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寧三個核心大區迎少帥:他們都是「1200員工」

蘇寧三個核心大區迎少帥:他們都是「1200員工」

北京、上海、南京,對於零售巨頭蘇寧來說,這是三個幾乎同等重要的城市。

南京是蘇寧總部所在地,張近東在此深耕27年,是絕對意義上的「革命根據地」。

北京和上海,則是具有風向標性質的市場,交易規模巨大,是居於最核心地位的戰略區域。

近日,蘇寧同時對這三個大區做出人事調整,引發外界關註:

1月18日,蘇寧易購集團南京大區宣布,蘇寧易購集團總裁助理吳丁劍出任南京大區總經理;

1月22日,徐海瀾首次以蘇寧易購集團上海大區總經理身份亮相外灘,帶領數十位知名企業老總參加公益騎行。徐的上一個崗位,正是吳丁劍接棒的南京大區總經理。

1月23日,剛剛由蘇寧易購集團北京大區副總經理升任總經理的郝嘉出現在朝陽區的一個卡丁車賽場,與到場記者一番激烈PK後,開始侃侃而談蘇寧北京2018年規劃。

筆者梳理髮現,上述三位蘇寧「地方大員」身上,有著諸多共同特點:他們都是年富力強的「80後」,有稜有角,性格鮮明。三人身上還有一個重要標籤,他們都是蘇寧「1200工程」培養的「接班人」。

(蘇寧易購集團北京大區總經理郝嘉)

【三個「1200」員工】

2002年,創立已有十餘年的蘇寧電器進入高速發展期,全國連鎖布局加速。在此過程中,張近東意識到培養零售人才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當年底,他親自批示了一筆在當時看來數字驚人的啟動資金(3000萬元),共計在全國招聘了1200名2003屆本科畢業生,「1200工程」因此得名,通過「1200工程」引進的大學生,被稱作「1200員工」。

迄今為止,「1200工程」已連續實施15期,累計引進培養近4萬名優秀大學畢業生。其中大批優秀的1200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員工已經成長為公司高管,在蘇寧轉型變革、多元發展的道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2003年進入公司的南京大區總經理吳丁劍和上海大區總經理徐海瀾同屬首批「1200員工」,2004年入職的北京大區總經理郝嘉則是第二批「1200員工」。在公司內部,他們被稱作「黃埔一期」、「黃埔二期」。

對於蘇寧來說,「1200工程」是「接班人工程」、「董事長工程」,是公司自主培養人才的品牌工程,也是蘇寧人數最多、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人才工程。

每一期「1200員工」進入公司,張近東都會親自參與溝通,平時亦高度關注。這是一個被他寄予厚望的群體,他說:「無論企業如何發展,1200工程的定位始終不會改變,1200工程是集團自主培養人才梯隊的標誌性工程,是集團事業發展的接班人。」

在張近東的理念里,人力資本是比貨幣資本更重要的資本,是蘇寧成為百年企業的最終推動力。

正因如此,蘇寧一直秉承培養「事業經理人」的理念,為「1200員工」提供事業發展平台。近年來,隨著蘇寧智慧零售的快速發展,大批年輕幹部獲得快速成長機會。在1月16日召開的蘇寧控股集團年會上,張近東透露,「85後」、「90後」年輕幹部已佔集團經理級以上幹部總數的67%,其中很多已經成為核心項目的帶頭人。

這其中,自然包括吳丁劍、徐海瀾、郝嘉這樣的佼佼者。

在1月23日舉行的蘇寧北京新帥媒體見面會上,蘇寧控股集團品牌部(北京)總經理苑金香表示,蘇寧之所以選擇郝嘉等「1200」一期、二期員工接班北京、上海、南京等核心戰略區域,看中的不僅是他們對蘇寧文化的認同,更是他們身上的血性和拼勁,「這是職業經理人身上所不具備的精氣神。」

(蘇寧易購集團上海大區總經理徐海瀾)

【兩個「潮」人】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三名少帥脫穎而出,與蘇寧「1200工程」及其背後的選人用人理念有關,與他們自身的努力,更是密不可分。

此次履新的郝嘉是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2004年大學畢業後進入蘇寧,他的第一個崗位,是蘇寧北京大區一名普通的數碼品類「品管」。

苑金香是郝嘉多年搭檔,據她回憶,2007年,蘇寧3C品類還屬於市場佔有率非常低的品類,運營和供應鏈存在很多困難。當時開會,時任北京大區總經理范志軍提出3C業績年內翻番目標,沒人敢接這個軍令狀,這時郝嘉站了出來,憑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帶著自己的團隊創造了同比增長300%的業績,「郝嘉也從那時候一戰成名,成為蘇寧品類轉型時期脫穎而出的代表。」

