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輝南籍著名學者:劉益春

輝南籍著名學者:劉益春

編者按

輝發河(滿語:hoifa bira)是西流松花江最大的支流。其徑流量占豐滿水庫入庫總量的26%,水量隨季節變化極大,汛枯可相差超過1000倍。輝發河流域在遼金時期為女真回跋部居住地而得名。《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輝發通考作回霸,遼史作回跋,金史作晦發又作回怕,明統志作灰扒,皆一音之轉。」上游幹流楊樹河上建有大型水利樞紐海龍水庫,主要支流有蓮河、梅河、沙河、一統河、擋石河、三統河、金沙河等。地處輝發河流域長白山門戶的吉林省輝南縣,不僅風景如畫,文化底蘊深厚,且因蘊長白山靈氣,承三角龍灣之神韻,歷史悠久,地靈人傑。九世紀遼政權在此建鎮設府,明末輝發部落在此築城建都,一展崢嶸。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此橫刀躍馬,鏖戰稱雄。聖祖康熙和高宗乾隆在此行圍打獵,射虎斃熊。為保護髮祥地,清王朝在此設「盛京圍場」,山珍野味,貢獻清宮。現代以來著名學者、文人作家更是人才輩出。

本公眾號將陸續推介,歡迎大家光臨!

今天,本公眾號推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首屆吉林省傑青、首批拔尖創新人才,全國模範教師。東北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劉益春先生。

輝發河流域輝南籍現代著名學者簡介(1):

中科院百人計劃、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東北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劉益春

中科院百人計劃、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劉益春

人物檔案

劉益春:1962年12月生,男,吉林省輝南人。1981年9月——1985年7月東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原物理系)物理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現任東北師範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主要經歷

1981.09-1985.07東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原物理系)物理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5.09-1988.06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原長春物理所)凝聚態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2.09-1995.12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與義大利都靈工業大學聯合培養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5.12-1998.05吉林大學化學系博士後,從事納米電子學材料與器件研究

1996.04-1997.08日本九州大學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後,從事微電子介電薄膜材料與MOS器件研究

1988.07-1999.11東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1999.12-2003.09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百人計劃學者,從事寬禁帶氧化物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研究。

2003.09-至今 東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從事寬禁帶氧化物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研究。

2009.09-至今 紫外光發射材料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3.09-至今中共東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

2004.01-2012.04東北師範大學副校長2012.04-至今東北師範大學校長。

研究方向

納米電子學材料與器件、微電子介電薄膜材料與MOS器件研究、寬禁帶氧化物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寬禁帶氧化物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紫外光發射材料與技術等研究。

學術兼職

中國高教學會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副會長

教育部高等學校中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專業教學指導分會委員

現任國際發光會議(ICL)程委會委員

國際II-VI族化合物材料會議顧委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發光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清潔能源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副主任

中國真空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光學學會理事

第六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及數理學部委員

吉林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

長春市物理學會理事長

《發光學報》副主編

《物理實驗》副主編

學術獎勵

1996年獲橫山明聰獎金;

1998年獲長春市「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

1999年教育部優秀教師基金;

1999年入選首屆吉林省傑出青年研究計劃;

2000年獲國務院政府津貼;

2001年獲國家教育部和國家人事部共同頒發的全國模範教師榮譽稱號和獎章;

2001年度獲長春市優秀共產黨員;

2003年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百人計劃」;

2005年獲吉林省高級專家。

承典塑新 力行致遠——校報專訪校長劉益春談「創造的教育」理念

主要著作及論文

主要從事寬禁帶半導體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究工作。針對ZnO研究中存在的獲得高質量ZnO單晶薄膜、p-型ZnO摻雜困難;非極性材料上生長極性ZnO材料存在的界面電荷失衡問題; 探究ZnO深缺陷的可見區發光機制並實現其控制;製備低維ZnO量子點材料、實現ZnO量子點陣列的自組織生長;利用低維結構的量子限域效應增強ZnO的激子發光。針對這些熱點、難點和基本問題,開展了一些有鮮明特色的創新性研究工作。共在Advanced Mater., Phys. Rev.B., J.Chem.Phys., J.Phys.Chem., Appl. Phys. Lett, J. Appl. Phys等國際雜誌上發表論文60餘篇, SCI論文他引120餘次,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

