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 邁向未來之路

居安思危:保持憂患意識 邁向未來之路

騰訊

儒學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往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業。《易》曰: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孔子引用否卦爻辭告訴我們,遭遇危險的,都是因為自以為安定;遭遇滅亡的,是由於自以為國家能留存千古;遭遇動亂的,是由於自認為天下平安無事。所以,君子在安全的時候不忘危險,在生存的時候不忘滅亡,在清平的時候不忘動亂,因此生命安全而國家可以保存。《易經》說:『困窮的狀態會消亡,將困窮消亡的希望維繫在長出嫩芽的桑樹上。

現代人的生活實在太安逸,以至於大多數人忘了身邊「危險」的存在。在大多數人看來,只有和平,沒有戰爭;只有坦途,沒有危險;只有大好未來,沒有嚴峻挑戰。於是,太多人沉迷於享受:小朋友沉迷於遊戲,年輕人追求奢侈品,中年人沉迷於權利與金錢,心中沒有憂患意識,對未來沒有想法和規劃,想的只是渾渾噩噩,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誠然,社會在幾十年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前進的道路不可能永遠都是坦途,越是進步,越是取得成績,我們就越要小心,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

在這,不由想到個發人深省的實驗。將青蛙丟進沸水,青蛙立馬劇烈掙扎,甚至有些逃脫了。但若先將青蛙放在溫水中,慢慢加熱,青蛙會高興的游來游去,但當水溫上升到一百度時,青蛙已經無力逃出,只能活活煮熟!

因此,「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的思維顯得尤為重要。

《左傳·襄公十一年》講,晉悼公在勸宋、齊退兵後,洋洋得意,賜珠寶美女給大臣魏絳,被魏絳一口回絕。他告訴悼公,「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

我們應當以古為鏡,保持憂患意識,登高望遠,看到那些尚未出現而將出現的問題,勤思考,善分析,增強預見性,保持底線思維,喜不忘憂,未雨綢繆,決不能掉以輕心,麻痹大意。在工作中,提前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生活中,把好底線,守住原則。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關鍵時刻,我們越需要居安思危,做好自己,一以貫之,只有回看走過的路和比較別人的路,我們才能反思過去走錯的路,走好今天的人生之路,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一碗臘八粥:承載著中華文化的血脈之源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