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挑戰英國海上霸主地位,提爾皮茨為何先拿北海開刀?

挑戰英國海上霸主地位,提爾皮茨為何先拿北海開刀?

文|劉怡

德皇威廉二世(左)、海軍大臣馮·提爾皮茨(中)及總參謀長老毛奇(赫爾穆特·馮·毛奇)在軍艦上談話

19世紀80年代,尚處於萌芽狀態的戰列艦遭遇了一次影響深遠的理論挑戰:以法國為中心的「青年學派」(Jeune école)為了在軍費受限的條件下和英國的優勢主力艦相抗衡,力主大批建造廉價的魚雷艇和巡洋艦,一面依靠非對稱戰略偷襲昂貴的英國鐵甲艦,一面通過廣泛的遠洋破交戰威脅英國的貿易生命線,以達成在無須進行戰略決戰的前提下顛覆英國的海上優勢的目的。從法國到俄國、義大利,「青年學派」在諸多二流海上強國中流行達十餘年之久,自然也滲透到了方興未艾的德國海軍中。由陸軍上將轉任海軍參謀長的卡普里維伯爵制訂了一項保守的裝備發展計劃,新建8艘3700噸級的岸防裝甲艦,以保衛北海和波羅的海的主要港口;由於英德兩國關係素來友好,對抗英吉利海峽方向法國艦隊主力的任務,在預設中將由英國來負責。

另一方面,針對「青年學派」的衝擊,英國在1889年通過《海軍防禦法案》確立了「雙強標準」,決心以裝備更多新型戰列艦作為鞏固優勢的基礎,這也令德國軍政高層極為關注。在當時,有三項因素正在推動德國轉向海洋:以新興工商業集團和中產階級為代表的社會帝國主義者,不再滿足於「鐵血宰相」俾斯麥執著的歐洲均勢,企圖在全球範圍內奪取獨佔性市場和原料產地,建立一個新重商主義的殖民帝國;以外交大臣比洛侯爵及其智囊霍爾斯泰因為首的「新德國人」,相信建立英德同盟才是對抗法俄集團的最終出路,但為了不至於淪為倫敦的附庸,德國需要建立自己的大海軍和殖民地;身為維多利亞女王外孫的德皇威廉二世,對不列顛的海洋霸業更是懷有一種「羨慕嫉妒恨」的複雜感情,時時希望取而代之,以贏得「陽光下的地位」。

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

在此背景下,馬漢海權論「福音」的傳入,恰好對德國舉國上下之于海洋的熱望,形成了順水推舟的強化。1897年升任海軍國務秘書(相當於英國的海軍大臣兼第三、第四海務大臣)的提爾皮茨,則是海洋轉型最重要的掮客。他創造了「大海軍=海外利益=世界大國」這個高度簡化的宣傳口號,鼓吹一支以戰列艦為核心的大海軍將直接帶來無與倫比的國際影響力和超出歐洲豪強的「世界強國」地位。在提爾皮茨的牽頭下,克虜伯等軍火巨頭出資發起了「德意志海軍協會」,到1914年初為止已有110萬會員。包括馬克斯·韋伯、漢斯·德爾布呂克在內的270位大學教授都在為協會的會刊撰稿,論證德國向海洋發展的合理性與必然性。

然而,從任何一個角度看,試圖通過建立數量優勢來挑戰英國的霸權都是一場希望渺茫的冒險。按照馬漢的估計,要贏得一場同等技術水平下的戰列艦決戰,進攻方至少需要具備30%的兵力優勢。而在英國公開提出「雙強標準」的情況下,不待德國建造出數量超過英方30%的主力艦,皇家海軍便可發起預防性攻擊,將這支尚未建成的大海軍徹底摧毀,而德方將毫無還手之力。在這種背景下,提爾皮茨殫精竭慮,汲汲於構思一種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指導方略。到1900年前後,這個方略已經基本成型,那就是所謂「風險理論」。

與馬漢推崇的主力艦決戰模式相比,「風險理論」出現了相當微妙的變化。提爾皮茨果斷否定了與英國全面爭奪海上統治權的想法,他把注意力集中到北海,決心在這一地區獲得足以威脅英國本土的局部優勢。按照他的看法,不列顛的世界帝國在利益範圍和交通線上極度分散,皇家海軍的大部分兵力需要部署在海外,不可能回縮到北海專註針對德國。不僅如此,德國甚至也不打算在北海這個單一區域獲得數量優勢,它的實力「只須使最強大的海軍要毀滅它都須付出極高的代價,代價之高將損及其世界海軍的地位;於是只要想到此種風險,即足以產生嚇阻作用」。換言之,在德國建成這樣一支大海軍的前提下,皇家海軍雖然依舊有可能對其加以攻擊、甚至取得全勝,但遭受的損失之大,必將使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無法抵禦法俄等國的挑戰,從而有可能喪失海上霸權。權衡利弊之後,英國必將不敢冒險挑戰德國,柏林則有望左右國際大勢,以和平的方式取得「世界強國」的地位。而「風險艦隊」的規模不必太大,只需達到英國在北海全部兵力的2/3。

1909 年,美國幽默雜誌《帕克》上刊登的列強海軍軍備競賽的諷刺畫

1897年11月,由提爾皮茨主持制訂的《第一次艦隊法案》提交帝國議會,將海軍戰列艦總數設定為19艘;1900年《第二次艦隊法案》把海軍一線主力艦的額定數量提高到了38艘,並新建10艘戰列艦。至此,「風險艦隊」初具雛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段「桃色醜聞」引發整個茶寨被燒,清政府一個政策救了普洱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