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收好,這份各國解酒食物清單

收好,這份各國解酒食物清單

醉酒之後的難受癥狀,僅僅想到就讓人不舒服:脹氣、疲憊無力、噁心、頭疼、想吐、持續散發的酒氣……如何迅速擺脫這種感覺?讓我們從最愛喝、也最能喝的國家那裡學點當地的解酒偏方吧。

英國 | 全套英式早餐

英國人人都知道,也都照辦的戒酒良方——一份包括了油油的培根和香腸、蛋、血布丁、茄汁焗豆和烤吐司的全套英式傳統早餐。當地人認為油脂能「吸收」胃裡的酒精。

秘魯:Leche de Tigre 魚湯

其實就是秘魯名菜 Ceviche (海鮮雞尾酒)裡面的湯汁,意思直接翻譯過來是「老虎的奶」。通常口味酸而鮮咸,除了海鮮和魚以外,還含有檸檬汁、各種香料、辣椒、大蒜、洋蔥以及鹽和胡椒。一劑猛葯。

德國:Katerfrühstück 解酒早餐

德國人相信,酒後吃一點腌制類的食物有利於酒精代謝。他們有一種專門的醒酒早餐「Katerfrühstück」,「Kater」指的是醉酒後的不良反應,而 Frühstück 指的是早餐。實際上就是用鹽漬過的鯡魚卷上腌黃瓜。

波蘭:腌黃瓜的汁

你大概可以看出一點規律了,有一種流派的解酒思路,就是吃一些刺激開胃的食物——特別是經過腌制的,酸酸鮮鮮辣辣的那種。到了波蘭以及周邊國家,這種食物變成了腌黃瓜的汁。醋、鹽和水是其主要成分,可以讓人迅速補充電解質和水分。從整個東歐地區的居民都很會腌制食物,把夏天盛產的各類生鮮經過腌制,保存到冬天再吃——比如腌西瓜,也是一道當地名菜。

墨西哥:Menudo 牛肚湯

墨西哥牛肚湯,放上辣椒和各式香料燉煮而來,本來就是一道本地傳統美食,用做解酒,是因為當地人相信它可以開胃醒腦。其實可能就是想吃點好吃的。

義大利:Espresso

令人意外的,義大利人在醒酒這件事上非常簡潔直接——一杯 expresso。不夠的話就兩杯。兩杯不夠就……直到夠了為止。義大利人的理論是,咖啡因可以讓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從而更快的擺脫宿醉引起的頭痛。

加拿大:肉汁乳酪薯條 Poutine

Poutine,重音在第二個音節,來自魁北克地區的食物,就是在薯條上加乳酪和「紅燒肉」。再豪華一點的版本,就是把各種人們喜歡的「澆頭」澆上去,可以是魚,也可以是培根或者香腸。從魁北克走出,暢銷整個北美,也作為一種簡單(粗暴)好吃的快餐,通過商業連鎖(或者模仿)出現在了中國、日本等一些亞洲國家的商場里。

厄瓜多:牛至茶

厄瓜多的食物有很多燒烤和油炸的部分,但解酒食物卻很清淡:用牛至葉來泡水。他們相信這樣可以讓胃舒服一點。

日本:梅干

日本人的居家必備——梅干,解酒的原理跟腌黃瓜很像,都是通過強烈的味道刺激味覺,緩解噁心,也同時補充鹽分。梅乾的酸度和鹽分都很高,放在便當里可以延緩食物變質,跟白飯也很配。

克羅埃西亞:Burek 餡餅

填滿了肉,白乾酪,菠菜等餡料的 Burek,在當地是一種普遍的解酒食物,其實就是又油又大的一塊餅,本地人認為這樣可以吸收胃裡殘留的酒精。

韓國:豆芽湯

熟悉韓劇的人對這種食物也不陌生,如果感情線發展得順利,主人公大喝一頓真露後吐露真情後,第二天早上,就會有人奉上一碗豆芽做的解酒湯。不同地區配方不一樣,在首爾,解酒湯是牛骨頭湯做底,放上豆芽、白菜乾、牛血等熬成,更簡易的版本是只放豆芽就行了,比較清淡。

但因為韓國人太愛喝酒了,所以出現了很多更便捷的解酒產品,有很多以「解酒」為賣點的功能性飲料,後來還出現了零食、冰淇淋等等,名目繁多,隨處可見。

印尼:咖椰醬土司

咖椰醬其實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都流行,是「娘惹菜」里流傳最廣的一種甜品醬料,最主要的成分是糖和蛋黃,視地區和個人喜好不同又加入班蘭葉、椰漿等配料。咖椰醬抹吐司,是東南亞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來一塊的全天候食物,被當成解酒良方也是順理成章。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時候,身體的不適癥狀不一定只是喝太多酒造成的,伴隨著酒精吃下的那些太油、太咸、太辣、太甜的食物,也會讓你的腸胃翻江倒海。時值年底,大吃大喝的場合和機會應接不暇,了解自己的胃口和酒量,合理飲食。

圖片來源:theurbanlist,cocina,serious eats,visitsingapore,jptimes,sfgat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生活 的精彩文章:

開在北極圈邊的浮動桑拿酒店,泡澡抬頭看極光的感覺一定倍兒棒

TAG:界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