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經濟的趨勢比數字更振奮人心

中國經濟的趨勢比數字更振奮人心

82.7萬億元!

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827122億元,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站上80萬億元的歷史新台階,而且實現了自2010年以來GDP增速的首次回升。

「穩」字當頭的體檢表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這一增速,高於年初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6.5%左右的目標,實現了「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的預期。尤其是兩個「首次」,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除了具體成績,這些數據共同勾勒出的趨勢尤為令人鼓舞。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已經持續數年,2017年我們給這種下行築起一道堅實的底線。我們不僅著陸了,而且著陸在高原上。這裡有中國繼續前進的大量優勢條件,有不斷積蓄起來的新動能。

更加可貴的是,過去幾年的經濟下行不是失控式的墜落,而是伴隨了中國有序、深刻的轉換和調整。中國提高經濟質量已經形成勢頭,落後產能和一些虛高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排擠。這是一個沒有付出全局性社會代價的過渡,而且這不是一個停滯期,恰恰是邊轉型邊發展的全面收穫期

可以說,中國是帶著一份大國里最好的成績單,同時帶著調整後新的動能和信心站在未來門檻上的。

惠及全民的成績單

人民錢包更鼓。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同比實際增長7.3%,人均收入增速繼續跑贏人均GDP;恩格爾係數從2016年的30.1%降到2017年的29.3%,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改善;全年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300萬人,就業目標超額完成;企業效益明顯好轉;物價漲幅重返「1時代」;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就業形勢良好,調查失業率降到5年來最低點。

GIF

生態環境更好。去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PM2.5濃度都下降了,2017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3.7%,超額完成年度目標

對於中國今年繼續推進的治理污染、防風險等工作會不會影響宏觀經濟增長的問題,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去年GDP實現6.9%的速度,是在加大污染防治的力度下實現的

「我們現在追求的發展是綠色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的發展。關於治理污染,也是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依法依規進行的,這樣帶來的結構變化和經濟發展就是正面影響。」 寧吉喆說。

GIF

寧吉喆強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看經濟增長速度,但是同時也要看就業增加多少,看收入增加多少、看生態環境改善多少、看物價穩定情況如何,這才是經濟發展的本意所在。

世界共享同樂的大禮包

中國的發展不僅讓中國人受益,中國經濟增長的好成績對全球也帶來了顯著的拉動作用,業界人士頻頻對中國經濟點贊,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對世界的傳導路徑日漸清晰,所帶來的互利共贏效果也日益明顯。「中國加速度」還將持續推動世界經濟前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評價稱,中國目前不僅是全球供應鏈中心,也是重要的需求來源,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力量源泉

一系列數字也印證了這一判斷。目前,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達到31.6%;2017年前三季度中國進口額增長22.3%,拉動了世界貿易復甦;2016年中國對外投資額在全球佔比為13.5%,2017年的數字還在增長……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中尾武彥表示,中國經濟要比很多人想像的強勁,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堅實保障

近幾年,全球經濟持續行進在中低速增長軌道,被稱為「結構性低迷時期」。而中國經濟的增長將可以帶動亞洲和全球新興國家經濟的增長,是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強心針

GIF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中國經濟總量去年增長到了美國的2/3左右,依照目前的速度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超過美國。法國廣播電台稱,有專家認為,中國將在2024年趕超美國,也有專家認為,中國甚至可能在兩年之後就能趕超美國

中國贏了」。2017年,美國《時代》周刊亮出了寫有這句話的中英雙語封面,並將中國這個經濟大國稱為「後來居上的巨人」。

回眸2017,中國經濟的確贏得漂亮:逾80萬億元的經濟總量,相當於全世界GDP排名第五至第十位的總和;6.9%的增速,在全球大經濟體中仍是一枝獨秀;1300多萬人的城鎮新增就業和1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更讓中國的現代化透出濃濃的人情味。

2018,中國雄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企業商會 的精彩文章:

TAG:環球企業商會 |