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函谷關到底在哪,東方六國為何只能從這進攻秦國?

函谷關到底在哪,東方六國為何只能從這進攻秦國?

在戰國時期的歷史中,東方六大強國不止一次的聯合進攻秦國,也就是合縱攻秦。但東方六國總是在函谷關死磕,從來沒有選擇其他的路線。那麼,函谷關到底在哪?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函谷關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靈寶市境內,屬於河南的最西部。其實,東方六國也只能通過函谷關進攻秦國,其他根本沒得選。對於秦國來說,函谷關也是至關重要。

函谷關位於現在的靈寶境內,從靈寶再往西就進入了陝西境內。順便將一個小知識,三門峽曾經被稱為陝州。陝州以西稱為陝西,陝州以東被稱為陝東。為何要把關隘設立在這裡呢?因為這裡的地理形勢非常好。函谷關的北邊是黃河,依靠當時的地理條件,還沒有大軍橫渡的水平。南邊是懸崖峭壁,根本沒有通過的可能。在函谷關之後,就是關中平原,或者說是關中盆地。因為,秦國的主要地盤就是關中地區,而關中確實是一個盆地。

秦國的鄰國有四個,北邊是一心向北發展的趙國,中部是魏國和韓國,南部則是龐大的楚國。秦國在盆地之中,這是一個天然的屏障。被北部翻越重重山嶺進攻秦國,這在當時是不可能的事情。2000多年之後,日本軍隊佔領山西之後,想進攻關中地區,同樣沒有這個水平。也是只能通過洛陽一直向西,幾乎一樣的戰術。由此可見,當時從北方翻越秦嶺不可能,這套路走不通。對於趙魏韓三國來說,只能先打下函谷關,才能進攻關中地區。

秦國的南方是楚國,其實楚國可以通過武關進攻秦國。打個比方說,武關一線就像後來的陰平小道差不多,武關一線雖然比北部的秦嶺好得多,但仍然無法通過大部隊。楚國曾經做出了嘗試,小部隊輕裝前進或許可行,但大部隊做不到這一點。面對強悍的秦國,小部隊也根本起不到作用。如果楚國也加入了合縱同盟,一般也會和中原各國一起進攻函谷關。至於齊國和燕國,也只能通過魏國和韓國的地盤,抵達函谷關前線。

對於秦國來說,一旦丟失了函谷關,就意味著關中平原暴露在各國的鋒芒之下。如果合縱大軍向西進攻,秦國軍隊也只能選擇節節抵抗,最多就是利用咸陽城死守。也許有人會問潼關呢?當時潼關還沒有成型,遠不是後來的樣子。所以在歷史中,秦國是守函谷關以據東方六國。換個角度說,秦國出了函谷關,則可以進攻東方各國。尤其是魏國和韓國,更是堵在秦國的家門口,秦國屢屢進攻魏韓兩國。

至於南方的楚國,在經過秦國兩輪大規模進攻之後,楚國的國力已經大幅度衰退。進入戰國後期,楚國的國力最多就是第四名。而秦國、趙國和齊國開始並駕齊驅,齊國經歷打亂之後,就只剩下了趙國。從兵力上說,東方六國加在一起遠遠超過秦國。從地域和人口來說,也是大於秦國。但是東方六國的合縱攻秦,卻是屢屢失敗。這其中的原因十分複雜,小編明天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瞬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越南軍隊驍勇善戰,1954年,如何全殲了法國兵團?

TAG:轉瞬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