有功被任命為濟南國相,這一年他正好30歲,由於之前濟南國的歷任國相疏於政務,致使濟南國吏治很腐壞,下屬各縣的縣官們大多數存在嚴重問題。

曹操到任後,開始大家並沒有把這個年輕人放在眼裡,而曹操一去也沒有什麼動靜,看起來一切都很平靜,但兩三個月後曹操突然颳起廉政「廉政風暴」,他在暗中進行了調查,查明那些官員有問題,結果一口氣拿下了10個縣官中的8個,這一下濟南國的官場震動了,官員們再也不敢贖職懈怠了。

當時濟南國還存在「淫祠」問題,「淫」在這裡指的是泛濫,當時濟南國祭祀古人的祠廟非常多,其中僅祭祀城陽景王的祠廟就多達600多座,這些祠廟都由一些地方黑惡勢力來操控,所需要的花費分攤給轄區內的百姓,背後隱藏著複雜的腐敗問題和社會不安定因素。

曹操頒布新的命令,禁止再建新祠廟,已建的只要不符合要求也將強行予以拆除。由於行動果斷,濟南國內的淫祠現象很快不見了。

從上面這兩件事上,可以看出曹操年輕地時候是一名稱職的地方官員,他不是那種混日子的人,敢做敢當,也有很強的執行力,他不僅能打仗,而且擅長地方治理,如果是清平世界,他的確可以做一名治世的能臣。

五、征戰30多年,為何仍未能統一天下?

秦朝末年,劉邦起兵後只用6年就取得了天下;

西漢末年,劉秀統一天下用的時間更是不到4年;

東漢末年,曹操打了30多年的仗,直到臨終前還在四處征戰,卻未能統一天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三足鼎立這種特殊局面形成的,三個支點形成一個面,三足可以形成一個穩定結構,具體政治和軍事形式當然更複雜一些,但曹魏「一強」對蜀、吳「兩弱」,也形成了一種較難打破的平衡,蜀吳只要聯起手來,曹魏就很難同時戰勝他們,這就是一種「恐怖平衡」。

除大勢之外,還有沒有主觀上的原因可以總結呢?

我覺得也有,從曹操自身來說其實也有可以總結的地方,比如曹操用兵的特點,曹操擅長打突襲戰,擅長孤軍深入作戰,儘管手下戰將如雲,其中不乏一流猛將,但曹操仍然有親自帶兵執行重要任務的習慣,曾不止一次帶兵孤軍深入,比如烏巢奇襲戰、遠襲白狼山之戰以及當陽追擊戰等,曹操都是親自帶兵孤軍深入作戰,作為一名軍人,身先士卒、不怕犧牲是優點;作為一名統帥,過於冒險又是一個不足。

《孫子兵法》說:「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在為將的5種基本素質里勇敢只排在第4位,比它更重要的是智謀、威信、對士卒的仁愛,當然不是說曹操在智謀等方面不足,而是說曹操凡有大事都習慣親歷親為,這未必是明智之舉。

劉邦手下有韓信,劉秀手下有鄧禹,就連孫權手下都有周瑜、陸遜,他們都是「元帥級」的人物,可以幫助主公獨擋一面,而曹操手下沒有這樣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重要的事你自己都親自幹了,別人沒機會啊!

曹操手下的重要將領以「諸夏侯曹」為核心,無論曹洪、曹仁還是夏侯惇、夏侯淵都不具備「元帥」的資歷和氣勢,具體完成一項任務沒問題,但無法替曹操指揮一場大戰役。

在曹操晚年夏侯淵曾獨自鎮守漢中,卻因一次戰場上的冒進而戰死。在曹操的管理體系中,無論文武都以他為核心,武將中有一批資歷差不多的人,個個聽命於他,但也往往只聽命於他,故經常出現諸將之間互不服氣的情況。

從管理學的角度看,扁平化可以提高執行的效率,但過於「扁平」會因管理手段的單一從而引發很深的內部矛盾。

曹操的身邊如果有一、兩個韓信、鄧禹、周瑜那樣的得力助手,就可以在自己指揮一個戰場時去領導另一個戰場,從而使曹魏能同時打贏兩場戰爭。

但曹操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在實戰中只能攻一方、守一方,這就讓蜀、吳抓住了他的弱點,他們經常從東、西和中三線同時向曹魏發起攻擊,讓曹魏首尾不能相顧,從而在曹操生前難以捕捉到能夠統一天下的機會。

六、曹操的軍事才能

曹操沒有統一天下,還打過大敗仗,除了赤壁之戰外還有不少敗仗,有時候敗得相當慘,但《三國志》談到曹操的軍事才能時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他有「韓、白之奇策」,也就是軍事上可以與韓信、白起比肩,還有的說他是當世之「孫、吳」,也就是三國時代的孫子、吳起,說明他的軍事才能非常突出。

