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菜剩飯也能健康食用,請勿浪費糧食
對於剩菜剩飯的處理問題,幾乎是每個家庭都遇到的麻煩,一不小心飯菜做多了,或者家中來客人了,剩下很多沒吃完的食物。
冬天溫度低,食物的腐敗速度相對慢,我們在吃剩飯剩菜的時候相對安全,但是到了夏天,因為氣溫變高,食物腐敗的速度加快,這樣吃剩飯剩菜的危險係數也隨著增加了,容易出現致癌、食物中毒的情況,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剩菜剩飯斷舍離
1. 亞硝酸鹽:蔬菜
雖然蔬菜中含有很多營養成分,但是吃不掉的蔬菜,除了在二次加熱過程中營養會大量流失之外,在存放過程中因細菌活動,還可能逐漸產生有毒的亞硝酸鹽,在胃裡與蛋白質相遇,會產生致癌物質 亞硝氨,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因此不能繼續吃。
而相對於非綠葉類蔬菜,比如黃瓜類,在保存恰當的前提下最多也只能再吃一次。
2. 有毒微生物:魚、肉、豆製品
魚、肉和豆製品中最大的問題是存在微生物繁殖,魚、肉和豆製品相比,豆製品更容易腐敗,它們的共同麻煩是可能繁殖危險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這種菌能夠產生世上第一毒 肉毒素,毒性是氰化鉀的一萬倍,毒素在100度以上加熱幾分鐘就能夠破壞,但如果沒有熱透是非常危險的。
3. 食物中毒:隔夜飯
其實隔夜飯經常容易引起食物中毒,例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的癥狀。
然而這些食物中毒的癥狀常常不被人們聯想到是因為隔夜飯所導致的,非常容易被忽略,這是因為大多數時候,米飯看上去沒有異樣,也未發餿變酸,只是入口不爽,微有發粘或稍帶異味而已。
對於我們日常所吃的蔬菜、肉類、米飯這三大類食物,我們應該遵循剩餘葷菜可以吃,而不吃剩餘蔬菜的原則。
食物來之不易,我們應該科學處理剩飯剩菜,才能真正做到不浪費。
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全球總人數約為70多億,飢餓人口約為8億多,每年約有13億噸的食物被浪費,而這些食物可以養活30億人口。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佔有量少,但是食物浪費的現象也普遍存在著,山區的孩子吃不上飯的現象也比比皆是,可見食物的浪費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
剩菜剩飯改造三 「步」 曲
1. 保存有招
如果家中的剩飯剩菜留著下一頓吃,我們首先應該學會如何保存,對於做多了的菜,我們應該盡量提前分開,密封保存在冰箱里,讓食物的溫度快速通過10度到60度這個危險期,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細菌的滋生。
減少食物浪費,學會恰當的保存方法是第一步,這樣可以盡量和減緩食物的腐敗,減少食物中細菌的繁殖速度,為之後食物的改造提供良好的基礎。
2. 必須徹底加熱
在學會保存方法之後,我們一定要謹記這些剩飯剩菜在吃之前一定要徹底加熱。
所謂徹底加熱,就是把菜整體加熱到100度,保持沸騰三分鐘以上,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它可以令食物內部得到充分加熱,但家庭中往往控制不好微波加熱的時間,還容易發生食物非見到微波爐內部的麻煩。
可以考慮先用微波爐加熱一兩分鐘,令食物內部溫度上升,然後再用鍋加熱或者再放蒸鍋上蒸,就比較容易熱透,對於不希望有太多湯水的剩菜,可以用蒸或水煎的方法來加熱。
3. 改刀、加配料、改調味
加裝剩餘隔夜飯是常有的事情,而在隔夜飯中加入紅棗、黑芝麻、蓮子、燕麥的,煮成粥的方法,不僅能免去隔夜飯食物中毒的可能性,而且自由搭配的食材讓粥裡面富含更多的營養,口感也與眾不同。


TAG:健康的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