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與外人交談時,談到自己的子女時絕不要揭短
最新
01-25
孩子們會做錯事,因為孩子們不可避免地會有缺點。而且這些缺點也正是造成他們挨罵或父母嘮叨的原因。責罵也好,嘮叨也好,最好就讓它們停留在家庭的圈子裡、母女之間、父子之間。如果孩子沒有這些毛病,做母親的這樣說就不對,即使孩子真有這些缺點,也不應向外人張揚。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他們知道自己的缺點,他們有自己的羞恥心。自己的缺點,家人知道沒有什麼,但說與外人知道,面子上就覺得過不去了。因而這樣會使孩子產生羞辱感,令他們自慚形穢。
所以,父母在與外人交談時,談到自己的子女時絕不要揭短。因為父母無意間向外人講自己孩子的缺點,無異於向第三者說他並非是一個好孩子,極端不利於對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長。相反地,作為父母、對孩子的點滴進步要時刻加以肯定。在外人讚美自己的孩子時,父母可以說孩子最近進步很大,這樣孩子覺得光彩,同時也會更加奮發向上。
孩子表達能力較低,一般要經過一番思考才能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時,經常會有家長為了減輕孩子的負擔,搶在孩子前頭說「我明白了,你是想說……」。其實,從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來考慮,這樣做反倒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因為孩子想說的總被搶先說了,會失去表達的慾望,語言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因此孩子顯得笨拙,也要耐心等孩子自己把話說出來。而且由於父母經常如此,孩子也就會習以為常:「又來這一套」,甚或:「又來這一套,又沒有哪個怕你這一套」。或者:「沒事找事罵!喜歡罵! 」這樣大聲苛責,孩子當然一句也聽不進去,更不會有什麼反悔。所以,這樣在外人面前訓斥孩子,絲毫無助於對孩子的教育,而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無地自容,在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TAG:白老師育兒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