曹操打的敗仗有不少,赤壁之戰算一次,還有第二次漢中之戰,早年也有不少敗仗,比如汴水之戰,幾乎全軍覆沒;

還有濮陽之戰,差點讓呂布活捉,為什麼敗仗這麼多?因為曹操一生打的仗多,打的多,有勝就有敗,勝的多、敗的也多,僅對《三國志》武帝紀的統計,曹操30多年裡就打了30多場硬仗,幾乎年年都在打仗,這個數目是其他群雄沒法比的,再加上曹操在群雄中起點不算太高,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能依附於袁紹,四面都是強敵,容易打敗仗。

但曹操打過的精彩戰役更多,官渡之戰不用說了,早年奪取兗州之戰、下邳之戰、鄴城之戰、南皮之戰、北征烏桓之戰都很精彩,最精彩是的潼關之戰,曹操親自謀劃、親臨前線指揮,聲東擊西、出神入化,又巧用反間計,將對手打得毫無招架還手之力。

曹操沒有留下專門軍事著作,要麼是沒有流傳下來,要麼因為平時忙著打仗,沒有時間專心著述,但他對《孫子兵法》的注釋工作卻為人稱道,漢代的人注重經學,不太關注兵法,在曹操之前還沒有人如此專註於《孫子兵法》的研究,曹操結合自己的用兵實踐,一邊注釋,一邊就有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對於不易理解的地方進行闡釋。

現在能看到的曹操註解《孫子兵法》約有300多條,根據其注釋的內容,可以分析他做這項工作主要完成於擒呂布之後、火燒烏巢之前,也就是官渡之戰前的一段時間,而且前面註解得都很詳細,越往後面越簡單,可以看出曹操越來越忙,使這件工作也受到了影響,但是即使如此,曹操對《孫子兵法》的註解工作也受到後世的推崇,在歷代難以計數的《孫子兵法》注家中,早期共有11位大家被公認為最權威,曹操排在第一位。

七、曹操有沒有屠過城?

關於曹操的屠城,也是後人詬病他比較多的地方,比如屠彭城、屠柳城等,打了勝仗,把俘虜抓起來放在一起殺了,動不動就殺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這的確很殘暴,無論有什麼理由,無論在什麼年代或出於什麼樣的考慮,這種行為都是殘忍的、反人類的,是應該譴責和批判的,但具體到曹操的屠城問題,還不能只看個別史書的記載,要綜合起來看,並且認真地分析再下結論。

比如屠彭城的問題,彭城是今天的徐州,曹操曾在這裡與陶謙有過一場大戰,《資治通鑒》是這樣記述的:

「秋,曹操引兵擊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保郯。初,京、洛遭董卓之亂,民流移東出,多依徐土,遇操至,坑殺男女數十萬口於泗水,水為之不流。」

僅在彭城一地就活埋了數十萬人,有男有女,也就是其中大量是老百姓,以至於泗水都被堵塞不流了。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彭城國相當於一個郡,根據東漢末年最後一次人口普查,當時彭城國的全部人口是493027人,全國總人口當時是5000多萬。漢末以來經過黃巾起義、自然災害、戰爭屠殺,全國人口迅速銳減到1000多萬,只剩下了五分之一,彭城國是各種災害的重災區,即便按五分之一的比例去測算,此時彭城國的人口數也只不過十萬人左右。也就是說,彭城及其所轄各縣的全部人口加在一起也沒有「數十萬」,而且雙方在彭城交戰,普通百姓能避則避、能逃則逃,彭城國此時的人口總數恐怕早就不足10萬人,曹操到哪兒去抓人?

帶著這個疑問再找其它史料,發現《三國志》武帝紀里關於這一戰只有16個字:「秋,太祖征陶謙,下十餘城,謙守城不敢出。」《三國志》陶謙傳記載大體相同,只是多了10個字:「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萬數」的意思「可以當上萬來數」,那也就是不足一萬,而且這裡說的應該是雙方交戰而死的士卒,沒有特彆強調有老百姓。

關於這場戰役的情況最早的記載大概也只有這20多個字。後來,不知道誰把「萬數」有意無意地理解成了「數萬」,事情就有點不一樣了,到了《資治通鑒》里「數萬」又變成了「數十萬」,也就有了屠城一事

屠柳城的情況也大致差不多,都是以訛傳訛,其實想一想,在漢末人口銳減的情況下,人力資源才是最寶貴、最稀缺的資源,漢末人口大量減少,地盤的重要性相對來說降低了,比如洛陽,董卓棄城後形成了數百里的無人區,誰會費勁去佔領那裡?