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無形變sp2π-Cluster是發光中心的觀點。提出了N進入sp3 網路引起配位數減少導致應力釋放的重要結果;提出了N的橋作用以及sp2π-Cluster團簇及其它的各種形變決定能隙的大小。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證實了N進入a-C:H網路中引起C-H鍵的弱化和網路的不穩定性。主要反映在摻氮後易於引起sp3網路再構及C-H鍵的弱化。為進一步研究N在a-C:N:H中的作用和探索a-C:H材料在光電子器件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關注和引用。這些觀點和結論被國際同行學者接受和引用。我們關於氮進入sp3網路引起應力釋放的物理原因及其與無形變sp2 π-Cluster發光中心的關係,為用發光方法研究高壓誘導碳氮結構相變提供了理論依據。兩篇論文SCI他引43次,其引用有Anal Chem., Phys. Rev.B, Appl. Phys. Lett, J. Appl. Phys., Solid State Commun., J. Phys., 等國際著名雜誌,研究工作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總體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發明了用濺射型電子迴旋共振(ECR)微波等離子體氮化技術在低溫、低壓下獲得了高質量SiN薄膜的方法,2003年獲得1項國家發明專利。針對研究和表徵膜厚小於10 nm的SiO2的困難,根據縱向光學聲子對P偏振紅外強烈吸收的原理,建立和發展了利用P偏振紅外反射吸收光譜表徵超薄SiO2的方法。利用偶氮染料和電子推拉型偶氮染料摻雜聚合物薄膜,實現了可擦除光存儲,在一個光斑內存五幅全息圖象的創新工作。在J.Appl.Phys., Phili.Mag.B, Appl.Phys.Lett., Optics Lett., Optical Commun.,等國際SCI雜誌上發表論文20餘篇,SCI他引21次,其中有國際著名雜誌Chem. Rev. 102,(2002), Appl. Phys. Lett, 81, 2002, J. Appl. Phys. (2002),J. Chem. Phys.109, (1998)等雜誌。

先後主持教育部回國人員啟動基金、教育部重點科學技術項目、吉林省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優秀教師資助項目、首屆吉林省傑出青年科學研究計劃、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項目。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項目,國家「十五」「863」高技術課題子課題1項。作為課題副組長參加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1項,參加國家「863」高技術課題1項。

近年來共發表SCI論文80餘篇,SCI論文他引200餘次,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2000年應邀在中韓關於半導體物理與器件雙邊國際會議上作了「熱處理高能Zn離子注入SiO2材料製備ZnO量子點」的邀請報告。2003年美國材料研究學會關於Nanostructuring Materials with Energetic Beams主題學術討論會口頭報告。2003年美國材料研究學會關於New Applications for Wide-Bandgap Semiconductors主題學術討論會口頭報告。2002年在第八屆全國固體薄膜會議上應邀作大會特邀報告。2003在首屆全國ZnO學術會議上作大會邀請報告。2005在第二屆全國ZnO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

承擔項目

1.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研究項目(200萬)(主持):紫外發射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技術基金項目(20萬)(主持):SiO2基質中ZnO量子點薄膜藍紫色交流電致發光器件研究。

3.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30萬)(主持):ZnO納米粒子表面增強多聲子喇曼線在生物分子識別中的應用。

4.國家「863」課題(100萬)(學術負責人):ZnO激光二極體研製和紫外激射的研究。

5.國家「十五」「863」子項目(主持)(30萬):基於納米生物探針的免疫層析檢測技術。

6.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150萬)(學術負責人):量子點熒光生物光纖探針基礎研究。

全國人大代表、校長劉益春傳達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