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宜明書法教育成果展亮相,呼籲書法工作者為薪火傳承儘力

王宜明書法教育成果展亮相,呼籲書法工作者為薪火傳承儘力

王宜明書法教育成果展1月20日至28日亮相靜安區文化館,展出200餘幅書法作品,除了書法家王宜明的學生作品外,也有高式熊、劉小晴、周志高、戴小京等名家特邀作品。

王宜明1947年出生於上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楷書委員會副主任。其書法崇尚魏晉,兼學並研究各種書體及流派,作品風神秀美、雅俗共賞。除了融古推今,在書法藝術上造詣頗深外,他更擅長書法理論研究,著有《楷書百日通》《魏碑練習》《行書歷代養生詩》《名句佳聯字字貼》《書法十八法(歐體)》《顏體唐詩四十首》《米芾蜀素貼節後解析》《書法創作必備(柳體)》等書籍。

王宜明也是一位長期從事書法研究和教學工作的行家,他教學的受眾面廣泛多元,學員的廣泛性和層次的多樣性鮮明,年齡小的為小學生,大的到退休人士,可謂桃李滿天下。他在書法教學上也頗有特色,除了教學生書法創作技巧,也會講述古人書帖、書論背後的傳統文化內涵,還包括不少作品形式探索上的實用經驗。為了提高書法作品的「扮相」,王宜明有不少妙招,比如他此前亮相《上海書法家詩書畫印作品展》的一張作品形式模仿了古代線裝書的樣式,邊欄有標記句讀的紅圈,樣式非常齊整。這些紅圈怎麼一個個畫上去的?「很簡單,把廢舊毛筆的筆頭拔掉,用筆桿沾上紅色顏料,一點就有了。」

王宜明正是用這樣的小發明幫學生們提高效率,創作出更具形式美的作品。不過,王宜明並不主張為了讓作品入展而過分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強調要繼承傳統,打好根基。此次亮相的作品大都形式嚴謹,體現了書法探索的正途。

在上海書法家協會,有許多王宜明這樣的書法家為書法的傳承和普及默默地耕耘著。「我們慶幸躬逢盛世。『筆墨當隨時代』,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把國粹書法藝術傳承下去。」他認為,這次推出書法教育成果展,僅是洶湧澎湃的書法大潮中的一朵小水花。「每一個書法工作者都要為薪火傳承盡一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 的精彩文章:

德國《商報》:2017年第四季度北京空氣質量同比提升超過50%

TAG:上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