很長時間那裡都沒有人要,金銀財寶的重要性也降低了,糧食幾十萬錢、也就是幾十萬枚銅錢一石,要錢還有什麼用?當時最重要的資源是糧食,比糧食更寶貴的是人口,曹操打敗青州黃巾軍後沒有把他們都殺了,而是從中挑選能戰這士改編成一支「青州兵」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退軍時特意要把西縣1000多戶百姓都帶走,都是這個道理,曹操好不容易打了勝仗,得到大量人口,不好好利用,幹嘛要殺他們呢?

八、曹操選曹丕做接班人是失誤嗎?

曹操有25個兒子,其中有做接班人可能的大概有三四個,曹丕、曹植還有他們同父同母的另一個兄弟曹彰都有這種可能,早期還有一個曹沖,因為特別聰明,所以曹操很喜歡,但曹沖死得比較早。

曹魏沒有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長盛王朝,真正的強盛期只是在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這兩代,後面還有3位少帝,基本上是司馬氏的傀儡了。推究根源,有人說曹操接班人沒選好,如果當初選的不是曹丕而是曹植情況會完全不同,但這個觀點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因為選接班人不是選「誰是最可愛的人」,而要選「誰是最可靠的人」,從政治的角度看,曹丕比曹植更可靠。

三曹都是詩人,就身上的詩人氣質來說曹植無疑最濃,他有浪漫主義的一面。論文采曹植比曹丕強,論政治才能曹丕明顯超過曹植。與工於心計、頗有誠府的曹丕相比,曹植顯得更加坦誠、率真。

著名書法家邯鄲淳記述過一個故事,那是赤壁之戰後的某一天,剛剛投奔曹操的邯鄲淳有事拜見曹植,當時正值炎夏,外面很熱,曹植見了邯鄲淳不說一句話,既不問他來做什麼,也不搭理他,把這位大書法家撇到那裡自己走了,弄得邯鄲淳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頗為尷尬。

過了一會兒,曹植回來了,原來他洗澡去了,剛洗完澡的曹植披著頭髮、光著膊子,坐下就跟邯鄲淳暢談不止。

曹植的口才極好,而且有表演天賦,記憶力也驚人,激動時一會兒擊劍,一會兒吟頌詩文,一氣吟頌數千言不帶歇氣的。終於停下來喘口氣,曹植這才問:「邯鄲先生,你來這裡做什麼?」

邯鄲淳說了公事之後,曹植進內室換了衣服,整頓儀容,重新回來跟他談天說地,曹植的知識很淵博,從三皇五帝說到歷代賢君名臣的優劣,從古今文章的得失說到如何用兵,曹植談性不減,索性留邯鄲淳一起喝酒吃飯,還叫了一些人作陪,一邊吃曹植一邊繼續聊,中間不忘讓人過來添酒加菜,整個席間全是他一個人的事,「坐席默然,無與伉者」。

這是生活中真實的曹植,聰明、博學、熱情、充滿激情。我們讀曹植的詩文,也深為其才華所感染,「三曹」中公認曹植的文學成就最高,謝靈運甚至說「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讀他的詩作,最大感受是裡面蘊含著的那些真實的情感,對友人的思念,對弱勢者的同情,以及對社會現實的種種看法,都發自於他的內心,加上文采卓絕,水平實在很高。

但是文采與政治是兩回事,歷史上像曹操那樣集文學家與政治家於一身的畢竟是極少數,曹植不屬於這樣的偉人。

他長於文學而短於政治,他是性情中人,不是官場中人,更不是雄才大略的霸主。與曹丕的深沉的相比,曹植更隨性和浪漫。隨性再往前走一步就容易變成任性,浪漫再往前走一步就容易變成輕浮,曹植恰恰走得有點遠,史書中說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他的這些缺點都能舉出具體事例來。

曹操開始覺得曹植坦誠、善良、有同情心,又極具才華,比較喜歡他,有意讓他接班,但觀察之後發現曹植讓人吃不準,所以最終決定把權力交給曹丕,儘管這不是最滿意的結果,但在曹操看來這仍然比交給曹植來得保險。

失望中的曹植突然變得消沉和自暴自棄,經常酗酒誤事,讓曹操更加失望。

太浪漫就是輕浮,太溫情就是不成熟。

同一件事,對普通人來說屬於浪漫,對領導可能就屬於不成熟了。領導者肩負著與一般人不一樣的責任,因而要求他們更加沉穩、成熟和老練。

成熟的領導應該熟悉一切情況,將大局掌握在自己手中,能知人善任,同時能駕馭複雜的局面,也能駕馭各種類型的下屬,始終成為本集團的核心。

曹植有善良、坦誠的一面,在文學方面的成就也是一流的,但作為一個政治家,他缺少必要的誠府,也不具備政治技巧,尤其是遭遇挫折後表現出來的不堪一擊,更是不成熟的表現。可以肯定,曹操即使當初把權力交給了他,他也不會把江山治理得比哥哥曹丕更好。

九、曹操什麼時候從「英雄」變成「奸雄」的?