13年來,正是憑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大局觀,郝嘉一路被范志軍、侯恩龍、卞農三任北京大區總經理賞識和飛速提拔,直至獨當一面接管這個年交易規模接近300億元的大盤子。

年紀輕輕掌舵蘇寧北京,郝嘉說自己「之前的確沒敢想」,但他並不犯憷。

他說,與之前三位領導相比,自己的確略顯年輕,但年輕就是資本。企業管理團隊的年輕化,不僅為企業發展帶來新鮮血液,而且帶來了蘇寧品牌形象和用戶認知的年輕化。

他說,操盤300億的大區也會有壓力,但心裡更多的是面對挑戰的興奮。

他說,年輕人更了解年輕人。

作為蘇寧自己培養的「接班人」,這些年輕老總在很好繼承蘇寧傳統的同時,與他們的前輩相比確乎有所不同。他們更加強調個性,富有激情。

比如郝嘉,在公司內部,不管是新入職的員工還是公司高管,他都不願意大家叫他「郝總」,說直呼其名就行,叫「胖子」也成。

同事們都知道他的喜好:打籃球、踢足球、爬長城,卡丁車更是他的最愛。他甚至把自己以蘇寧北京新帥身份和媒體記者的首次見面,安排在卡丁車賽場。

比郝嘉稍稍年長的徐海瀾同樣個性十足,此次赴滬走馬上任,首次亮相是參加一場公益騎行。

他說,上海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購物的天堂,上海市民非常懂得追求品質生活。這種品質,既包含了好的商品,也包含了好的服務和體驗,這對所有商業企業和服務企業都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為消費者提供好產品好服務好體驗,首先要對不同消費群體有深入了解,「尤其是年輕一族,只有在充分溝通和互動的基礎上,了解他們,才能更好地服務他們。」

之所以選擇以公益騎行方式亮相,是因為騎行、跑步、登高等正在成為「85後」、「90後」年輕群體熱衷的運動。其實他自己,也是這個年輕群體中的一員。

(蘇寧易購集團南京大區總經理吳丁劍)

【一個「硬」漢】

和郝嘉、徐海瀾的「潮」不同,吳丁劍近期見諸公開報道,給人深刻印象的是他的兩次「硬氣」表態。

去年7月,暑熱炎炎,空調旺銷,電商也因此進入酣戰狀態。此時,有寫手發文稱京東已成國內最大空調零售商。對此,時任蘇寧易購集團總裁助理的吳丁劍在接受記者求證時表示,空調是個半成品,要一台台賣、一台台裝,而且素來有「三分買七分裝」之說。因為這一特殊屬性,空調一直被外界稱為「電商久攻不下的一塊堡壘」。

「京東沒有一台空調是自己裝的,我不知道他這個所謂『最大空調零售商』從何說起。」吳丁劍表示,京東將戰略合作數據包裝成市場份額博取眼球,實際上毫無意義。

與之相比,蘇寧在空調銷售上一直秉持送裝一體化服務,專業優勢明顯。吳丁劍舉例說,蘇寧易購旗下有8000輛配送車輛,專業安裝師45000名,覆蓋全國97%以上區域,日配送量及安裝量可達10萬套、維修量可達4萬套。蘇寧還提出「當日達」、「如約送」、「24小時閃裝」、「延時賠」等6項承諾,所有空調安裝人員經統一培訓考核,工作著裝、增值服務、收費標準等均有明確規定,為全行業提供了一個樣板。

去年雙十一前夕,電商大戰在即,京東在朋友圈推出廣告,聲稱「中國人的家電網購,六成來自京東」,試圖樹立自己家電零售「老大」的形象。

吳丁劍對此諷刺道:「京東對家電零售只理解四分之一。」因為這則京東廣告背後是對家電領域的無知,一個重要事實是:在家電零售市場份額中,線下佔70%,網購僅佔30%,而京東是沒有線下家電銷售的。

商場如戰場,對於身處其中的領軍者,不能沒有一點血性、激情和拼勁。這也正是蘇寧大膽啟用吳丁劍等三名年輕主帥的重要原因。

「頑強拼搏的勇氣」、「捨我其誰的霸氣」、「敢於亮劍的精神」,這是張近東最希望在蘇寧的年輕幹部身上看到的。

註:此文屬於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新版《尋秦記》顛覆老版 豆瓣短評現批量「一星」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