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高華本質上是個左翼,他的孫科研究談不上好

高華本質上是個左翼,他的孫科研究談不上好

高華先生

十幾年前初讀高華著作時所帶來的觀念衝擊,早已轉化為俯瞰歷史的平常心。過去的神化敘事導致了另一種形態的「撥亂反正」,高華是其中用力最深者。過於凸顯某個人的影響並無不妥,只是如果我們將幾乎所有的決策都彙集到一人之下時,會不會反而忽略了其內部對手對改革前三十年所應承擔的責任?這是一個問題。

高華

現在更多時候,我將其視為一個群體,是在他和他的合作夥伴、內部對手們一起努力之下,最終造就特殊歷史階段的悲劇性命運。

楊奎松

該研究領域的權威楊奎松有時候會批評高華,認為他對權力鬥爭的個人動機、情結和心計所做的許多「深描」,並沒有足夠的實證依據。高華去世前也在文集《革命年代》的自序里為自己辯解說,歸根到底歷史學終究去不了敘述者的主觀性,所以歷史學乃「人文學」,非「社會科學」也。高華與楊奎松治史的進路大同小異,楊奎松本人在論文中也常有個人的主觀分析與推論。兩位大家在小異之處的爭辯,很大程度是在中國相關檔案多未解密前提下,個人主觀推論的邊界應在何處的辨析。這當然也是一個真問題,但總透露出相關研究的現實無奈。

高華的《革命年代》

高華本人其實並不太擅長敘事,這從《革命年代》中可以看出。關於孫中山之子孫科的文章,構成了一個小專題,一路讀下來,頗受教益,但也並未留下特別深刻的觸動。我感覺還是孫科的人物形象刻畫的不夠飽滿。很奇怪這樣的研究思路,就是側重於被研究對象的文章與觀點,講來講去,更多是這個人在特定歷史時期是什麼立場,到了另一時期又有哪些轉化。這是很多歷史研究者的慣用路徑。有時候,一本傳記讀下來,感覺也都是沒有血肉溫情的觀點變遷史。我更喜歡故事展示人性,劇情帶動觀點的歷史書寫。道理很簡單,衡諸當下,我們對一位公眾人物的理解,固然需要藉助其發表的文章與公開表達,但真正讓我們產生深入評價可能的,是圍繞著他的那些故事碎片。講故事,並不徒然是為了歷史敘事文本的可讀性,它也是進入人物內心世界的不二法門。

孫科

孫科算國民黨內的左翼。終高華一生,研究精力始終放在左翼史上。在《革命年代》中,有一篇《重新認識20世紀30年代「左翼文化」》,文章不長,但頗值得推薦,也是認識高華晚年思想的關鍵。高華認為,左翼在1930年代的興起,是因為佔據了兩個道德制高點:反帝愛國主義與平民主義。他對此持理解態度。直到今天,他仍認為「進取、參與、反省、批判」等左翼元素(注意,他用的都是進步辭彙)的存在具有積極意義,對今天發展中的某些弊端也許是一個「解毒劑」。這其實是他們一代人的心結所在。本質上,高華也是一個左翼人士。

關注「殺死民國史」,與殺哥神遊民國。翻閱民國報紙、檔案、書籍,提供第一手民國乾貨。原創、獨家、有趣、有料:

任用乾兒子當財政廳長,這個北洋元老被批得滿頭包,性命不保。那時的媒體真厲害

你們想多了,馮小剛《芳華》其實是一部佛系影片

台灣往事:在祝福蔣介石萬壽無疆的大路上,給「總統」「送終」

抓捕台共:1931年的政治大恐慌

國軍悍將張靈甫死於自殺,並非被擊斃,她妻子晚年不親國民黨反親大陸

民國第一作秀大師馮玉祥,給俘虜擦澡,專車接、送大洋,死後還是被對手算計了

蔣介石也有一個拆城夢,獨家披露:北伐勝利後奉化拆拆拆歷史。城牆、孔廟如何逃過一劫

他是蔣介石帶頭大哥,殺人無算,堪稱暗殺王,最終卻慘死他人槍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殺死民國史 的精彩文章:

近代三大高僧挖下的坑:虛雲年齡造假,印光孵化女德班,諦閑也險些背了一鍋

TAG:殺死民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