在宋代以前曹操的形象基本上是正面的,陳壽在《三國志》里對曹操一生的評價基本被大家認可,陳壽評價曹操的一生,說漢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袁紹虎視於四州,強大到無人可敵。曹操依靠智慧和計謀,以武力統一全國。

他採用申子、商鞅的法制、權術,吸取韓信、白起的奇思妙計,設置官職,任用人才,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幹。同時能剋制自己的感情,冷靜思考問題,不計較別人的過錯。

陳壽認為,曹操「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也就是說,曹操能總攬朝政大權,完成建國大業,完全在於他的見識和謀略是那個時代第一流的,他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人,是超世的英才。

宋代之前,提到曹操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一個英雄,公開崇拜曹操也不會被大家非議。但是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後,曹操的形象突然發生逆轉。

這與南宋偏安於江南的政治格局不無關係,涉及誰是歷史正統的問題,曹操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變了,由英雄成了奸雄。蘇東坡曾經說過:「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輒蹙眉,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說的就是這種現象。

生活中的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就是「真性情」。曹操是個真性情的人,他平時沒有架子,穿戴隨意,高興的時候有說有笑,有的史書說他「為人佻易無威重」,本意是說他為人輕佻、沒有威儀,反過來也可以說是沒有架子、平易近人。

曹操臨終前病倒了,他自感來日無多,於是發布了一道《終令》,要求自己死後,文武百官來弔孝的話只要哭15聲就行,葬禮完畢即脫去喪服。駐守在各地的將士都不得離開駐地,各級官員要認真履行職責。

曹操還交代將自己葬在鄴縣西邊的高崗上,他身邊的婢妾、歌伎等以後都住在銅雀台上,好好對待她們。在台上安放一張6尺長的床,掛上帷幔,一早一晚供上祭物,每個月的初一、十五要從早到晚向著帷幔歌舞。

曹操還專門交代侍妾、宮女:

「你們要經常登上銅雀台,遠望我西面的陵園。我留下的香料可以分給各位夫人,不要用香料來祭祀。宮人們如果無事可做,可以學著紡織絲帶、做些鞋子賣。我一生為官所得的各種綬帶都存放在庫房裡,我留下來的衣物可存放在另外一個庫房,不行的話你們就分掉吧。」

這些事看起來有些婆婆媽媽的,與大英雄的形象有些反差,但無疑是一個男人真性情的流露,蘇東坡是最主張曹操是「奸雄」的人,但看到這裡也不得不說:「一生奸偽,死見真情。」

十、曹操的愛好

說到曹操的愛好,那就很多了,都知道他是個大詩人,史書說他「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意思是說他所到之處經常吟詠詩作,有的被譜成樂曲到處傳唱。他的文章也寫得也好,魯迅評價他是「改造文章的祖師」,他寫詩作文就如性格一樣,通脫瀟洒,沒有什麼顧忌,想寫便寫出來。

曹操還是建安年間文學運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唐朝詩人張說在《鄴都引》中說他「晝攜壯士破堅陣,夜接詞人賦華屋」,白天還在外面指揮將士們攻陣奪營,晚上回到銅雀台馬上派人把那些詩人、文人接來辦沙龍、搞文學聚會,在他的帶領下,建安年間出現了「三曹」「七子」,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高峰。

曹操還是一個公認的書法家,他還很懂音律,史書上說他可以和當時最優秀的音樂家桓譚、蔡邕相提並論;

他還是一個圍棋高手,史書上說他可以與當時最著名棋手的山子道、王九真、郭凱等一決高下,他擅長騎射,能「手射飛鳥,躬禽猛獸」,他還在城市建築規劃和器具設計方面有突出才能,「及造作宮室,繕治器械,無不為之法則,皆盡其意」。

總的來說,曹操不僅是一個英雄、一個有本事的人、一個對歷史有突出貢獻的人,他還是一個精力充沛、個人能力突出、性格豐富的人,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也是個可愛的人。

作者介紹

陳忠海,文史學者、作家,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以「南門太守」為筆名出版《曹操秘史》《司馬懿》《諸葛亮》等三國歷史人物傳記8部,《三國全史》《三國往事》《浪花淘盡英雄》等歷史隨筆集6部,散文集、詩集各1部。

書房記

知識 | 思想| 文學| 趣味

| 書房推薦 |

《三國全史》南門太守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被「奴役」的博士生:是尊師重教還是制度畸形?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