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老師告訴你臘八粥的故事

張老師告訴你臘八粥的故事

每年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熬臘八粥喝。這裡面有一個故事,傳說很早以前。有這麼一家人三口。老頭兒老伴和兒子。老兩口兒都是勤快人。可她那個兒子是個大懶蟲,叫他學活兒,他不幹。一天到晚在這裡逛逛那裡溜溜,誰勸說也聽不到耳朵里。老兩口兒想,也許給他找個媳婦過上日子會變勤快些吧。於是就給他娶了房,媳婦。也巧這媳婦也是一個懶老婆,小兩口兒竄等著一塊兒來。

日子像流水一樣過去。老頭兒老了,老頭臨死前把兒子叫到身邊說。孩子,記住,誰家的莊稼鋤的勤,誰家的糧食就打滿囤。說著,老頭兒就咽了氣。沒多久。老媽媽也老了,臨死前,他把兒媳婦叫到眼前說。誰家的煙囪先冒煙,誰家的高粱先紅尖。還沒說完老媽媽也就一口氣兒過去了,從那小兩口兒自己開始過日子,很快就把父母的囑咐就忘掉了。把老人攢下的東西都吃光了,把房子、地也快賣光了。

這一年臘月初八,天寒地凍,夫妻二人凍得出不來門兒,肚子餓的咕咕叫。他們也忽然想起來自己的糧食囤還沒有清除。也許會清出一點兒糧食來罷。於是就掃了掃囤底。清出高粱,穀子,黑豆,綠豆等。總共八樣糧食。用一小茶碗就熬成粥喝了,從那小兩口兒吸取了好吃懶做的教訓,改邪歸正,勤儉持家,日子又越過越好了。俗話說勤儉是持家之本,喝臘八粥的風俗,也就在民間世代流傳了下來。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時候兒,給財主家放牛。經常挨餓,一次他發現一個老鼠洞就想捉幾隻老鼠燒著吃。他掏呀掏,掏上來的卻是一些雜糧,還有一些紅棗。他高高興興的把這些東西帶回家煮了一鍋粥,喝起來比什麼都香。朱元璋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以後,整天吃山珍海味吃的膩了。突然想起了老鼠洞掏糧食煮粥的那件事兒,便傳命御廚以各色雜糧煮粥。這天正是臘月初八,朱元璋吃了以後龍顏大悅。將粥賜名為臘八粥,從此以後民間也興起了吃臘八粥的習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