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臘八粥的故事

臘八粥的故事

如果懶得看文字可以聽語音版喲~

(在 [喜馬拉雅FM] APP 中搜索「大鎚說史」關注收聽過往節目)

友情提示

我們 「BT歷史零售」公眾號正式更名

「大鎚說史」

感謝各位讀者老爺的一路支持!雖然

名字不「BT」了,但是內容依舊「BT」!

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也就是臘八。每年這一天,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有喝臘八粥的習慣。臘八粥的熱氣正從神州大地四面八方升騰開來。本期,大鎚就來講一段臘八粥的故事。

臘八粥,一般來說是用五穀雜糧加入核桃仁、蓮子、紅棗、桂圓肉等烹制而成。

臘八粥的起源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正式出現於宋代,距今已經1000多年,關於臘八粥的起源,則有多種說法

流傳最廣的,是說臘八粥與佛教的傳播有關。據說佛祖釋迦牟尼在遊歷時面臨飢餓,是一位牧羊女以糯米、黏米雜合野果煮粥,救了他一命。因為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因此後世每逢這一天佛寺僧眾就煮這種粥來紀念。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是日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而宋人吳自牧的《夢粱錄》也說:「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臘八粥的起源要更早,得從古代臘月的出現算起。清人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說:「臘月八日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皆於預日揀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門灶、隴畝,闔家聚食,饋送親隣,為臘八粥。」這就是說,臘八粥源自這種古代的王侯臘,而王侯之臘,則與臘月的起源有直接關係。

三皇五帝圖

漢代應劭在《風俗通義》解釋說: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

也就是說,所謂臘月,或者打獵後以禽獸祭祖,或者因新舊之交而祀神靈,臘月正是來祭祀的。此外,臘月還是辭舊迎新祈福避疫之意,《隋書》有云:「臘者,逐疫迎春。」《說文》曾載:「冬至後三戍日臘祭百神。」從南北朝開始,始於先秦的這種臘日祭神活動開始集中在臘月初八

臘八粥的傳說

除了身世有多種起源之外,從古至今還流傳很多關於臘八粥的傳說。

比如朱元璋起源說。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在地主家放牛,因為牛跌斷了腿,地主罰他不許吃飯,他在鼠洞中找到了老鼠搜集的大米、豆子、紅棗等零散食物,合煮為粥,權作充饑。等到他做了皇帝,懷念當年的果腹味道,於是命人「歲月重現」,於是就有了臘八粥。

當然,跟人物有關的臘八粥故事不止朱元璋這一種,還有一種傳說,說臘八粥是為了紀念抗金名將岳飛。在河南,人們傳說南宋名將岳飛率部抗金於朱仙鎮,當時兩軍交戰正值臘月初八嚴冬,岳家軍糧食不夠,眾百姓紛紛送粥,岳家軍集合眾百姓送的糧食,熬製為「大家飯」,以粥果腹,大破敵兵。後來百姓為了紀念岳飛,便以雜糧豆果煮成「大家飯」食用,後來演變為今世的「臘八粥」。

除了附會歷史人物,臘八粥還有一個非常古老的源自「赤豆打鬼」的傳說。傳說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zhuān xū]氏,三個兒子死後變成惡鬼,專門嚇人。古人對鬼神的恐懼,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源自於人們認為得病往往是疫鬼作祟。人們相信,這些惡鬼只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食用以祛病避邪。日久則演變為臘八粥。

臘八粥的味道

清人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詳細記錄了古代臘八粥的原裝組成和做法:「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紅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以作點染。」其作法食材規範,已經與現代臘八粥很接近了。

不過,這不是臘八粥的唯一做法。南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書中說:「用胡桃、松子、乳蕈[xùn]、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這份單子里的乳蕈、柿蕈都是菇類,還要往粥里放柿子和栗子。

除了放雜糧和果菜,臘八粥還有放肉的做法,民國時代成書的《咸陽縣誌稿》裡面說:「臘八,即十二月八日。雞鳴即起,煮米為粥,雜以臘肉、豆子、豆腐、蔬菜等,名臘八粥,鄰居交相饋送。」陝西咸陽的臘八粥是要加臘肉和豆腐以及蔬菜的。咸陽以北的陝北高原上,還有人習慣在臘八粥里放些麵條。而在甘肅蘭州,臘八粥要放肉丁,同一省的武威則要加扁豆。

臘八面

除了北方人口味中習慣的甜口,臘八粥還有大行其道的咸口。比如用黃豆、花生、肉丁、白蘿蔔、胡蘿蔔熬成的四川臘八粥,鹹粥加青菜再放油的江蘇臘八粥,以及放入茨菇、荸薺、胡桃仁、松子仁、紅棗、栗子、木耳、青菜、金針菇等的蘇州臘八粥等。

還有一種臘八粥,已經不再流傳了,不過大鎚在這裡說一下,這個不流傳,不是壞事。

這就是原本是大眾食品的臘八粥,曾經有一個極度奢華的版本。清朝《光緒順天府志》云:「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製,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這就是清朝宮廷版的臘八粥。

每年臘月初一,清皇宮總管內務府派司員把粥料和柴火運到雍和宮。煮粥的原料有上等奶油、羊肉丁和五穀雜糧以及各種乾果等。初六日,皇帝派大臣會同內務府總管大臣,率領三品以上官員及民夫到廟裡監督稱糧、運柴。初七清晨,皇帝所派監粥大臣下令生火,並一直看鍋看到初八凌晨,粥全部熬好。這時皇帝派來的供粥大臣率領官員開始在佛前供粥,眾喇嘛進殿念經,隨後把煮好的粥獻給宮廷,同時裝罐密封用快馬送往承德行宮和全國各地。雍和宮內有一口直徑2米、深1.5米的大銅鍋,重達4噸,這口大鍋就是專門來熬臘八粥的

煮一鍋粥就要用小米750公斤,雜糧、乾果各50公斤。煮出來的粥要用來供佛、送皇帝及宮內、王公大臣及大喇嘛、文武百官及給雍和宮的眾喇嘛,剩下的還要施捨給民間百姓。這一番煮粥下來,每次要花費白銀10萬兩,按照當時的物價,可以購買近7000噸糧食,夠35000人吃一年。這樣奢靡的粥,已經完全失去了臘八粥祈福避禍的本意。

非正常歷史研究人員,專註歷史銷售幾千年~

我們以史為鏡,可以照亮你的美

大鎚說史

想看有趣的歷史八卦

(每周一、三、五、日晚飯前更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T歷史零售 的精彩文章:

「年終獎」的歷史

TAG:BT歷史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