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獲獎影片《打成一片》背後的故事

獲獎影片《打成一片》背後的故事

《打成一片》斬獲第三屆「愛·重慶」微電影大賽「優秀作品獎」及「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本期《創作談》為你揭秘影片的背後。閱讀完只需要3分鐘,不要走開!

訪談嘉賓

王世華(本片總製片,碩導,重慶電影家協會會員)

楊浩夫(本片導演、編劇,重慶電影家協會會員)

問:《打成一片》講的是重慶南岸區南湖社區的鄰里小事,這是你們自己的想法?

王:這是一部定製微電影,出品方希望我們用鏡頭向全社會推廣南湖社區。南湖社區是全國響噹噹的社區,其實我們也是接到這個項目後才知道的。但經過幾次實地採風,我們發現它確實不一般。這是一個老舊社區,和高檔小區比起來,它有些陳舊乃至破敗,但它保留著老社區里難能可貴的東西,比如說鄰里之間的密切交往。

楊:我記憶最深刻的是,社區幹部隨便出去一溜達,東家大媽西家大爺都會迎過來打招呼,多日不見還會彼此噓寒問暖。而哪一家有個什麼大小事兒,社區幹部也都能如數家珍。這種關係給人感覺十分溫暖,在其他社區並不多見,有很多故事值得我們去挖掘。

問:為何最終選擇了劉大爺和李大爺鬧矛盾的故事?

王:最開始我們打算講一個樓長從南湖社區喬遷到新樓盤而後又回到南湖的真實故事,以關注城市人之間的疏離,還有社區居民的創業勵志故事等等,但後來我們發現了南湖社區的另一大特點——它有很多個由居民自發組建的社會組織,或者說興趣愛好團體,這些組織把居民們聯繫在了一起,並使得社區生活繪聲繪色,因此就有了《打成一片》。

楊:關注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人口老年化的大背景下也蠻有意義。他們的文娛活動並不只有壩壩舞。

問:「打成一片」是指那些組織在社區里打成一片嗎?

王:居民之間打成一片,共同營造了良好的社區氛圍,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指干群之間打成一片,沒有社區管理者的用心,不會有南湖社區如此景象。影片會有很好的詮釋。

楊:在多數高檔小區里,其實鄰居之間都是很少交流的,至於社區幹部,更是少有耳聞。《打成一片》想要展現的圖景既是南湖社區的真實狀態,也是我們嚮往的城市生活。每個人都不希望生活在一個看似熟悉實際上卻很陌生的環境里。這是影片想要表達的核心意涵。

問:創作上有難度嗎?

王:沒有。南岸區委宣傳部和花園路街道辦事處給了我們充分的自由創作空間,基本不干涉,加之南湖社區本身具有豐富的創作題材,因此創作很順利。

問:拍攝期間遇到過什麼困難?

王:唯一困難是男一號選角。劇情設定需要男一號是一位會唱京劇還會表演的老人,還好我們找到了劉昌淮老師。他是重慶欄目劇的創始團隊中的一員,是行內人,懂鏡頭會表演,而且是京劇愛好者。

楊:劉老師很敬業,表演很自然,基本是本色出演,能獲得「最佳男主角」讓我並不意外。

問:影片營造了濃郁的京劇味,為何不是川劇?

楊:因為本身就有一個京劇愛好組織曾在南湖社區搭台表演過,沒有必要牽強地去符合域色彩。

問:出鏡的主要人物都是專業演員嗎?

楊:不是,有不少南湖社區居民本色出演。

問:本片還有哪些不足?

王:限於預算,置景和美術還有些不盡人意。

問:你們認為南湖社區的模式可以復制嗎?

王:我覺得比較難,因為南湖社區是由很多原國企的家屬院組成,儘管有些原住民離開了,有些租客進來了,但總的社會關係還在。只能說,南湖社區有些好的做法可以推廣。對同樣的老社區而言,可推廣的更多。

楊:關鍵要看社區管理者的用心程度。

愛·重慶微電影大賽——導演感言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對重慶這些年的發展倍感自豪,但我不是一個喜歡盲目吹捧地域文化的文藝工作者。我很理性地認識到重慶地域文化里有很多精華,但也不排除有浮躁的、三俗的。我們在創作文藝作品時如果光講好的,會顯得不太接地氣,如果光講俗的又難登大雅之堂。所以我們這個團隊,在題材選擇上會刻意去發掘一些市井中所謂「俗氣」的東西,在最通俗的故事中提取出地域文化中的精髓,然後不卑不亢地表現出來。我認為,這樣才會真實、震撼。

愛·重慶微電影大賽——專家影評

影片演員演技精湛,巧妙地展現出退休老人內心的複雜性,對人物心裡和情緒變化的表現也豐富到位,令人印象深刻;影片在視聽方面融入了濃郁的京劇元素,使得影片節奏感十足,又極富感染力和觀賞;影片敘事流暢,日常化的人物對話與簡潔質樸的鏡頭語言,使影片既充滿生活化的氣息,又充滿人文性的關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小化學:所有雪花都是六角形么?內附播音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