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秋爭霸:晉悼公鄬盟失陳

春秋爭霸:晉悼公鄬盟失陳

春秋時期,陳國夾在晉、楚兩個大國之間。晉攻倒晉,楚攻倒楚。

公元前572年,晉悼公在雞澤舉行會盟。陳成公因不滿楚國令尹子辛的欺壓,背楚投晉,派使袁僑參加雞澤會盟。楚共王極其憤怒,命令司馬何忌攻陳。何忌屯兵繁陽,持續對陳國施壓。

為了保住陳國這個橋頭堡,晉悼公命令智罃率上軍從虎牢出兵,借道鄭國向南攻許,解救陳國之危。韓厥諫曰:「周文王率叛殷之諸侯侍奉紂王,不合時機也。如今,晉反之。既無備,豈能得之?」少年老成的晉悼公不從,堅持救援陳國,要在楚國人的家門口一爭到底。雖然,晉悼公成功解救了陳國的危機,但楚國離陳國近在咫尺。

陳成公去世後,楚師再攻陳,陳哀公堅守。戰爭持續到冬季,僵持不下。楚共王親征陳國,質問陳哀公:「何以叛楚?」陳哀公嘟囔:「子辛逼陳太甚……」楚共王就將令尹任夫處死。公元前568年,楚共王以公子貞為令尹率領精銳再次圍攻陳國。

在連續一年多的圍城中,陳哀公不斷向晉國告急,乞派援軍南下。晉悼公下榻於戚,與宋平公、魯襄公、陳哀公、衛獻公、鄭僖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藤成公、薛獻公以及齊太子光、吳、鄫代表會晤。13國商討救援陳國,范宣子諫悼公:「楚立子囊(即公子貞,貞字子囊)為令尹,必改子辛之政。陳近於楚,且猶豫不決。陳懼楚伐己,民懼兵患,能無從楚乎?晉難保陳,不如棄之。」明知保陳之舉困難重重,敢拿青春賭明天的晉悼公依然不甘心失去陳國的擁護。

入冬後,楚國子囊再次攻擊陳國。晉悼公親自南征。宋平公、魯襄公、衛獻公、鄭僖公、曹成公、齊太子光各率兵至城棣與晉軍會合,共同抵禦子囊的進攻。由於聯軍的插手,使子囊伐陳未得全功。可是,聯軍內部卻出現了問題。齊靈公狼子野心吞併萊國,莒犁比公渾水摸魚襲滅鄫國。

如何應對楚國的反撲,晉國高層政見也出現了分歧,形成鷹、鴿兩派。以韓厥為首的鴿派意欲以退為進;爭鋒相對的則是以荀罃為首的鷹派主張據鄭以圖霸,以攻為守。子囊趁著晉國高層換動之機,再次發起對陳國的攻勢。12月,晉悼公和宋平公、衛獻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宣公、陳煥盟於鄬,磋商救陳。

不料,連連戰亂導致陳國發生政治動蕩。陳國慶虎、慶寅私會子囊:「我們使公子黃至鄬,請君擒之!」隨後,慶虎、慶寅差人至鄬告於陳哀公:「楚人擒住公子黃。寡君若不歸,社稷有難。群臣不忍,恐有他圖。」陳哀公聞訊大驚,匆匆從鄬之會上逃離。

陳侯不辭而別,使鄬之盟失去價值。或者這並不能代表陳哀公就要脫離晉盟,但在晉悼公看來,陳國已附楚。至此,陳國只能跟隨楚國,而晉悼公也才真正明白韓厥、范匄的金玉良言,很洒脫的下令聯軍北撤。

「遠交近攻」素來是重要的謀略。晉國遠離陳國,意味著不僅要比楚國付出的更加高昂的戰爭成本,而且效率也要比楚國低。陳國攝於楚國的軍威,肯定只能跟楚國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團之翼 的精彩文章:

春秋爭霸:齊晉榮庭之戰

TAG:水團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