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史上,最荒唐的三件事
抗戰史上,有時候「偽軍」比日本軍隊更令人痛恨,因為他們拿著中央政府的軍餉,轉身就給日軍效力,欺壓百姓,掃蕩抗日根據地,破壞抗戰大局。
據《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如是記錄:「叛逃的將軍1941年有12個,1942年有15個,1943年是高峰的一年,有42人叛逃。50多萬軍隊跟隨這些叛逃的將軍離去,而日本人則利用這些偽軍去保衛其佔領的地區,以對抗共產黨游擊隊」。國民黨軍投敵人數,至少有50萬之多。
在《崗村寧次回憶錄》中,崗村寧次是這樣敘述的:「我到北京就職後,了解到管轄區內沒有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但有不少以上將、中將為軍隊司令的國民黨地方軍。這些地方軍大都是各派系的舊軍閥,目前雖接受中央政府的軍餉,對蔣介石卻未必忠誠。只要避免和他們作戰,即可減少犧牲,節省兵力。因此,我要求各軍司令官、兵團長等對國民黨地方軍進行誘降工作。結果非常奏效。從1942 年春開始,這些將領陸續投誠,到43 年秋幾乎全部歸順我軍。其中最大的部隊,就是前面提到的龐炳勛八萬大軍。
而這投降日軍的50萬偽軍,依舊在抗戰中領著國府的軍餉,這是他們自己親口承認的:「我們不是叛國投敵的人,共產黨才是中國的叛逆,我們是想和日軍一起消滅他們的。我們至今仍在接受重慶的軍餉。如果貴軍要與中央軍作戰,我們不能協助。這點望能諒解。」(【日】稻葉正夫編寫,天津市政協編譯委員會翻譯:《中華民國史資料叢稿。岡村寧次回憶錄》,中華書局1981年版,327頁)。
雖然1937年就中日開戰,但直到1941年底國民黨政府才正式對日宣戰。更為令人費解的是,蔣介石對日宣戰之後,居然還向已經向日本投降的偽軍發放了至少十個月以上的軍餉。
這件事情,與」花園口決堤」、「長沙文夕大火」、「豫湘桂大潰敗」、「拉數百萬壯丁」、「繼續庚子賠款」一起,成了抗戰中國民黨幾大污點之一。
花園口決堤
花園口決堤,又稱花園口事件、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長沙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政府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里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間接導致慘絕人寰的1942河南大饑荒,史稱花園口決堤。
在花園口決堤過程中,蔣介石擔心手下執行消極,一再通過口諭、電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婦人之仁」。花園口決口後,奔騰的黃河水迅速下泄。此時正值雨季,黃河上遊河水暴漲。奔瀉而下的黃河水,捲起滔天巨浪,由西向東奔泄的河水沖斷了隴海鐵路,浩浩蕩蕩向豫東南流去。淹沒了中牟、尉氏、扶溝、西華、淮陽等地,又經潁河、西淝河,注入蚌埠上游的淮河,淹沒了淮河的堤岸 ,沖斷了蚌埠附近的淮河鐵路大橋。蚌埠向北經曹老集至宿縣,也都成了一片汪洋。
整個黃泛區由西北至東南,長達400餘公里,流經豫、皖、蘇3省44個縣30多萬平方公里的地方,河南民宅被沖毀140萬餘家,淹沒耕地800餘萬畝,安徽、江蘇耕地被淹沒1200餘萬畝,傾家蕩產者達480萬人。89餘萬老百姓猝不及防,葬身魚腹,上千萬人流離失所,並且造成了此後連年災害的黃泛區。
國民政府《豫省災況紀實》如此勾勒出黃泛區災難圖:黃泛區居民因事前毫無聞知,猝不及備,堤防驟潰,洪流踵至;財物田廬,悉付流水。當時澎湃動地,呼號震天,其悲駭慘痛之狀,實有未忍溯想。以僥倖不死,因而僅保餘生,大都缺衣乏食,魂盪魄驚。其輾轉外徙者,又以飢餒煎迫,疾病侵奪,往往橫屍道路,填委溝壑,為數不知几几 。幸而勉能逃出,得達彼岸,亦皆九死一生,艱苦備歷,不為溺鬼,盡成流民……因之賣兒鬻女更是司空見慣。
河南省檔案館的記載死亡人數為89萬人,受災人口的高達1,200萬人, 花園口決堤事件給黃河下游豫(河南)、皖(安徽)和江蘇等地的中國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淹沒耕地1,200餘萬畝,造成黃泛區。共計有千萬人受災,480萬人流離失所。花園口決堤將黃河每年幾十億噸的泥沙順著決口湧入平原,淤塞河道,淹沒田野,漫溢湖泊,堵塞交通和航運,形成了穿越豫皖蘇三省44個縣的廣闊黃泛區」 每年汛期時,黃水都會泛濫迴流倒灌,淹沒農田,洪水過後便是蝗災,到處是沙丘,地表突兀凸凹,根本無法耕種,對當地農業造成嚴重破壞。
這次決口直接造成了1941年至1943年連續兩年的大規模旱災,並由此引發著名的的「河南大饑荒」,數千萬人淪為難民,僅河南一地就有300萬農民死於飢餓。災難之後,河南老百姓痛恨蔣介石和國民黨,尤勝日本侵略者,他們把「水旱黃湯」稱作河南的四大害,其中這個湯,就是蔣介石的愛將,駐守河南的湯恩伯。
「1944年4月中旬,1944年4月中旬,日本6萬軍隊對中國這個鬧饑荒的省(河南)發起了進攻……而當地的農民用草耙就把5萬中國軍隊解除了武裝。日本人花了三周的時間,擊潰了30萬中國軍隊,控制了到漢口的鐵路。」——(【美】布賴恩·克羅澤:《蔣介石傳》第十八章)
未上戰場,先死數百萬壯丁
抗戰中的國民黨根本不把基層士兵當人,用鐐銬鎖住,隨意虐待辱罵,隨意當作逃兵槍斃,在七年抗戰中,國民黨自己拉壯丁征夫虐待致死的新兵,遠勝在戰爭中死去的士兵。日軍打死的國民黨官兵最多不超過133萬!而國民黨自己折磨致死的壯丁,至少186萬!國軍虐待致死士兵,比日軍打死的還多!
「新兵中大量死亡的準確數字絕不可能得知。一份官方材料承認,戰爭期間喪失了1867283名新兵。(國防部所屬戰史局局長1978年7月根據《抗戰史料叢編初集》第293頁,向我提供的信息。)遺憾的是,沒有對這個數字按死亡和逃跑的項目加以分析。國民政府的堅決支持者和蔣介石的一位知己蔣夢麟根據秘密文件估計,至少有1400萬新兵在抵達他們的部隊之前死亡。(見蔣夢麟:《新潮》,第91頁)。」——《劍橋中華民國史》下冊第十一章第三節注釋。


TAG:平原公子的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