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姑娘與我說「茶事」
突然就想說說茶,而這個想法居然是在洗頭髮的時候聞到生薑味的洗髮水時突然萌生的。我也不知道這其中有啥關係,不過茶和姜放一起,自然就聯想到紅糖薑茶,這大概是仙女本能了吧!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迄今為止,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聯、茶精神、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中國茶文化糅合釋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堪稱中國文化的一朵奇葩!
茶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品味。
茶能解渴解乏,也能順氣寧神。一個潮汕姑娘告訴我,潮汕百姓家,家家都飲茶。曾經看一個說茶的頻道,對一句話特別深刻——談論正事時喝茶,閑聊消遣時喝酒。可見,茶在生活中的地位和角色之莊重。潮汕姑娘說,在她家鄉,無論大事小事,進門便是客,必以茶待之。
儘管有時候是因為衝突來「找茬」,來「泄憤解氣」,但主人家還是會煮一壺開水,泡一壺清茶,衝出幾杯來招待。這大概是潛移默化中對茶文化的認知和傳承——平等待人。
「淺杯茶,滿杯酒」講的又是茶文化中的禮讓和謙卑。 「茶過三巡」,總能多少解開誤會,抑或減少憤怒。這又是茶文化——平心靜氣、寬以待人。
姑娘還說,小時候爸媽不在家,有客人來訪,還是不能少了喝茶的禮,於是她經常充當大主人的角色......有時候只有一位客人,而茶杯至少三個,客人喝一杯,她就得喝兩杯。因為不知道能聊什麼,就只能一直煮水——泡茶——沖茶——喝茶,如此循環往複,客人一走,她的肚裡已是茶的海洋了,茶盤已然黃了一層。
聽了之後我捧腹大笑,那情景想想就忍俊不禁了。
姑娘在外讀書,總會帶很多茶葉去學校。她說偶爾午後還是會偷一把閑暇時光,泡一杯單樅,坐在書桌前,邊看著自己喜歡的書。品著書、品著茶......似乎有「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醉我無須花」的雅緻詩意。
學生時代真好,少年時代真好。有茶相伴、有書相伴,清淡、甘甜,生活至味。
想到《紅樓夢》里一個很有意思的情節,寶玉一行在櫳翠庵喝茶時妙玉說寶玉的一句話:「你雖吃得了,也沒這些茶糟蹋,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便成什麼?」
茶與酒有些相似在於小飲怡情,而大杯喝茶卻也是一種情懷。潮汕人叫那些好喝茶、會喝茶的人為「老茶師」、「老茶蟲」。姑娘笑著說,大概是從小喝慣的原因,潮汕人晚上喝茶基本不會失眠,都說是免疫了。哈哈......
茶葉與水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達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我們不得不驚嘆其中的奧妙。在這呼籲走心不走腎的時代,泡茶也如此:等待沸水時要有耐心,泡一杯好茶時要細心,沏茶時要十分專心,品味茶中滋味時要靜心。
姑娘說了這麼多,我還是聽不過癮。不如我沏一壺茶,我們席地而坐,就著茶色月光,說說你的「茶事」?
有一種天然的情懷,叫【雲惜 】
怎樣找到雲惜
新浪微博:一片糖包子
淘寶店名:忘言齋雲惜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護膚品牌。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